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做好预测性报道

时间:2022-08-02 06:18:27

【摘 要】预测性报道和其他的深度报道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未来时的报道。预测性报道已经覆盖了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无论是形式还是深度、广度都有了很大拓展,做好预测性的新闻报道,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受众意识、客观的态度和大量的资料、科学的方法同时要进行审慎地预测。

【关键词】预测性报道 科学性 准确性

预测性报道是一种根据已知去推测未知、着眼将会发生而未发生的事实所作的前瞻性报道。 《深度报道原理》一书对它的定义是“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推断的新闻报道”。预测性报道以理性、前瞻的眼光,向读者或受众提示、分析“明日生活”,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而且对社会舆论和社会心态能起到导向作用。

这类报道常用于展望市场、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竞赛的成绩、结果等。它着重对新闻事实的发展变化趋势或前景进行科学预测,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和规律性。

面对当今时代各种媒介传播的海量信息,受众的思维方式也从反馈式转变为超前式,作为新闻记者应该走在事件之前,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该如果做好预测性报道呢?

一、要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既然是预测性报道,就需要尽可能早地发现事情的苗头,尽量准确地捕捉到事情可能发展的趋势,及时地预测和报道。要做到这一点,记者要有忧患意识,经常关心、思考社会问题,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对事物发展进程作出科学的预见,及早采写预测性新闻,以此得到“独家新闻”。

1991年的海湾战争就是一个例子。当美国向海湾地区大规模增兵的时候,有记者认为这是伊拉克人再一次和美国人玩的游戏,美国不敢轻易动手。而根据这一判断撰写的预测性报道发表时,海湾战争已经打响了。相反,新华社记者曾经提前一周预测到了智利可能发生,当智利发生大规模群众示威,反对派和军方联手反对政府时,记者对各方人士进行了采访,写出了智利下周可能发生的预测性报道,不能不说有远见。

美联社驻俄罗斯的记者也曾经在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契尔年科去世时,根据报纸中不见了领导人的名字,广播和电视节目都被更改,以及其他一些现象大胆地作出了预测性报道,而这一报道的发出比塔斯社早了10个小时。

二、要有受众意识

新闻报道是写给受众看的,受众在消费社会中的一个核心需求就是对未知的变化的需求,受众都会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表现出兴趣。从一个大的社会环境来看,预测性报道的广受欢迎,正是因其契合了消费社会的消费特质,满足了受众的这一核心需求。而且预测性报道可涉及的方面很多,也和受众的生活相关,这从根本上造就了预测性报道的消费。常见的预测性报道有:生产预测、气象预测、体育赛事预测、经济预测以及时尚方面流行趋势的预测等。

《光明日报》2012年2月2日第16版文章《2012年文化产业的悬念》就是一篇关注角度贴近受众的预测性报道。文化产业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自然也是受众关注的一个热点。文章对2012年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受众关心的问题提出了7个悬念,并一一进行了预测。这样的报道不仅吸引受众,而且受众也爱看。因此,成功的预测性报道不仅体现了记者洞察新闻事件的能力,也体现了新闻工作者想受众之所想的精神。

三、要有客观的态度和详实资料

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仅是对预测性报道,在做任何报道的时候,都应该秉承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在预测性报道中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自身抱有某种偏见,或是想要单纯地追求新闻的曝光和社会影响,不顾客观事实地制造噱头,就会使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失去受众的信任。

美联社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报道事实,而不是报道意见。”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之中,无论是做预测性报道还是其他类型的报道也好,对待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态度,是基本的前提。

另外,大量事实清楚准确的背景资料和数据也是进行预测性报道的基础。取得资料除了间接地去引用获得的公共消息以外,还要靠报道者自己去事件将要发生的地点,或者与事件相关的机构组织去获取第一手的详实资料。只有自己亲自去采集的真实资料才是报道的基础,切勿听信小道消息,写出不负责任的报道。

四、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

具备了以上几点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的方法。记者,不仅仅是要和文字打交道,写好一篇预测性报道不仅要靠前期艰辛的深入调查,更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美国芝加哥大学社科馆的一名教授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预测,你的知识就是贫乏和不能令人满意的。”记者凡事用科学说话,才能更让人信服。

当然,预测性报道涉及的方面广泛,不能强求记者各方面知识都能涉及到。这时,应该去求助专家。因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展望,但是并非每个人的展望都有新闻价值,而专家(权威人物或权威机构)凭借自己丰富知识和经验,对事情发展做出的综合预测,具备相当的信服力。

2012年,日本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自编自导对的“购岛闹剧”。《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9月17日发表了一篇中国国际问题专家的文章《中国何时对日扣动经济扳机》,文章从专业角度,分析了日本经济的构成,并且结合日本最近两年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的问题,从多方面对中国如果对日进行经济制裁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最后作出了日本经济将会倒退20年的预测。专家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是一篇精彩的预测性报道。

五、要审慎预测

媒体的预测性报道对受众认识事物、决定行动有指导作用,所以在做预测性报道时必须要非常慎重,而预测性新闻自身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它必然是会产生误差的。记者会谨慎选择消息的来源,并多听取对某些问题享有盛誉的专家的意见来力求准确。但即使是这样也应在报道中多用推测性的语气,比如“将要”、“预计”、“可能”之类的表述,“肯定”、“必然”之类的词语要尽力避免。

1995年6月29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预测:香港在回归后将丧失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英文将会被中文取代,商界会撤离香港,香港未来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完蛋”。而之后的事实却证明,香港在回归后经济仍旧持续高速增长,仍然保持了政治经济的稳步发展,坚守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财富》杂志这次不负责任的错误预测打了自己的脸,也让世界媒体看了笑话。

同时,进行多次、连续性的预测可以从总体上减少预测结果与事实产生误差的几率,增加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采写预测性报道对记者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都是很大的挑战。预测性报道也不可能每一篇都非常准确。如果预测完全与事实相符或者产生的误差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已经说明预测性报道是成功的了。而对于报道中存在了较大的偏差,我们也应该持有一定的宽容态度,因为毕竟是对没有发生的事情的预测。

但是作为一名记者,无论进行预测性报道还是其他类型的报道,都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水平和专业素养。力求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准确有用的报道。

参考文献

①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86-91

②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③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

(作者: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浅析新课改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下一篇:办好大众讲堂 贴近百姓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