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7 05:20:02

对推进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本文从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推进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思考

一、当前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合格导师资源匮乏

实行导师制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做出合适选择。而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造成各校教学资源的极度匮乏,其中,师资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目前我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某些学校某些热门专业、新增专业师生比更低。作为导师要与学生直面接触,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感和爱心,是很难真正胜任的。因此,在师生比本来就低的情况下,又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导师,合格导师资源的稀缺是可想而知的。

(二)导师的职责定位不够明确

导师的职责定位既是对导师工作的准确规范,也是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由于本科生培养的多方面需要,以及人们对导师制内涵功能的多重理解,造成众多高校对导师工作职责定位比较笼统,核心工作职责不清。有资料显示,多数高校的导师职责划定是全方位和立体的。导师不仅要关注专业教育,而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负担重要责任,这样,导师工作很大程度上混淆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之中,导致导师制与辅导员、班主任三者的工作职责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重叠与冲突,使得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师生的交流缺乏核心内容和稳定平台,互动意识淡薄

导师主要是通过交流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指导,而交流必须有交流的实质内容,同时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场所、环境)。牛津大学导师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各种潜质和才能自由发展的平台,为各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提供了条件。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所实行的导师制,因为交流的内容不确定,造成导师指导内容的随意性太强,还有很多导师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时,由于缺乏固定的指导场所,许多师生交流像是在打游击,导师与学生见面机会很少,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从而影响了导师指导活动的质量。

(四)导师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相配合。导师制度的内容包括聘任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导师职责及工作规范等。由于目前我国导师制还处于初级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在导师任职条件和聘任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加上导师职责范围宽泛,工作规范不够清晰,导师工作本身不易量化,评价考核标准不易确定,激励和配套措施不够得力,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导致有些高校的导师流于形式,名不副实。

(五)监管措施不力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对导师制实施状况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仍较突出。有的高校尽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度,但对导师制工作的监管比较松散,执行过程流于形式,有与没有导师一个样,指导工作好与坏一个样;有的高校只管导师制的启动,对于指导过程的监管控制不力,缺乏必要的过程管理环节,绩效考核的标准设置也不太科学,没有形成包括启动、指导过程、期满考核等多个观测点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利于考核工作的开展等。

二、对推进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的业务水平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熟悉本专业培养计划、课程结构和性质,能够掌握学科前沿的新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教学效果良好;热爱学生,责任心强,为人师表,具有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和思想交流活动的能力。因此,导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自身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各高校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拓宽导师队伍来源,壮大导师队伍,优化导师资源库。如可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愿意发挥余热的退休教师以及社会上具备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成功人士担任本科生导师等途径来解决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要做好导师的遴选与分派工作,其中,遴选工作要注意选择标准的确立问题,而分派工作要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等;要建立有效的导师培训机制,加强本科生导师队伍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培训统一对导师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导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能力问题及工作水平。

(二)明确导师的职责,明晰导师指导内容

结合各高校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帮助学生系统规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2)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3)指导学生正确地为人处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此外,明确导师的职责还应把握好两点:第一,正确认识导师的角色,处理好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的关系。第二,导师制属于第二课堂,它是第一课堂的补充,要与第一课堂相得益彰,必须处理好与第一课堂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这样两种倾向:一是因无明确目标,采取少管、不管、“放羊”的态度,有名无实。二是大量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为我所用。同时,每学期初,各高校要组织导师制订严格的指导计划,明确本学期指导的次数及每次指导的核心内容,并组织专家予以论证。

(三)建立导师制管理和考核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使导师制有章可循,不流于形式,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要建立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导师管理条例,制度化本科生导师工作,规定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条件、任用程序、工作职责等,以形成良好的导师制运行机制。

2.要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完善管理。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导师工作的监管力度,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院系导师制的运转、执行情况,将导师制的运转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作为院系教学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3.要完善导师工作评价制度,健全导师激励与约束机制。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办法以及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评机制,定期考核导师指导本科生的成效,通过导师自评、学生评教、院(部)评估以及学校职能部门评估等方式,综合考核评定导师的工作业绩,并将导师工作的考评情况与教师的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导师在受聘期间,应按指导学生数及指导学时数计算工作量,享受导师津贴;学生在正式学术刊物上,课题获奖或参加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活动获奖的,应对导师予以奖励,对导师工作的认可,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创新导师指导模式

我国现行导师制中师生沟通与交流载体与平台的缺乏,使导师无法对学生的指导产生良好效果。而师生交流载体与平台的缺失,又是导致其他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此,各高校可采取设置“导师课”、设立“学校导师工作日”等措施,为师生搭建交流与沟通平台,推进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其中,导师课教学应是一个“交流-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间的讨论是导师教学的基本形式。导师教学过程的核心应是师生对于学习观念的不同理解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同时,要开拓导师指导的形式,创新导师指导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多种指导形式,创新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模式,加强高水平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指导形式上,可以“一对多”,也可以“多对多”。在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上,既可开展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也可利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沟通;既可以让资深导师做公开性专题报告,广泛地为本科生作指导,也可以让本科生互相交流,作相关的总结报告。此外,在促进导师与学生交流,倡导导师找学生交流的同时,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交流,主动与导师预约时间请教问题,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曹十芙,周明清.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教育,2006,(2).

[2]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考,2005,(1).

[3]张金萍,周游.成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几个关键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4]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5,(5).

上一篇:建国60年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特点及其对新时... 下一篇:终身教育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体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