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热议中的冷思考

时间:2022-08-02 12:51:32

本科教学评估:热议中的冷思考

目前,本科教学评估是采取基本框架不变,只对行业性院校进行小幅指标调整的方式进行的。在高校日益趋同的背景下,这种方式已经显得过于简单。

因此,从对高校整体水平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下属学院(或系、所)的评估,是有效的应对之举。

“悖论”何生

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指责之一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齐整化,或者说大一统性。

对此,教育部有理由申辩,指标体系明明把办学指导思想列为一级指标,还兼顾了特色项目,怎么说是齐整化?更何况,与水平评估方案配套,2002年又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等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做出调整;2004年8月,对医药类院校部分评估指标进一步调整;200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

从纵向比较来看,2002年之前的评估实际上考虑到了各个高校的实力,并加以区别对待。始于1994年的合格评估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本科教育历史较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始于1996年的优秀评估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长、基础好、工作水平高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而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则于1999年开始采用了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和优秀评估都针对不同科类进行了分别评估,在考虑到各类高校实力的基础上,还兼顾了各类高校的特色。而在2002年的方案里,地方高校要与重点高校接受同一套指标体系的切割和审视。2006年9月,教育部认识到了这一点,对部分重点建设高校的评估指标进行了调整。而此时,至少有412所普通本科院校已经接受了评估。

现行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是以2001年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的调整意见为基础,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而成。作为一个整合体,2002年方案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简单明晰,突出重点,适用于各类普通本科院校。应该说,这是试图简便高效地对本科院校做出评估的一种努力。出台该评估方案的现实背景,则是高校合并导致的综合化以及高校的趋同之势。后者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的趋同。尤其是高教扩招之后,随着办学资源日益吃紧,高校合并,趋同之风日烈。既如此,分科类分实力来进行评估似乎没有必要。

高校趋同带来的是高校无特色。可以说,高校趋同为评估指标体系的齐整化提供了现实背景,而评估指标体系的大一统性,无疑反过来强化了这种趋同。说到底,本科教学评估的落脚点应是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及其就业出路,而在现实操作中,评估却人为加剧了人才无特色化和平庸化,这不能不说是评估的一大悖论。

一种颠覆

如果我们低调地把评估的性质界定为合格评估,那么,它所遭受的指责可能会小得多。因为,优秀意味着在某个范围内的不平庸、少数和特色,这是一个个性化和相对化的概念。

如果要对全国700余所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优劣高下的评定,显然是目前所用的大体相同的标准无法胜任的。

2005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接受评估的54所高校的评估结果:其中30所高校“优秀”、19所高校“良好”、5所高校“合格”。如此多的“优秀”,不仅与我们对高校现状的直观感觉有不小差距,更是对优秀内涵的篡改。

当评估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时候,随后被评估的高校所面临的压力就越来越大。竞优已经从一决雄雌的决心,转变为对颜面不保的担忧,从对卓越的努力攀登,转变为翻越底线的苦苦挣扎。其结果必然让翘首以待的民众和高校失望――它似乎什么都没有说明,但另一方面,它似乎又说明了一切。当无法从评估结果中读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真实状况时,我们有理由比评估前更加困惑。

要找回评估已然失去了的严谨性和权威性,目前的本科教学评估应低调地回归到合格评估,将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结论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转变为通过、待考察和不通过三种。合格评估意味着对高校办学能力底线的判断,这种判断并没有阻止高校朝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其所产生的齐整化和去特色化的弊病要少得多。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变将淡化评估作为官方排行榜的影响,减少高校的造假行为和形式主义之风。

考虑到目前我国高校现实,合格评估的有效实施,也需要在技术设计层面上加以推敲。随着高校合并、扩招及办学资源日益吃紧,多数高校纷纷上马热门专业。以传媒相关本科专业为例,2006年,设立新闻学的本科院校有229所,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高校有158所,设立广告学的高校有262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高校有127所。此外,新兴的交叉专业,如动画、数字媒体技术、录音艺术等不断涌现,这种高校内部各类专业交叉、衍生的现实,已经使任何一种分类显得含糊而笼统――无论是按学校的学科分布特点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院校,或者按学校功能特点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和教学型院校,或者按学校的实力和办学历史分为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这些分类,包括目前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体育、艺术类普通本科高校进行的小幅指标调整,都显得过于简单。

更可行的做法是,从对各个高校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的各个学院(或系、所)的评估。作为各学院(或系、所)的联合体,一所大学的水平,取决于学院(或系、所)的水平。从对高校整体水平的评估,转变为对高校下属学院(或系、所)水平的评估,要求制订出学院(或系、所)的指标体系,组织相关领域的同行进行评估。由此取代对医药、财经、政法、师范、体育、艺术类普通本科高校进行的小幅指标调整。

对学院(或系、所)进行评估,是对目前高校评估方式的颠覆。这意味着评估工作量的加大――首先必须打破以高校为整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制订出高校各个学院(或系、所)的相应指标体系。

但是,此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有三:其一,评估指标体系的针对性提高,从而将原来的大一统性减少到最低;其二,每所学院的评估者是该领域的同行或专家,他们今日是该学院的评估者,明天可能就是该学院同行的评估对象,评估者自始至终都与评估对象密切合作与交流,保证了评估的专业性和互动性;其三,调动各个学院(或系、所)的积极性,使评估成为一种全校的共同价值的创造过程。另一个附带的好处是,它可以清除当前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学术山头主义和部门主义,优化学科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做好评估需权力下放

尽管本科教学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但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基本上还是政府和高校上层领导之间的互动。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学院(或系、所)本科教学评估本质上是一种学院认证和专业认证。这也必然要求评估执行者具有专业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不是校长或教务处处长的行政权威,而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权威。

从一开始,中国高校的教学评估就是由教育部牵头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2004年8月,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正司级行政性事业单位,其性质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1994年成立)一样,都是政策指导类机构。我们看到在教育部价值预设下安身立命的评估中心,并没有使本科教学评估摆脱中央管制的模式,也无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官方评估的利弊得失不可一概而论。至少,明智的校长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把官方评估作为提高办学质量、争取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相反的情况似乎更加普遍。在评估过程中,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的严重程度有目共睹。

根据教高评中心[2006]1号文件规定,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原则上只抽查在校学生近一年的试卷、实验实习报告和调阅最近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针对教师教案的抽查,也以教师的当年教案为主;2007年4月份下发的《关于严肃评估纪律进一步提高评估工作实效的通知》(教高评中心[2007]2号),明确指出“不搞迎评演练等有可能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活动”,“保证教学数据与教学文件的原始性与真实性、不虚构、不编造。不得修改及补做以往的考试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这表明,在评估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已是普遍现象,最后需要用正式文件进行约束。

这也说明官方主导的评估行为本身极容易遭受后现代式的攻击和逆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姿态主动与否,大学已经身不由己地陷入了只能依赖教育部准则行事的尴尬处境中。

事实已经无数次地告诉人们,仅靠行政杠杆根本撬不动中国高校这块巨石,不恢复高校原有的自组织能力,高校的事就不可能办好,而高校的自组织能力只能靠学者和学者社团自身力量一点一滴地复原,才有可能真正具有力量。

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期待由政府主办转变为政府委托专业学会或民间团体来负责实际执行。评估的有效展开,有赖于评估中介机构的真正独立。

高校集资建立评估机构,至少在心理层面会使高校拥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而财团法人自给自足的运作模式,可以在现实层面上最大程度地保持自身独立性。这合乎世界范围内公共治理的分散化趋势。在世界银行报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以及随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分散化的公共治理》(2002年)中,贯穿了一个共同的理念:适当下放部分管理权力给公共机构,能提高政府治理活力。

由此反观,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教育部本身该如何定位,与高校保持何种关系,扮演何种角色,值得深思。■

上一篇:学费与质量“倒挂”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下一篇:2007,高校学费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