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6 08:34:44

“三明治”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三明治”教学法改变了学习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三明治”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精神病学临床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三明治”教学法;精神病学;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09-03

Application of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psychiatry

HU Yingyan XU Yong WU Yan CHEN Jun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changes the method of learning, and it relates theory to practice, enhances student's abilities of self-study, knowledge of radiology, team working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psychiatry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ively.

[Key words]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Psychiatry; Clinical teaching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而今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与要求,人们对精神卫生服务及精神科医生的需求也要来越高,培养合格的精神科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1]。而传统的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也和其他临床学科一样,沿用的是课堂讲授、见习、实习的传统模式,而在见实习过程中,也是以传统教学查房、小讲课为主,学生仍是处于“要我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2],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僵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明治”教学法是由英国高等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最初的特点是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我国已经有不少医学院校用于医学教学中,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3-4]。

1 精神病学的教学特点

精神病学虽然是一门传统的临床学科,但是由于其特殊性,故又有别于其他的临床学科。

1.1 精神病学存在概念抽象的特点

精神病学存在概念抽象的特点,尤其是其症状学,各种精神症状的描述显得晦涩而深奥,而精神科的各种疾病均是在症状学基础上进行诊断,没有内科或者外科等学科中的相应体征及实验室证据,同一种精神症状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诊断,而同一种精神疾病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也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故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精神科的学习均感到比较困难,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有时甚至觉得“云里雾里、糊里糊涂”[5]。

1.2 患者具有病耻感

从临床教学来说,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具有病耻感,忌讳暴露自己的真实症状,更不愿接受实习医生的检查,临床教学查房有时比较困难,同学就更难掌握相关的精神症状。

1.3 精神患者的病情具有特殊性

精神患者因为其疾病的特殊性,故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出现突发的失控及冲动,无法保证学生的安全,要寻求到一个合作又症状典型的患者,有时比较困难。

基于以上的精神病学在教学中的难点和特点,所以在精神病学的临床教学中需要一种更灵活多变,容易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既往国内的同道也进行了一些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6],结合案例教学法[7],引入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SP)[8],而我们也尝试将“三明治”教学法引入精神病学的教学中。

2 “三明治”教学法在精神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1 “三明治”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步骤

“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分层学习,是在课堂学习中通过组织互动的学习,将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进行互相的穿插,这样就有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索新知识、自我思考、学习的能力,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本教学方法分为4个步骤,具体如下:

2.1.1 教学内容的引入 每个同学在开始进入教室的时候随机抽取个人编号,并根据编号坐于指定座位。教师以讲故事、头脑风暴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出教学主题,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心境障碍”教学为例,教师一开始讲述有两名不同的患者来到医生处就诊,两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典型的“抑郁发作”,但是同一名接诊医生却给予了他们不同的治疗方案。由此场景引出后续的问题:这位接诊医生的治疗措施有哪些不同?为何相同的抑郁表现会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随后教师会向学生提供具体的病例信息。

2.1.2 信息提供 教师提供相关的病例具体情况,并提出本次教学目的及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环节。仍以“心境障碍”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予这两个患者的具体病史,一个为单相抑郁发作患者,一个为双相抑郁发作患者(既往中还有躁狂发作病史),并可以提出问题:单相抑郁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应该为这两位患者制订怎样的治疗方案?制订这样治疗方案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2.1.3 小组自学、讨论和汇报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对单相抑郁及双相障碍的讨论和学习,利用课本教材及其他参考教材来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而在组内讨论中,每一小组讨论不同的问题,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发表观点意见,并指定一名组员记录大家的发言,在组内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自己小组的结果,可以以板书或者PPT的方式展示主要内容。此后按照编号一定的规律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组,每位同学在新小组中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总结,每位同学均需发言,通过这样的交叉组合讨论,让每位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有所了解。

2.1.4 小结 教师最后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小结,主要围绕本次教学的学习目标解析各个学习重点,系统的分析单相抑郁及双相障碍的病因、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并可进一步提出拓展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课后的思考,也可在此环节给予练习题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是否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运用相结合。

2.2 “三明治”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2.2.1 转变原有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精神病学临床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台上讲授,学生在台下听讲、记笔记,而在见习、实习中,也多是以带教老师讲授为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以“一言堂”“填鸭式”的方式灌输学生各种精神科知识,因为精神病学的特殊性,故很多抽象的概念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很多知识点很难消化,导致学习效率底下,缺勤、打瞌睡以及思想不集中等课堂现象屡见不鲜。但是“三明治”教学法打破了这样僵化固定的教学模式。从上面的步骤中可以看到,“三明治”教学法将教师的集中讲授打散,中间穿插学生的自学,问题的讨论,教师的总结,自学与老师的讲授互相交叉进行,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交流互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使得理论授课不再一团沉闷,枯燥乏味,而是变得轻松愉快、并有参与性与挑战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更佳的学习目标与效果,也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9]。

2.2.2 灵活多变的形式 在“三明治”教学法中,除了讨论,还可以加入角色扮演、标准化患者、视频录像、场景教学等新颖活泼、生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尤其在开场引入教学内容的阶段,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很快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点,很快进入授课氛围中,而且从精神病学的教学特点来看,精神症状多是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中来暴露出来,并没有内外科疾病中相当多的躯体体征,也没有具体的实验室辅助检查可以帮助确诊,精神症状表现相对抽象晦涩,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症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以期达到更加良好的培养效果。

2.2.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三明治”教学法中,最核心的就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个人独立思考,而是取代以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学习,来学习各种精神科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师可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增强组间交流,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找寻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不足,整合出本小组的最佳答案,在这样的互相合作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吸取同组同学的优点和精华,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而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也是医学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医生必备的工作能力之一,这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2.4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精神病学学习重点往往依赖老师,老师上课讲授并提供相应的重点内容,学生被动接受。但是在“三明治”教学法中,老师不再主动填塞各种重点内容,而是转变为由学生主动去寻求各种答案、解决方案,每位同学都至少要在小组中发言一次,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中浑水摸鱼、玩手机、玩电脑。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辩论、头脑风暴、汇报各自的讨论结果这一系列主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反复多次的讨论和交流,对精神科疾病的各种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印象越来越深刻清晰,帮助学生理清课程中的各种概念、重点及难点[10],同时在讨论中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精神科临床问题的能力,养成批判性的思维。

2.2.5 紧凑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 在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新型教学方法中,PBL教学法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与PBL教学方法相比,“三明治”教学法实施过程相对紧凑,PBL需要3~4次课程才能完成一个案例,而且PBL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通过3次课程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来提出不同的问题,所以他们在PBL课程中能得到的知识点可能每个人都不相同,但是“三明治”教学法一次课程就能针对某一精神病学主题进行集中的讨论和学习,学习目标明确,能充分利用课堂的授课时间。目前在绝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中精神病学课时数少,见习、实习时间短,但是学习内容相对多,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

2.2.6 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常会有不少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读,讲课本或者将PPT念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除了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也无法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但是在“三明治”教学法中,老师不能只充当一个念课本的人了,教师需要把握全局,掌控节奏,调动学生讨论、辩论的积极性与课堂氛围,适时地引导学生,及时给予纠正,鼓励学生的新观点,对学生的错误意见提出修改,并在最后进行关键的总结,是一个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并需要应对在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突况,比起传统的授课时老师明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备课,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教学方法中,不但对同学提出了高要求,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而在这样的授课中教师也能和学生一样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

3 “三明治”教学法教案的编写

由于“三明治”教学法不同于以往的大课授课教学,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故而其教案的编写也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案,需要科学设计,不能照抄书本,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案的设计编写非常重要。在开场阶段,需要找到合适的吸引眼球的切入点,比如可以结合目前公众人物的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或是比较轰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事件,来引起同学的关注与兴趣;在第二个阶段信息提供时,需要提出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掌握及熟悉的内容;第三阶段小组自学、讨论和汇报时,要给布置出各组明确的任务,最后小结阶段,需要根据各小组的讨论、辩论及交流后最后的共享的情况,对最后的结果进行解析和评价,同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整个课程进行最后的总结。而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除了要侧重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外,也可以选取一些课外拓展延伸的内容,鼓励学生在已学内容的理论基础上向更深、更广、更高的层次扩展。

4 结语

结合以上可以发现“三明治”教学法是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灵活主动的学习实践中真正领会书本知识,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明确目标,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有意识的自我学习,能大幅提高学习效率,该教学模式对培养人才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且目标明确,专业训练分层到位,符合目前“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三明治”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它并不适合纯理论教学,而是适合运用在知识的应用过程,故而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运用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实习阶段是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1] 张俊祥,储德开.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2004,2(3):246-247.

[2] 王韵,陈俊,陈静,等.案例和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查房模式与传统教学查房模式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66-168.

[3] 陈雯,彭义香,黄渝侃,等.“三明治”教学方法在眼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5(5):81-83.

[4] 姜大朋,李昭铸,张玉波,等.“三明治”教学法在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07-108.

[5] 吴彦,王韵,方华,等.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72-73.

[6] 于爱军,张学军,刘金龙,等.PBL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00-101.

[7] 闫凤武,孙正海,曹运华,等.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4):466.

[8] 吴彦,徐勇,杨杰,等.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学探索杂志,2012,11(9):912-914.

[9] 郑秀波.“三明治”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46-48.

[10] 刘京华,文伽,李延红,等.“三明治”教学方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7-10.

(收稿日期:2014-06-23 本文编辑:张瑜杰)

上一篇:虹桥社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下一篇:开展品管圈降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