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与有效阅读

时间:2022-07-31 09:47:37

多元解读与有效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坚持生本原则,课程阅读教学应多元化,即关注文本“读者意”“作者意”“文本意”,并且求真求实,做到“多元解读”与“真阅读”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改;多元解读;有效阅读

新课程改革后,与传统应试教育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自主性的发掘和提升。在老师的帮助和启发下,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展现个性风采。随之,“多元解读”成为新课改在阅读领域的最大热点。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阅读教学课程中文本多元解读的课堂出现了不少违背文本本意的形式主义。因此,怎样有效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意,成为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最重要的体现之一。阅读教学自然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的需求,突出阅读的针对性,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成为重要

议题。

一、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之所以遭受业界的批判和质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牢牢控制着“话语权”,导致了“一言堂”教学模式,更有甚者用教科书上的结论代替学生的理解,追求“标准化”“一元化”,否定文本多元解读的可能,严重遏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度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

文本阅读需要多元解读,即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进而完成自我情感体验。这种阅读方式提倡和鼓励阅读者对文本有多种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言之成理即可”。它带给语文阅读热烈和快乐,使学生的阅读方式从单调变为多样,阅读素养从低下不断提高,也让阅读思维从狭窄通向广阔,对文本意义的挖掘也更加深透。

二、伪多元解读与有效阅读

当然,多元解读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多元”,而且是科学有效的。否则就只能算作“伪多元阅读”“误读”。

以科学的多元对话为基础的“有效阅读”方式,不是片面的断章取义的“狭义阅读”,而是反映学生综合素养的“有广度的阅读”;不是停留于表层的“浅尝辄止式阅读”,而是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的“探究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是结合文本本意、对作者进行知人论世、加上读者情感体验融为一体的阅读方式。

“伪多元阅读”是解读者对文本内容的误解或曲解。他们所谓“探究式阅读”的结论是脱离作者和文本的,是“无中生有式”阅读。也就是说,“伪多元解读”既不尊重文本文字本身,也是对文章原作者写作意图的亵渎,它更忽视了对阅读者个人阅读能力和水平的尊重。当然,受阅读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限制,阅读主体会有一些独特的情感体验,但这一定是在文本中分析得出的。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虽然一直以来针对语文课,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是不是越热闹、学生越能畅所欲言就一定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呢?对此,大家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讨论的热烈应该是建立在对文本、对作者、对知识点正确把握基础上的探讨和争辩。因此,阅读课堂提倡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知无不言,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领悟和体会,这有利于文本的深入、全面分析,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展现“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一味简单机械地认可学生错误、荒诞、毫无根据的文本解读。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多元解读,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忌凭空想象,人为拔高。语文教师自身要对文本内容和主题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到位,这就对教师素质和备课过程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首先,教师要立足整体,对文本有整体、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全局观,用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看问题;其次,应发挥积极教师正向的引导作用。

2.忌片面武断、断章取义。文本是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不能生硬地割裂开来。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断章取义,摘取文中的只言片语,还分析得头头是道,觉得理由充分,就如我们经常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来勉励自己,要在有限的生命,不懈追求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素养,殊不知,庄子的本意是想表达“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就犯了片面主义、断章取义的错误。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全面、整体把握文章。

3.忌凭空臆想、无中生有。受自身阅历和生活体验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情感经验和常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符合大众认识的,作者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反弹琵琶式的议论比比皆是,所以,学生不能脱离文本,主观臆断,尤其忌讳的是无中生有。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进行有效的个性化阅读,同时,教师也要发挥引导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邹立群.主题,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兼谈《藤野先生》的主题[J].中学语文,2000(5).

上一篇:用“有效问题”建构科学“生本课堂” 下一篇:怎样批评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