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创新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02 02:51:18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从应急物流的内涵、特点入手,提出了应急物流体系创新机制的构建,包括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应急物流快速反应机制、应急物流政府保障机制和应急物流的反馈控制机制四大模块。只有这些创新机制的协同运作,突发事件的物资供应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应急物流;应急物流创新机制;协同运作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1 应急物流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而且灾害大都难以预测。如地震、山洪、泥石流、大面积食物中毒、突发性传染病等等。即使有时可以预测,也会因为预报提前时间太短,应急物资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也很难实现,物流过程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近年来,世界各国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2008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的两次巨灾:1月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8级地震灾害。其中,1月份的雨雪冰冻灾害,受害者涉及14个省份约7 786.2万人。“5·12”汶川地震直接导致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失踪17 923人。①2011年3月在日本发生了9级的强烈地震,导致了严重的死伤。因而,研究构建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使突发性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小化,急需根据应急物流的特点与规律来建立应急物流的创新机制,实现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应急物流的内涵、特点和研究内容分析

2.1 应急物流的内涵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1]。普通物流是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

2.2 应急物流的特点分析

应急物流是一般物流活动的一个特例,它具有区别于一般物流活动的如下特点:

2.2.1 应急物流的突发性或非正常性[2]

突发性或非正常性是指应急物流需求发生的时间的不确定性,即应急物流所发生的时间是人们很难在事先进行准确预测的。这是应急物流区别于一般物流的一个显著标志[2]。

2.2.2 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

应急物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物流需求,突发事件的随机性主要表现在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时间及供应地与需求地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应急物流的物资供应无法事先计划,只能根据突发事件的需要来临时确定。应急物流的随机性也要求物资供应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储备保障来支持。

2.2.3 应急物流需求的紧迫性

应急物流的目的是快速及时地将所需物资供应到需求地,快速高效地满足救援需求,因此要本着快速及时原则,把物流的某些中间环节简化甚至省略,使整个物流流程变得更加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运作更加高效。特别是应急物流机构往往是临时组建而成,而物资供应的快慢又事关全局,应急物流的速度决定了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故应急物流具有紧迫性的特点。

2.2.4 应急物流的公益性

在灾难面前,物流的经济效益原则将不再作为一个物流活动的中心目标加以考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了首要选择。在应急物流中更多开展的应该是社会公共事业物流而非商业物流,而公共利益相对于经济利益也必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故应急物流体现出了强烈的公益性特征。

2.2.5 应急物流的合作性

应急物流所需要的应急物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向储备仓库调集及向全社会采购的。而为了保证应急救助工作的顺利完成,救灾指挥部门的运作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府。通过政府的力量调动储备物资,召集重点厂商供应补充物资。所以应急管理工作往往伴随着政府和社会的介入,因而应急物流活动的协调和一体化运作是应急物流运作的主要问题。

2.3 应急物流创新机制的研究内容

应急物流主要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

3 应急物流创新机制研究

3.1 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3.1.1 构建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原则[3]

(1)系统化原则。现代物流的目标是要达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最佳融合,一个单一的信息系统是难以完成这项任务的。因此物流信息化的过程必须贯穿系统化原则,将信息系统建设与指挥、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配送及运输调度通盘考虑,达到信息的无缝链接。

(2)社会性原则。应急物流通常是为了特定时间的特定需要而进行的物流活动。而在短时间内筹措大量物流资源又是有难度的。因此,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应该具有全社会的性质,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完成物流资源准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面向社会的公共信息平台;另外,应急物流要求是高效的,故而其信息平台必然要走专业化道路,相应的信息保障应当交给社会上的专门机构去处理。

(3)规范性原则。应急物流的信息来源较之常规物流更加复杂,涉及人员、物资调度、转移安置等各种信息,为了使信息流在各系统之间畅通无阻,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格式,而且企业应当无条件遵守,从而在应急状态下使信息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达到实时交换。同时,应急物流信息保障系统在非常时期的扩充和使用也必须有法可依,并且要依法实行。所以,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规范性也包括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与实施。

(4)经济性原则。为了确保完成应急物流运行的目标,有些时候是采取突击的办法,往往是高成本甚至不计成本运作的。但这并不是物流的本质属性。物流运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物流需求,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应急物流信息保障系统的设计必须自始致终贯穿经济性的理念,这既是信息系统运行的目标,也是信息系统自身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3.1.2 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目标

(1)灵敏的信息预警机制。应急物流主要面对的是临时性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掌握需求信息是信息平台构建的重点。加强各种产品的市场分析能力,收集并掌握各种产品的需求及价格变化,特别是一些产品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如地震时期的帐篷等,做好重点物资的实时检测,提高信息平台的预警反应能力,进而为开展应急物流提供主动权。

(2)规范的信息转换机制。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大量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人们面前,而有些信息是应急物流必须的信息。如何尽快地将应急物流的需求信息转换成常规物流下规范的供应和需求信息,确保物资的流量、流向满足应急物资需要,成为应急物流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建立规范的信息转换机制,快速高质量地将信息转化成可以识别的,便于统计的标准化信息格式,统一指挥和协调,防止混乱和无序的产生。

(3)科学的信息决策机制。提供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只是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信息平台更主要的是要参与应急物流的决策中。物流信息平台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收集与整理物流信息后,利用标准的信息来分析,建立合理的物流运作模型,结合物流运作的原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运作方案,为物流决策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优化物流流程和日常管理,提高应急物流的保障效率。

3.2 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机制

应急物流系统受到突发事件发生的触发后,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评估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制定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所需应急物资的品种和数量以及应急物流的需求方和供应方。从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出发,制定包括应急物资的采购、包装、存储、运输调度及配送的系统性应急物流方案。根据应急采购机制,从应急物资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中确定应急物资供应商,并实施应急物资采购。利用应急物流运载工具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确定应急物流所需运载工具并实施租用。实施应急物资的运送,采用包括 GPS、GIS手段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监控调度[4]。加强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充分利用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快速高效地为灾后救援创造更好的条件。

如此构建的快速反应应急物流系统才能满足应急物流对于时间的要求,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供应所需的必要物资。

3.3 应急物流政府保障机制

应急物流的政府保障机制作为应急物流创新机制的核心,主要涉及应急物流协调机制、应急物流采购机制、应急物流储备机制、应急物流调度机制和应急物流配送机制。

3.3.1 应急物流协调机制

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上,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应急物流必须实行应急物资的统一采购,运输工具的统一指挥与协调。只有强有力的政府职能部门才有能力使应急物流由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无序状态变为有序。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主管部门应使这样的协调机制常态化,使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援物资的供应能按照需求在第一时间内送达,并根据受灾程度按需供给。减少物流成本损失,同时能抓住抢险救灾的最佳时机。

3.3.2 应急物流采购机制

应急物资的采购是临时发生的需求,在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变化是其主要的特点。因此应急物资的采购应该借助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与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企业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所需要的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品质、效率和质量。

3.3.3 应急物流储备机制

物资的储备的目的就是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不时之需。因此,应急物资的储备应该是一个常态化的机制。比如帐篷、饮用水、食物等急需的物品,应急物流体系中应在平常的工作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3.3.4 应急物流调度机制

应急物流的调度主要是车辆的安排,使之能够及时的将所需物资送达目的地。应急物流对于时间的要求是快速及时,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的车辆来运输物资是另一个主要的工作。筹备好的物资要保质保量地送达目的地,合理的调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3.3.5 应急物流配送机制

配送机制是应急物流另一个主要的环节,关系到筹备的物资能不能及时地送到每一个需要者手中。这里的配送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包括末端线路是否畅通等。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救援物资就很难到达现场,因为道路被阻断了,使得配送无法继续。

3.4 应急物流反馈机制

应急物流反馈机制是一个评价机制,是评估应急物流运行质量好坏的一个监督机制。应急物流涉及的环节多,面临的环境复杂,对物流质量的要求又高。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高效的物流活动,不仅是物流运作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管理能力的问题,良好的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应急物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纠正处理,使应急物流的运作朝着有利于救援的方向发展。

4 建设应急物流创新机制的几点思考

4.1 建设应急物流创新机制需要应急物流的标准作为基础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应急物流运作大多还停留的理论研究阶段,应急物流的标准化更不成熟。因此,顺利开展应急物流的运作要在标准化的指导下进行,只有标准化的运作,才能规范混乱的应急物流运作,才能有序地进行物流运作,规范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进而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4.2 建设应急物流创新机制需要应急物流的分级作为前提

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可以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如可以按危害程度由高到低分成一、二、三级灾害等,通过分级管理,达到合理的物流资源配置,使应急物流的处置更有针对性,同时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4.3 建设应急物流创新机制需要专业应急物流人才作为保障

人才是任何管理活动的灵魂。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急物流的实施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虽然现在我国在消防、公安等部门有一批这样的人才队伍,但是其数量远远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建设应急物流创新机制需要有专业的物流人才作为保障,应急物流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注:①数据截止时间为2008年9月25日12时。来源: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参考文献:

[1] 刘志学. 现代物流[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 高东椰,刘新华. 浅论应急物流[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2-23.

[3] 王文亮. 应急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建设[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30.

[4] 王旭坪,傅克俊,胡祥培. 应急物流系统及其快速反应机制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6):127-131.

[5] 谢如鹤,邱祝强. 论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管理[J]. 物流技术,2005(10):78-80.

[6] 孙庆峰,姚树天,杜续刚. 我国应急物流平台构建研究[J]. 交通企业管理,2011(2):51-52.

上一篇:给蚱蜢另安个家 下一篇:如何做好种子样品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