动漫设计课程中的项目式教学

时间:2022-08-02 10:29:16

动漫设计课程中的项目式教学

摘要:动漫设计课程非常适合项目式教学。我在教学中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动漫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

关键词:动漫教学;项目式教学;创造;知识点重构与整合;媒介;项目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28-01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如何让教学更接近社会需要,如何让学生能够符合公司用人单位的需要,如何让学生的技术水平近一步达到公司的标准,这是每个高校师生最关心的问题。

本学期,我在《动漫设计》专业课程中实行了项目式教学法,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出通过项目的优化和知识点的重构整合,能近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我的专业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开发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它是一种以公司的职业行为为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学生达到公司用人单位的要求,真正零距离上岗的一条很好的学习途径。由于项目式教学强调项目的实用性、知识的综合性,更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的方式、内容与传统教学的方式、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在项目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如何设定实训项目?如何通过项目实训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优化整合?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及实行项目教学究竟有什么好处?这些都是我们在项目教学中应该仔细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设定实训项目

在项目式教学中可以选用生活中的真实项目和案例,也可以是教师虚拟的一个项目。下面以《动画短片创作》这门课程为例,本课程我打算把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抬驴》的情节加以改编创作成动画短片作为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我先对知识点作了综合。如在声音的制作环节,我把声音设备、声音录制、声音编辑、声音转换等知识点作了综合,结合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确定实训的内容、实训的要求与实训的目标。

二、知识点的重构与整合

我将每一个工序都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将实训任务书的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相结合,这样,整合后的知识结构不但保证了实训的可行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有效性,十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根据知识整合后的要求,我让学生的操作从局部开始进行,如一个场景道具模型的制作、一个角色贴图的制作、一个走路动作的调节,然后再扩展到一个动画镜头的制作,力求达到整合后的知识与技能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略高,让学生不断提高与进步。

三、有效评价项目

在过去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只看结果,而且往往只是以成绩分数作单一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评价方式已有较大的改变。但是,究竟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才是最理想的呢?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高考失误或成绩不理想进入了职业院校,心里上存在一定的自卑感,我们的评价应该多以鼓励学生为主。评价允许异步发展,应该多元化,评价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应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由于项目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实训教学,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成为其评价对象。我在项目式实训课程中建立了以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标准,它不但包括了学生的技术能力,也包括了学生团队协作、责任心、认真与创新等非技术能力,同时包括了学生在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方面的能力。

四、项目教学的妙处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老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做实际项目的同时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充当一个辅助作用,学生在做实际项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老师应该给予解决。大部分时间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更近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更接近社会需要,让学生能够符合公司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让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Cluster.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M]. NewY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2]T.E.Grade &B.R.Allen.Industrial Ecology[M].NewYork: Prentice Hall,1995.

[3]张柠,张闳.动漫产业的现状与前景[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4]隋杨洋,毛佳,隋映辉.动漫产业: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5).

[5]刘洋.中国与日本动画与漫画产业的比较与思考[J].齐鲁艺苑,2003,(3).

上一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析 下一篇:浅析高校大学生就业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