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狸:绘而优则商

时间:2022-07-31 09:45:06

站在北京中关村,很难想象在这片寻常的楼宇里,无数企业正在互联网上掀起各种风暴。梦之城在其中算不上起眼,但却很能触动人心。公司温暖的红色调由各种各样的阿狸产品组合而成,乍一看来,还以为来到了儿童乐园。

在“儿童乐园”里迎接记者的是两名年轻人,同样地挂着黑框眼镜,标准的休闲宅男形象:一个是徐瀚,阿狸的创始人;—个是于仁国,阿狸的投资人。两位年轻的创业者至今保留着他们的本色:徐瀚埋首创作,充满奇思妙想,谈笑起来像个孩子;于仁国专注商业运作,举手投足已有领导风范。正是这样的组合,把一个原本是出于爱好的绘画创作,在三年内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商业品牌。阿狸的“故事”,是撬开低成本品牌运作大门的一个关键吗?

一只有故事的狐狸

阿狸诞生于1996年,这只穿着裤衩的红色小狐狸最初的形象是一只猫。徐瀚回想起自己“青春的冲动”乐不可支:他想为心仪的女孩画一只猫,可是画出来后越看越像小狐狸,“狐狸也可爱,她应该会喜欢。”徐瀚将错就错,这只小狐狸一画就画了好几年。

直到他在清华美院读研究生学习品牌专业以后,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画了多年的阿狸不就是个优秀的品牌形象吗?“Kitty猫做得那么成功,阿狸行不行呢?”

徐瀚立即开始了他的品牌实践,他甚至敏锐地意识到仅靠可爱并不能打动人心,阿狸需要故事,有了故事才会有灵魂。从2006年开始,徐瀚陆陆续续把自己创作的阿狸故事放到网上和杂志上连载。起初杂志社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不感兴趣,并认为阿狸偏低龄化。腼腆的徐瀚在此时却像块“牛皮糖”,不断游说编辑:“我不要稿酬,连载三个月试试。”

这一试,阿狸红了。

当时徐瀚还在读研究生,他已经通过故事创作为这只小狐狸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徐瀚继续把阿狸当好的同时,他还不断接一些设计工作,在2006年时攒了一笔钱,他用这些钱注册了一家公司,但由于自己并没有运作公司的经验,这个公司在2009年前也只是一个空壳。

转机来自一次校友会面。于仁国的风格跟徐瀚完全不同,当时他是一家投资公司的经理,对于投资兴致勃勃。徐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希望得到一点建议,于仁国发现徐瀚除了艺术家气息泛滥之外,对于品牌发展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谈了很久,最终于仁国个人投资了几十万元,组建起阿狸团队,成立了北京梦之城文化有限公司。于仁国自己任CEO负责运营,他告诉徐瀚,以后只需要专心负责创作,他们一定能将这个品牌做起来。

商业路漫漫

比起其他创业者,于仁国显然是准备充分。目前中国常用的动漫模式是做动画片,但两人明白这个投入公司负担不起,他们决定借鉴已经很成熟的日本动漫模式,把徐瀚三年来画的故事整理成册,先出书。

在于仁国的努力下,磨铁出版社推出了两本阿狸绘本《阿狸·梦之城堡》和《阿狸·永远站》,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一下子卖了150万册!”两人信心大增,按照计划顺利走向了第二步。

出书尽管能够推广品牌,还能为公司带来收入,但周期太长,期间不可能让公司停摆。在绘本大卖的基础下,于仁国开始研发周边,2009年他们的周边产品就已经包括了玩偶、床品、水杯、饰品等。高昂的店铺租金和饱和的动漫产品实体店让于仁国望而却步,恰逢当年电子商务如火如荼,于仁国想:反正是免费的,就把产品放到互联网上推。

阿狸产品很快跃居各大网站的畅销榜,通过网络窗口,阿狸产品的全国市场就这样打开了,公司也有了自己的畅销品趴趴狸。“两个月时间就脱销了,也是因为这一款产品才养活了当时我们这支小团队。”同时,于仁国还推出阿狸的QQ表情、壁纸、皮肤来进一步积累粉丝和扩大用户,让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互相作用。

这时已有商家找上门来,于仁国就开始发展经销商和授权经营,事半功倍。到目前,梦之城公司95%的收入来自周边产品和授权,仅有5%来自绘本的版税。

但也是同一时间,于仁国发现:“公司在运作,资金在滚动,东西卖得越好,手里的现金就越紧张。”是时候为公司融资了。

2010年圣诞节前夕,于仁国在中关村一家咖啡厅约见了一位老朋友,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一方面出于支持,一方面看好梦之城,李宏玮在听完于仁国的讲解之后答应了投资。于仁国高兴得给了她一个深深的拥抱。

但随后的经历才让于仁国真正体会到创业的艰难。前后谈了四家银行,都因为公司申请资质不够拒绝贷款。“我顶着鹅毛大雪穿梭在各大银行之间,真正感受到资本的冷酷。”于仁国没有放弃,五个月里他天天围着银行转,“最后还是靠我的个人信用,在北京银行抵押贷款100万元。”

让产品“活”起来

尽管周边产品销量不错,但随着原材料的猛涨,畅销品毛绒玩具的利润也越来越小,其体积又大不便于存储,再加之市场上动漫周边产品的同质竞争也比较激烈,于仁国希望能给阿狸找到一款独特的核心产品。

“体积小、品质高、成本可控、标准化强。”于仁国的这四大标准把他自己也折腾得够呛。2012年,他试遍了塑料、树脂、水晶玻璃,都不尽人意。

2012年6月的一个周末,于仁国开车带着家人到北京郊区游玩,恰巧路过老熟人开的陶瓷工厂,他决定进去参观参观。当他走进车间,做工精美的陶瓷小件吸引了他的注意,小饰物们玲珑剔透,栩栩如生。于仁国顿时灵光一现,“我不是要做核心产品吗,陶瓷属于中国特色的产品,把阿狸做成陶瓷挂件肯定有竞争力!”

随后的四个月,于仁国带领他的团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陶瓷挂件的研发上,他们四处奔波寻找最佳配方。这个看似用粘土和瓷砂就能做出来的小东西,要做好其实很难。土和砂的比例不同,做出来的质感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上色这个环节,阿狸的红色,脸部的颜色,衣服的金边等等都非常难调。“那段时间,我们就像花猫,身上到处都是颜料和泥沙。”

采购经理甚至长期驻扎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制作陶瓷的工人们一起研究不同的原料配方,根据配方内容不停调试颜色,觉得颜色差不多了就放到窑子里烧,不断重复。

由于陶瓷产品易碎,于仁国还考虑了抗摔性,他们不停地测试,“我们会选择最好的制作材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然而,重中之重,仍然是阿狸品牌的灵魂——故事。在于仁国研发产品时,徐瀚带领着创意团队,给每款陶瓷阿狸创作了一个背景故事,他们希望消费者带回家的,不只是一个饰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阿狸,它要么淘气,要么可爱,还能为主人祈福。

徐瀚和于仁国俨然已经是两位成熟的创业家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制作动画片,后期甚至会做电影。”于仁国说,他们要让阿狸更加“栩栩如生”……

上一篇:银行的爹怎么当 下一篇:你的企业在利润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