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01 12:26:04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数学活动;创新能力;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18-01

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是一种人类文化。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一、数学交流与创新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数学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各地区都逐渐意识到,数学在当今各学科中的用途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学能简明地表达交流思想。而且,从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看,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联系;可以发展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强化数学的思维,有效地组织思维活动,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数学的概念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叙述,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过程、得出结论、分析、评论、欣赏等;感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二、课堂教育与创新教育

数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受用一辈子。为了培养新世纪下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还要使这些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我们教师偏重教法研究,忽略教法指导,特别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缺乏,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方法:

1、注重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充当学生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劳动者,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学习数学是很重要的。如:利用实物探索数量和图形的意义的活动;应用活动;综合知识的活动,探究活动;提出新问题的活动;户外活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调查本班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等)。让学生在实测与直观中获得数、形的观念,并逐步对其抽象化进而体会数学模式的结构;依据各个章节的知识,分别采用设疑、作图、讨论、问题并善于诱导,合理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养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总结的方法,培养以问题探究活动为主的能力。

2、教给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逐步让学生掌握“预习质疑”和读(教材)、画(重难点)、说(疑点、对知识的理解)、想(含义、解法、规律)、辨(图形)、转(思想)、做(习题)、检(检验)”八字自学法,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使其读懂课文,查阅资料,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师生间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表达,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求知识,寻找规律,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现创新,提高应用意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4、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思维

“数学思考”是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定会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应当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思维品质,鼓励解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提供具体的问题,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发展学生独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掌握思考方法。

假如用一根很长的铁丝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后,现把铁丝放长10cm,此时铁丝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牛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

这样学生情趣特别高,提出各自言之有理的见解,思路新奇,方法不一,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知道数学是贴近我们生活的一门学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懂得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树立整体的教学观,在教育观念上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法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上一篇:网络英语语音聊天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 下一篇: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