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01 08:39:37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在“电子黑板”上讲解或演示,把传统的口授难以讲清的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准确、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正像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

音乐也是一种效果很好激发手段,我们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我在讲《沁园春・雪》这一课时,先播放这首歌,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通过歌声使学生体会到北方山河,冰封雪覆,粉装玉砌的美景;配乐朗读,则更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让学生伴随着婉转激越的音乐,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欲望,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增强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可见,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为学生学习创设了学习情景,营造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充实课堂,化抽象为形象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板书和讲解上,导致授课信息量受到限制,课堂上时间利用度不高。若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不仅可以根据教材,学生程度差异,编好授课内容,根据课堂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进行教学演示,使授课过程条理清晰,用有限的宝贵的课堂时间,充实课堂信息量,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气氛,通过图文能够将难于表达的语言文字用仿真手段形象表达出来,到达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一文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到很多有关大自然美景的录像,活泼可爱的金丝猴,在树上荡来荡去;体形庞大的白鲸,在水中嬉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慢慢地咀嚼,学生仿佛置身美妙的大自然的怀抱,不由心旷神怡。然而,一段段触目惊心的真实录象,又让学生惊骇不已,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原被毁,动物被大量捕猎,濒于灭绝,沙尘满天,垃圾成山,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学生被深深震惊了。随之而来的飓风、海啸、洪水、沙尘暴、泥石流的场面更是让学生触目惊心,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啊,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样一来,抽象的难点便很容易突破了:人类妄想征服自然的想法是多么的自不量力啊,我们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且因为有了感性认识,学生的讨论进行地很热烈,呼吁人们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耐人回味。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简单化,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教材抽象的内容更直观,更利于学生接受,从而使教学难点得以轻松突破,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培养创新,提升综合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师们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丰富的网络资源,课件生动活泼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的感官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学生的对语言点的理解与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由于课件设计的具体直观、形象可感,使学生右脑的直觉形象思维得到较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由于问题的设置和启发易于多样化和综合化, 把左脑的抽象逻辑性与右脑的具体形象性相结合,这样,就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教学《春》一文,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几个多媒体演示片段,同时请同学们给每个片段写约百字的解说词,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请有关同学朗诵解说词,再对照课文内容做出评议。这样,既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所有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同学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虽然多媒体技术能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推广语文素质教育。

1.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大量的语文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于多媒体,我们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它,而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所以,我们应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2.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媒体技术和常规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有些教师在初尝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丧失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殊不知,其他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和功能是无法完全代替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然而忽视了这些直观教法,在某种意义上是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特点、内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和常规教学手段,发挥各自的优势。

3.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投影屏不能完全代替黑板的作用。

如果屏幕完全代替黑板,就会影响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应该避免把投影屏当成黑板,而忽视黑板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水平,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教给学生要感受阅读 下一篇:如何利用“导学案”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