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育中儿童本位的思考

时间:2022-08-01 02:57:37

对语文教育中儿童本位的思考

长期以来,儿童在成人的眼中往往以 “扁平”的面貌呈现:要么被认为是简单、幼稚、不可理解;要么又被视为是中心、目标,受到追捧。儿童本位这一观点的提出,让儿童在成人眼中的两面性得以完全暴露。

我们需要寻找儿童最真实的面貌,需要以平视的角度,看到最真实的儿童,他们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更具有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的巨大空间。所以,当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再次走近儿童,看到的应该是立体、多样的“球状”儿童。

一、还原儿童的真实需要

1.了解儿童真实的需要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来了,当成人们打着为儿童着想的旗号,把他们的节日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时候,孩子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儿童节当天学生的日记:

“……今天,我收到了一份‘最贵’的礼物——BBG点读机。淡蓝色的外壳边镶嵌着一圈乳白色的条纹,真精致。妈妈说,这台点读机是为孩子量身设计的……当她把点读机给我时,却随手把我从同桌那里赢来的“恐龙蛋”扔了,唉!”(摘自小Z的日记)

“被”是近年来很热的字眼,用上这个时髦字,上述这些孩子就是典型的“被节日”了一把。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着实可爱了一把——在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日子里,居然不识时机地给学生添了把堵——真是难忘的儿童节!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小心,我决定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他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节呢?笔者以《“儿童节”你最想做什么?》为主题设计了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先请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儿童节的愿望(特别强调,可以图文并茂,以节省文字,以此激发学生写得兴趣。学生一看主题和要求,果然兴致勃勃),再请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在写作和实践活动中得出了下面的结果:

果然是一举两得!发现并了解了儿童真实的需要,就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学生共同开展教育活动了。儿童的需要这时成为我们的方向,但要知道儿童不是终极的,而是可塑的。他们本身不是完成了的样品,他们的需要只是某些生长倾向的一种信号或标志。这些信号包含在那些看起来似乎沒有希望或令人讨厌的感情和动作里,也隐藏在那些令人喜悦的状态和美好的表现里。

2.儿童的需要≠成长的需要

儿童的需要并不等于成长的需要,所以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儿童需要,只是提供了一种信号、一种儿童中某些倾向的信号。有些信号是一种衰退倾向的预兆,对这类信息我们要给以积极的注意,把它抑制在低级的水平上,故意地保持一种发展不完全的生长状态;另外一些信号是儿童的力量和兴趣达到顶峰的标志,对它们就得趁热打铁,加以选择、利用,也许标志着对儿童整个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也就是说,从儿童原本的需要中,筛选出成长的需要,真正实现从儿童中来、在儿童中做、到儿童中去的教育方式,而并不是借着“儿童本位”的名义,一味地迁就学生。

二、始终指向儿童

叶圣陶先生早在80年前谈到小学国文教育应当怎样改革时曾明确提出“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语文教育就是要发展儿童的心灵。因此,真正的儿童本位应当始终指向儿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发展。事实上,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

1. 语言感受心灵

(以《赶海》教学实录为例)

老师问学生:“人们来到了沙滩上,他们有的……有的……有的……,你能来说说吗?”这时有个胖胖的小男孩连说了几个“有的……”之后就大声地笑了起来。老师问小男孩:你怎么笑了啊?小男孩说:“这么有趣的赶海,人们一定也在沙滩上笑呢。”原来,儿童读到了画面里的声音。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基于儿童的独特体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让儿童的体验和语言能力都得到更多的发展。只有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才使他们思维的进一步提升成为可能。

2. 思辨温暖心灵

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发展儿童的思维,引发儿童讨论,以寻找问题的本源,这一过程其实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儿童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开发,他们不仅发现了文本的内核,还发现了自己。

3. 表演丰实心灵

课堂上的表演若能做到在对文本有所体悟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过后又能对文本有更深一层的解读,那么,这样的表演是成功的,也是必要的。源于儿童本来的想法去实施表演,让儿童自己感受表演带来的思维碰撞,又在表演中获得新的心灵体验,这样的表演是基于儿童、发展儿童,能真正体现儿童本位。

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的。这种发展,必须依赖儿童的自我参与和自我体验。唯有如此,儿童才能在教育中真正地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才能从这些感受和经验的积累、变化中,进行比较、判断和选择,把某些经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行为结构中,形成自身的发展,实现真正的儿童本位。所以,依托语文教育的丰富资源,追寻儿童本位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责编 韦 雄)

上一篇:让“绿色教育”成就学生自由发展 下一篇:“鼓励教学法”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不容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