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2-08-02 03:05:13

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所在学院的定位及实际情况,针对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建立了基于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对传统授课体系教学与教育工作室教学两者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界定,以形成整个体系的有机共同体。在课程体系中将通过导师教育工作室的建立和运作,激发师生在教学、实践和科研之间的持续探索。为培养能充分适应社会,具有专业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高度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建筑设计人才作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导师小组制;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教育工作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7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一直是围绕教学大纲完成系统知识传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教授内容单一、教学人员缺乏主动性等问题。随着建筑学科不断拓展,为兼顾学科的广度与深度,许多学校开始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大班式的按建筑功能类型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更加机动有效的工作室教学。如国外的AA设计工作室,强调创新的教学理念,使专业相关知识传授、设计技能训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机融为一体,为研究解决各类设计问题提供了一个综合众多相关知识的合适平台,为当代建筑与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示范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本科三、四年级采用“Studio式”的教学模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提出“3+2”的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在本科阶段先后实行“1+4”到“2+3”的跨年级混合编组学生的垂直教授工作室模式等,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探索由大班式教学向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转变。虽然很多尝试还处于转型初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种转变还是值得关注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本文根据所处院系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1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设计课题来源一般为虚拟题目。教学中只注重“空间感”之类的专业技术训练,而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项目的调研分析及前期策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收资调研、方案设计、方案修改、方案表达及方案评述。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偏重“想法”“概念性设计”和“图面的建筑”,对建筑材料、构造做法、建筑结构、机电等工程技术因素缺乏深入细致训练,课题的研究性与实践性存在明显不足。

授课时以教师为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授习惯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讲授知识,评判学生的设计成果,学生也会在设计过程中不自觉地迎合教师的设计风格和审美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偏重理论,较少考虑学生设计方案的实施性和可行性技术要求是否能达到,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学生一般除了修习其他课程外,课余大多活动于自己的教室中,形成了一个孤立的学习群体,大学体制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与设计教学融合,学生缺乏实际工程中需要的全局管理掌控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上更重视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一直在做符合自身发展和需求的探索。以导师小组制方式组织的本科建筑设计教学模式,正在教学实践尝试中不断改进和修正。

2.1 课程体系建立架构

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2.2 课程体系及相关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以传统授课体系教学与教育工作室教学两者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基本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仍需保留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设计课程的传统大班授课体系传授的是专业相关知识和设计思考方法,更多注重教师的“教”,而非强调学生的主动创造,有不足之处,但也有可取之处。教师以不同形式的设计课题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不断重复的设计过程,积累出学习设计的经验,进而归纳共性,“悟”出设计的道理。这个过程也许会被诟病为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才能逐渐形成分析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反复练习和训练中,才能积累经验,真正开启建筑设计方法技巧的大门。由此可见,前期的不断重复的设计过程不是无用而是相当有用的东西。改革不应全盘否认,而应结合优秀的传统方法来弥补不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让学生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和技巧让自己的创造力得以合理体现,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上仍可保留大班教学,让学生接触不同老师的计思想和教学理念,开拓学生眼界,为学生创造力和实战积蓄更多能量。

由多位建筑设计课程主讲教师及设计单位一线工作人员构成导师小组,导师小组纵向上负责整个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体系,把控教学模式,同时根据导师研究方向成立多个既独立又相互协作的导师教育工作室,以导师小班制的教学方式,每个导师工作室由一名专业主讲教师和一名校外设计单位人员主导,参与相对固定学生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整个过程。在大班传授理论、方法和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分出一部份学分修习放在导师教育工作室里,以小班教学的方式训练和强化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导师教育工作室进行学习。从二年级学生开始,每年级进入4~5个学生,呈年级梯队态势构成15~20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高年级学生负责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作。

导师教育工作室教学内容以设计课和讨论课为主,设计课以导师实际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为主,将教学走向市场,把“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社会工作。同时,导师教育工作室教学也具有学科互补和多元视野的优势,应鼓励学生设计方案的创新,且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出发,合理呈现每个方案。讨论课由学生与教师商讨后,确定一个课题,在学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定期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讨论课的存在使工作室有别于只做实际的设计事务所,将设计教学当作设计研究的重要工具,以激发师生在教学、实践和科研之间进行持续的探索。同时,组织指导小组学生参与专业设计竞赛,使学生在各种专业比赛中拓宽视野,提升设计能力。

2.3 课程体系评价方式

所有学生的建筑设计成绩评价,由所有导师组成员共同完成。由导师组成员组成评价小组,对每个学期的设计课题成果进行过程性与结果性公开评图,强调设计阶段性在整个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在评图过程中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评图组要给予有理有据的答复或更改评判。

3 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在实践中凸显的优势

工作室从大班教学的“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研究型、实践型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方式更为灵活、生动。

通过实践项目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通过导师教育工作室的运作,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生产和科研上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在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下,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参与的教师能够在研究方向、成果创造与积累等方面感受到自我优化、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和自我组织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学习管理能力。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与人协作的能力不足,通过工作室小组的学习,共同完成实践项目,与他人协作,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这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同时,团队的讨论课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更新现有知识体系,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了解与运用,从而形成与社会实际结合更加紧密、专业性与通识性教育并重的广义教学体系。

4 结 语

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教室工作室模式在国内已形成,在教学体系改革中,各建筑类院校不断探索实践中的主流研究趋势,然而由于各个院校的定位和层次不同,对体系不能以一概而论,不能用固定模式加以限制。云南农业大学以应用型培养模式为主导,因此导师工作室模式也应以工程技术应为主线,培养能充分适应社会、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应用型建筑设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海静,卢峰.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建构――以重庆大学为例[J].室内设计,2012(5):58-61.

[2]周仲伟,陈雄,朱云.反思国内建筑教学中的设计工作室模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7):31-33.

[3]傅.以专题研究为导向: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毕业班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建筑创作,2009(5):140-142.

[4]丁玉红.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当代建筑教育探议――伦敦AA建筑学院的启示[J].中外建筑,2010(7):58-61.

[5]詹笑冬.建筑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6]顾大庆.作为研究的设计教学及其对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意义[J].时代建筑,2007(3):14-19.

上一篇:160例0~3岁儿童早期发育状况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