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诊断体会

时间:2022-08-01 06:20:21

急性阑尾炎诊断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手术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伤口甲级愈合77例,伤口皮下脂肪液化延迟愈合3例,80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9.8天。结论:阑尾炎一经诊断就应及早行阑尾切除术,以降低急性阑尾炎带来的穿孔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046-01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尽管近半数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仍有许多病人出现模棱两可的症状和体征。急性阑尾炎最初的疼痛多发生在脐周,属于内脏性质的疼痛,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腹膜炎病人一样,不活动通常是最佳的选择。阑尾炎一经诊断就应及早行阑尾切除术,以降低急性阑尾炎带来的穿孔率和病死率。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5~76岁,平均4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80h。所有病例均经过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0例,化脓性阑尾炎50例,坏疽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20例。

1.2方法

1.2.1切口的选择:McBurney切口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阑尾切口,它能够直接到达阑尾,缺点是不适合腹腔探查。右侧腹直肌切口,它适合对于手术难度较大或怀疑有其他疾病的情况。至于哪种切口较好尚无定论。"比基尼切口"是耻骨上缘右侧距腹中线6~8 cm的横切口。Lanz切口从距离右侧髂前上棘1~2 cm处开始向中间延伸至弓状缘下缘,两种切口的优点是术野显露较好,不过切口的并发症相对增加,而且若出现误诊的情况可能需要重新加一个新切口。

1.2.2手术探查:进入腹腔后若能看到游离气体溢出,这时要考虑消化道穿孔的可能,另外穿孔也能出现腹腔游离气体,不过它引起的气体量较少,一般很难察觉。通常情况下比较容易找到盲肠和阑尾根部,如果盲肠完全位于腹膜后,就需要打开侧腹膜,这时常常需要用手指将粘连的阑尾钝性分离,不过尽可能不直接抓取阑尾,而是提起系膜,一是因为发炎的阑尾肿胀、质脆,另外用手指接触阑尾后容易污染皮下组织和邻近腹腔。如果探查不到,要选择延长切口。

1.2.3阑尾切除:阑尾周围用纱布保护,处理阑尾系膜,阑尾根部用小圆针中线荷包缝合,2-0可吸收线结扎根部,刀涂石炭酸、切断阑尾,阑尾残端用石炭酸、乙醇、盐水棉棒依次擦拭,收紧荷包,将阑尾残端包埋,检查腹腔有无出血。

1.2.4关闭切口:用止血钳夹住腹膜边缘,4号线间断缝合关闭腹膜、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腱膜,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皮肤,覆盖伤口。

2结果

伤口甲级愈合77例,伤口皮下脂肪液化延迟愈合3例,80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9.8天。

3讨论

急性阑尾炎主要为右下腹局限压痛、反跳痛,结合病史可诊断,如高位阑尾则二者容易混淆,B超常能明确协助诊断。腹痛初期即是全腹或胃痛,以后逐渐局限于右下腹,呕吐、腹泻较轻,无全身中毒症状;NE腹痛在左中上腹部,呕吐、腹泻较重。腹痛多为突发性、持续性,也可为阵发性加剧的腹部隐痛、钝痛,粪石梗阻性阑尾炎,开始即为剧烈的阵发性腹痛。腹痛从脐周、上腹或全腹部开始,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后转移并圈定于右下腹部[1]。阑尾位于盲肠后位时,开始即为右下腹部疼痛,但一般较轻,阑尾位置如有异常,尖端指向右季肋部,易误诊为胆囊炎。阑尾炎穿孔则腹痛可弥漫至全腹部,但右下腹部仍最重。早期常伴恶心、呕吐,尖端发炎的阑尾到盆腔部,刺激直肠者有腹泻。一般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在38℃以下。如阑尾穿孔者,体温明显升高。如伴有寒战、高热、黄疸者,为并发门静脉炎征象。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后,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阑尾位于盲肠后位,腰大肌受刺激,髋关节呈屈曲状;如左侧卧位,检查者左手压住患者髂嵴部,右手握住右下肢逐渐向后过伸位右下腹疼痛者为腰大肌试验阳性。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即使自细胞数目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仍可增高,或动态观察白细胞数目逐渐增高。X线检查腹部透视或摄片约50%的病人可表现为右下腹盲肠和或回肠末端反射性肠腔积气或液气平面。CT检查表现为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高,CT值高于脂肪,诊断率为58%~88%。B超阑尾呈低回声的管状结构,且较硬,压之不变形,运用加压超声探头,阑尾横截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图像,其诊断敏感性为80%~89%,特异性为89%~95%,准确性为90%~96%。

急性阑尾炎无论有无穿孔均行阑尾切除术。如阑尾呈坏疽性炎症,阑尾周围有较多脓性分泌物者,或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将脓液吸净后放置引流,严重者延期缝合。手术后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感染。阑尾切除过程中的一些传统做法目前已经受到质疑。首先是残端的消毒问题,多数的术者习惯用腐蚀剂消毒残端,其作用至今也没得到证实;另外有人采用电刀烧灼残端黏膜,这仍是一个不确定的做法,而且还会引起组织的坏死,引起相反的效果[2]。第二个问题是残端的包埋问题,现在已经证明,荷包缝合后的阑尾残端包埋是没有必要的,这可能只是术者感觉上好一些,但是实践证明,它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最后是阑尾切除后是否放置引流的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没有并发症的阑尾炎不需要留置引流,而当阑尾穿孔或有脓肿形成时需留置腹腔引流。

参考文献

[1]吴除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50.

[2]王曦,宗振久. 急性阑尾炎穿孔78例临床诊治分析[J]. 中华医药杂志.2004.9(4)9.

上一篇: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19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100例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