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品管圈降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的效果

时间:2022-08-02 08:57:22

开展品管圈降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普外二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士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中的效果。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普外二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为主题,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以下简称“我科”)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进行观察,并与2011年1月~2012年1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我科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进行比较,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自我评价得分进行比较。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患者身份错误率由实施前的71%显著降低至2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4.5±0.3)、(4.6±0.3)、(4.5±0.3)、(4.4±0.5)分,均显著性高于活动前[(2.9±0.7)、(1.9±1.1)、(3.2±0.5)、(3.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普外二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同时提升护士的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品管圈;护士;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02-04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ducing the error rates of patient identification by nurses

WU Liuhua1 RONG Qingfeng2 WEI Youfang1 OU Minyi1

1.The Second Division of General Surgery, the Xiaolan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528415, China; 2.Ear-nose-throat Department, the Xiaolan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528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on reducing the error rates of patient identification by nurses at the second division of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QCC team was founded, and the theme of “reducing the error rates of patient identification by nurses at the second division of general surgery” was determined. The patients identification error rate of nurses from Febr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3 in the Second Division of General Surgery of the Xiaolan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our department” for short) were observed,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identification error rate of nurse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CC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2 in our department. Nurse's self-evalua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QCC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QCC, patient identification error rate was 2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 than that of before QCC (7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After QCC, nurses responsibility, enthusiasm, communication skill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score were (4.5±0.3), (4.6±0.3), (4.5±0.3), (4.4±0.5) poin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QCC [(2.9±0.7), (1.9±1.1), (3.2±0.5), (3.4±0.6) points],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QCC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identification error ra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and improve nurses responsibility, enthusiasm,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Error rate

患者身份的准确辨别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而且有效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证[1]。研究资料表明,当前临床上护理人员因未查对或未严格查对而导致的差错比较多,严重地影响着患者围术期治疗及预后[2]。品管圈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品质管理圈[3],由具有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中的人自发组织的活动团队,并经全体成员的合作来解决工作中问题的一种方式。品管圈也是一种让工作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质量的组织机构,当前在日本及台湾等地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5],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被证实为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针对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时有发生的现状,2012年2月~2013年2月广东省中山小榄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以下简称“我科”)在护理部的组织下开展了以“降低普外二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护士20名,年龄21~40岁;工作年限:5年8名,5~10年8名,>10~20年4名;学历:中专5名,大专10名,本科5名;职称:护士10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2名。2012年2月~2013年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不良事件共13例。同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时我科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情况作为对照,对品管圈活动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1.2方法

1.2.1 品管圈的建立 2012年2月品管圈成立,由护士长担任圈长,秘书1名,圈员18名,活动时间为2012年2月~2013年2月,每2周召开1次圈会。

1.2.2 分析现状 活动初期,收集我科室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共发生不良事件14件。对导致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我科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案例10例,分别为挂错输液3例、皮内注射错误1例、抽血错误5例、雾化吸入错误1例。

1.2.3 原因分析 通过圈员的原因分析,绘制出我科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的鱼骨图[6],其中患者未佩戴手腕带导致护士未查对2例,护士进行侵入性操作时未执行双人查对制度3例,护士发药时去转针或被打断导致发药错误2例,护士不会说、听不懂粤语导致身份识别错误1例,对新进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身份识别错误2例。

1.2.4 制订对策并实施 ①加强学习,提高意识。重视护士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圈组成员内每半月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运用失效模式和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分析及讨论,制订流程和工作指引,减少护士再次犯错率。②佩戴手腕带。广东省中山小榄人民医院腕带标示:蓝色:普通患者;红色:病重患者;橙色:过敏患者;绿色: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粉红色:小儿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病情常规选择佩戴手腕带,做好佩戴手腕带注意事项的宣教,手腕带书写整齐字迹要清晰,佩戴手腕带方向要对着护士,以方便护士对患者身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对于私自取下手腕带的患者要做好宣教,告知患者手腕带的重要性就像患者的身份证,让患者理解并配合护士的查对。③切实落实双人查对制度。a.品管圈完善了所有侵入性操作双人查对制度,操作流程及操作指引,规定了查对的内容,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护士之间互相帮助及监督。b.为提高护士双人查对制度的执行力,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各种双人查对制,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护士之间互相帮助,高级责任护士及护长定期检查及提问。c.根据一名护士发药时去转针或被打断而发生的发药错误,我科全体护士进行分析及讨论后,重新制订了发药流程及操作指引,规定在发药时需两名护士,发药的两名护士不进行其他护理操作,只能发药。同时,品管圈还设计了“正在发药,请勿打扰”的黄色发药马甲,要求护士在发药时必须穿上黄色发药马甲,以规避其他医护人员或患者对发药护士的打扰,保证准确无误发药,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d.针对不会说粤语的护士加强粤语的听、说能力培训,工作之余多向会粤语的同事请教,用粤语跟同事沟通,鼓励多说,多看粤语节目,尽快学会用粤语简单沟通。e.加强对我科新进人员培训,如实习护士、轮科培训学员、进修护士、年轻护士等的培训,制作身份识别错误案例的PPT,作为对新进人员的常规培训及警示教育。

1.3 观察指标

以自制量表[4]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及护士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分。各指标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情况比较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患者身份错误率由实施前的71%显著降低至2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情况比较(n=20)

2.2 品管圈员活动前后护士自我评价比较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均显著性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自我评价比较(分,x±s,n=20)

3 讨论

当前普外科护理中,患者接受的治疗活动较多,而且低年资护士较多,容易出现护理中的差错,严重地影响患者围术期治疗以及预后。早在2008年,《中国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中就对“健全和完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进行了明确,在患者各类诊疗前,要严格执行该项制度,并同时至少以两种方法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6]。当前,护理中仍存在一定的护理差错,这正是由于查对制度没有严格执行造成的。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床号及姓名没有认真核对而出现差错的比例达到了50%[7]。去年,我科护士扔采用传统的患者身份识别流程,出现了14起不良事件,其中10起为身份识别错误。对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进行贯彻和实施非常,因此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活动的培训及程序的规范,并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积极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品管圈为石川专馨博士在1962年时创立的,又称质量管理小组[8]。品管圈指工作中相近或互补人员自发组成小团体,通过沟通、合作的方法对工作现场、管理及文化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9]。当前,品管圈活动在国内医疗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疾病诊治及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是当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差错的有效方法[10-11]。黄潇湘[9]在去其研究中对品管圈活动改善低年资护士的差错发生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品管圈活动后,护士护理差错为42.1%,显著性低于活动前的75.4%。

在本次研究中,全体圈员就护理中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及如何避免错误的发生进行讨论,并对护理中的各因素,包括人、物、法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找到发生身份识别错误的原因,并针对该原因进行护理方式的改进[13]。在随后的工作中,不仅需要加强和完善患者身份识别的流程,并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在工作中对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落实进行监督及加强方言训练等[14-17]。护理人员在认识到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重要性后,在随后的工作中才能将过去的习惯改进,并能将规范化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运用到工作中。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品管圈活动,护士对患者身份错误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71%下降至实施后的23%,活动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由此可见,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改正护理人员既往的不良习惯,提升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率,与黄潇湘[12]等的结果相一致。

此外,本研究还对品管圈在提升护理人员能力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分由活动实施前的(2.9±0.7)、(1.9±1.1)、(3.2±0.5)、(3.4±0.6)分,显著提升至活动实施后[(4.5±0.3)、(4.6±0.3)、(4.5±0.3)、(4.4±0.5)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本研究结果提示,圈员通过学习管理思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与赵方宏等[18]研究结果一致。在圈会上,圈员畅所欲言,思考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在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收集资料,用鱼骨图分析问题并制订计划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20]。

综上所述,以“降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并提供给护理人员一次很好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践,护理人员不仅降低了临床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玲,姜晓苓.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在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中风险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26-128,132.

[2] 周丹丹,罗阳,邓雪英,等.品质管理圈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142-144.

[3] Evans JR,Lindsay WM.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quality [M] .7th.Southern Western:Thomson Publishers,2008:848.

[4] 王临润,.品质圈管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导报,2012,31(6):823-826.

[5] Ratliff C. Early peristomal skin complications reported by WOC nurses [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10, 37(5):505-510.

[6] 魏艳芳,邓喜红,黎艳.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7):40-41.

[7] 许美芳,叶志弘.住院病人身份管理模式现状和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59-60.

[8] Stelton S,Homsted J. An ostomy-related problem-solving guide for the non-ostmy the rapist professional[J]. WCET J, 2010,30(3):10-19.

[9] 黄潇湘.品管圈活动降低低年资护士差错发生率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10):59-61.

[10] 梁海滨.品质圈管理在护士正确执行用药医嘱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60.

[11] Whiteley I,Sinclair G. A review of peristomal shin complication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an ileostomy,colostomy or ileal conduit [J]. WCET J,2010,30(3):23-29.

[12] 鄢雨英,林莉莉,郑佳音,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7): 624-625.

[13] 陈秋芳,刘沛珍.QC小组活动在提高术前健康教育效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9):702-703.

[14] 潘继红,叶宁,周立平,等.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 28(19):50-53.

[15] 商存平,童频,廖冰,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J].护理学杂志,2014,29(6):5-7.

[16] 王珊,金如燕,沈蔚.品管圈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1A):15-17.

[17] 贾萍,肖萍.查对标志牌在防止给药差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A):38.

[18] 赵方宏,闵繁红,王宏支,等.护理差错事故18例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4A):62-63.

[19] 邱丽玉,徐伟英.提高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率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4,21(9):15-16.

[20] 程凤敏,陈海啸,郎云琴,等.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 47(1):52-54.

[21] 姜辉,陈静雯,黄杰,等.品管圈活动干预高压氧治疗中耳气压伤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4,(5):82-85.

(收稿日期:2014-06-11 本文编辑:任 念)

上一篇:“三明治”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浦东新区构建新型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