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度报道

时间:2022-06-04 09:21:04

深度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迅速崛起,至今已成为新闻媒体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加强舆论监督、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因为电视特征、采访半径、观众定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电视台的深度报道,应从自身特色入手,以家庭和生活中与老百姓息息相关、普遍关心的事件为着重点,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以观众是否喜欢观看作为选题取舍的标尺,力求思想性与可读性兼备。应重质不重量,真正将深度报道做深,不使其变味变质。

下面结合自身工作,谈一下如何抓好深度报道。

精心选题

深度报道要多,但多并不等于滥。读者喜欢的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能满足新闻欲同时能调动起连续观看欲的深度报道。因此,做好深度报道,首先取决于对新闻题材的判断,做到精心选题。

我认为是否能作为深度报道题材的主要标准是,在新闻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受众会不会关注,与受众的关系大不大,受众是不是爱看,受众能不能受感染,在确定题材之前,策划者都要置身于受众的角度,来一次换位思考。

精心策划

深度报道之所以称之为深度报道,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在确定题材之后,必须做到纵深追踪、深层开掘、做深做透、意义深刻四要素齐备。每一个成功的深度报道,从确定题材、决策谋划到制定报道细案到分工协作到组织实施,都是一个综合性工程。这也就是眼下新闻界常提及的新闻策划。深度报道做得好,取决于组织动作,前提在于精心策划。

新闻策划“是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效益。”我认为每当记者发现一个适合做深度报道的选题,应及时上报所在媒体新闻中心,中心在迅速决策的同时,都要进行周密的思索和尽可能详尽的谋划(当然也要不失一个“快”字),不但要对已发生的新闻事实做认真的调查研究,还要对未来新闻事实可能如何发展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有科学依据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总体报道计划和具体实施细案。由于深度报道一般需采访的头绪较多,一般个人做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深度报道应发挥团队精神、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因此策划者在设计报什么和怎么报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这其中包括记者力量的组织调配、采编部门的互动,以形成最佳动作配置。

勇于创新

读者求新求变的需求心理,决定了新闻必须重视标新立异,努力做到常变常新。如若不然,你的新闻产品就会受到受众的冷落,深度报道也不例外。没有创意、创新的深度报道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是平庸的报道,深度报道应在新事实、新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新形式、新体裁等方面有所追求、有所建树。因此,做好深度报道,还取决于创新,做到多出新品精品。

深度开掘

深度报道贵在“深”。现在,许多深度报道不深的主要表现是:材料不丰富,主题不突出,本质点不透,叙述就事论事,时空跨度不大,缺乏典型佳例,第一手材料少,增添背景少,权威人士评论少。

报道有深度是指能揭示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把事情的本质点透。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应快,这就要求记者的脑子里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能把事物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的演变进程、根本原因端出来。脑子里只有一把钝刀子,深度开掘不出来,即使加一点“理论”色彩,也淡而乏味。快速透视力又来自采访的深入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不深入采访,不做扎实的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再大的本领也没有办法把事情看准、点透。但是,有了丰富的材料,没有透视能力,脑子里没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那也只能看到现象、表面。所以,报道要有深度,就要勤于采访,还要勤于磨刀――学习新闻理论,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

深度报道兼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但所有这些功能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反映所报道的题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这就要求记者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研究问题,并努力开掘,从超越“一般”中求深度,把丰富的材料和思辨色彩糅合在一起,回答社会和人们提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长短灵活

现在,深度报道普遍篇幅较长。深度报道由于反映的是重大社会问题,事件错综,背景复杂,篇幅长在所难免。但我认为在电视中应适当运用,不应过量报道,尤其是在报道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电视台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要增大信息量就必须依靠短新闻,短新闻应成为电视新闻的主体。因此,有两种不良倾向应该避免:一是深度报道篇幅的人为拉长,画蛇添足,该短而不短;二是任何题材都想写成深度报道,结果造成深度报道没深度,新闻文章化。

写作技巧

综观各媒体出现的立意新、内容好、开掘深、文笔美的深度报道,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究新闻写作:主题清晰、开掘深透、导语精彩、巧添背景、善用对比、精选细节(含场景、对话、动作、气氛)、语言优美。如果表达方式呆板简单,平铺直叙,容易使文章显得沉重有余,活泼不足,阅读效果受到影响。

上一篇:电视散文的画面艺术性 下一篇:让新闻脉搏与时代旋律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