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时间:2022-07-31 08:50:03

马克思的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财富观的问题尤为突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的财富观也是科学的、适合我国发展的财富观。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应该由全体劳动者享有。正确把握并运用马克思的财富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构建科学财富观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的财富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98 -02

一、马克思的财富观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财富应由全体劳动者享有。由此可以引出财富的所有制问题,也是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问题。这一问题首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文本中对财富的主体本质以及财富私有制进行了批判。由此,财富问题的探讨便从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问题开始,这一起点不是臆想,而是结合资本主义的现实而言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财富观主要表现为对现代形而上学财富观的批判,即以斯密为主要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以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并以此为几点论述了马克思的财富观。

二、马克思的财富观的内容

马克思的财富观最初起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要体现于《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财富的来源、财富的主体和财富的作用对其财富观做了阐述,其实,财富的来源和财富的主体本质是马克思财富观的精髓。

(一)财富的来源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并且充分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劳动创造财富,但是人本身的价值无法得到尊重与回报,因此,马克思在肯定“劳动创造财富”的同时,从哲学角度出发,创立并发展了劳动财富观,把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更具现实性与合理性。在阐释劳动财富观时,马克思从正确理解财富的直接来源为开始,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深刻地揭示了具体劳动创造财富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的道理,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财富的直接来源问题,最终创立了科学的劳动财富观。

(二)财富的主体和主体本质

马克思认为,既然劳动创造财富,找到了财富的来源,那么,财富的主体就应当是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对此,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财富的主体,指出:“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而且进一步对财富的主体本质进行了推断:“宗教、财富等等不过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了的现实, 是客体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了的现实。”。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居于财富的主体地位,并且不仅分析了财富主体还阐明了财富的主体本质,表明他对于人的因素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仅十分关注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把劳动者置于财富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表明,马克思在财富观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视和突出,注重人自身的价值和全面发展,努力追求无产阶级与全人类的解放。

(三)财富的作用

在分析了财富的来源和主体之后,马克思对财富的作用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他认为财富具有推动人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积极作用。

首先,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类对财富的追求和创造和发挥人自身的生产力是相一致的,劳动创造财富,人类在不断追求、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注重并改善劳动,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财富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财富对人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财富基础息息相关,人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提升,而且能够推动人的发展。在财富的创造中,人作为一种生产力,自身的潜能也会得到提高与发展,甚至会获得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的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马克思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考察财富,认为财富与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财富在生活中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也是财富的使用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财富在被人们占有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从而不断得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由于人们的学识、经历、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处理在财富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时的关注重心便不相同,因此,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财富观,最为突出的便是两大对立的财富观:“以人为本”的积极财富观和“以物为本”的消极财富观。因此,马克思的劳动财富观和人本财富观便在人们选择财富观时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对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的财富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 “以人为本”的积极财富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消极的财富观也随之出现,并且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中,财富往往是人们地位的象征,尤其是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由国富向民富转型的理念,人们对财富的认识和追求的热情有了空前的高涨,甚至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而迷失自己,以至于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针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人们也应当逐渐地反思,财富是什么?财富对人们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财富观是科学的财富观?如何才能正确地追求与创造财富?面对存在的消极落后的财富观及其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正视财富和财富观,并且不断探索科学的财富观,以指导人们科学的创造、追求和使用财富。

人们在不断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应不断积累精神财富,得到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的财富观认为,科学的财富观不仅包括劳动创造财富,追求财富的积累和创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财富的主体本质是以人为本,要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因素作为财富的价值尺度,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创造财富过程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也就是说,科学财富观应该是在人与财富的关系中,在追求与占有财富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财富的本质,正确合理地创造财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地位。因此,面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积极落后的财富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马克思的财富观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对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财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重视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追求,提升自身的境界,释放自身的潜能,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最终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有利于抵制“以物为本”的消极财富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加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我国实行特殊的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等因素导致人们在面对财富问题时,逐渐失去了对获得财富的意义的关心,而更多的在意获取财富的途径与方法,因此出现了“拜金主义”、“金钱财富观”等消极的财富观,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财富的主体本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财富观对转变当前人们的逐利心理,重新认识财富对于人生的意义,转变人们的“以物为本”的财富观、追求“以人为本”的财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在研究财富的本质时指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才是衡量财富的价值尺度,“以人为本”的财富观才是我们应当树立和推崇的科学财富观。只有认识到财富创造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财富的主体本质和目的,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的跨越转型和平稳发展;只有认识到财富创造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才能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地追求与创造财富,国家也才能更好更公平地进行财富的分配,从而努力实现由国家富强向人民富裕的转型。

(三)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领域也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财富分配的不合理与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积累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也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对财富观的正确理解和完善财富的合理分配政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理解人的价值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要义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财富的创造和人的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理解并实现财富的创造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必须正确、全面的理解马克思的财富观,并以此为指导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建立,力求在有效进行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真正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努力认识实现财富创造过程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才能科学地追求并享受财富,实现人们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更好更快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1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余源培.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月刊,2002,(11).

[5]汪帮琼.财富的历史性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界,2004,(04).

[6]卫兴华.关注马克思的财富论[J].人民论坛,2004,(01).

作者简介:

栗梦溪,女,山西人,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上一篇:浅谈高校后勤水电的管理 下一篇:国家实施“绿色建筑”战略对建筑施工管理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