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期待的培养与运用

时间:2022-07-31 07:59:37

高中语文阅读期待的培养与运用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一种习惯,探究性与创造性的阅读思维取代应试性的教学,阅读期待拓展阅读空间,提升阅读品位,成为大语文理念的关键。中学阅读教学任务是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让阅读陪伴一生。

【关键词】阅读期待 语文教学 阅读习惯 情景阅读

阅读期待作为阅读教学的兴趣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升的一种方法,它的内涵我认为应该经历一个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期待自始至终贯穿在阅读中,并经历一个阅读的境界。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首先,“阅读期待”应是一种因疑而思的教育理念。阅读贯穿于教学中,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自身智能提高与发展的语文教育观。阅读是一个过程而绝非一个轻易就得到的答案,甚至可以说阅读没有答案。因此,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要有相信学生潜质的信心、要有期待的耐心、要有“不愤不启”的机智。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有长远的谋略,也就要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在教学阅读之初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每周固定时间开设阅读课,每节课阅读固定内容。让学生从心理上和意识上都形成一种阅读期待,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有长久的阅读期待。

其次,“阅读期待”是一种没有答案的阅读。阅读是一种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交流人生以便达成情感共鸣的过程。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阅读的差异多大。教师只是站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连接着二者的情感,从而实现交流的可能和交流的方向。这里没有谁好谁不好的界定,只有谁更接近原旨之别。同样,语文阅读更应允许学生异读。阅读期待的价值才有可能得到体现和个性的完美诠释。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首先,“阅读期待”允许学生的差异存在。阅读是没有答案的阅读,这就同时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目的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的发展”与“积极的自由发展”的统一。二者的统一就是教学的结果或答案的所在。学生在阅读时,应该有坚持的毅力和永恒的耐心,也就是这里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就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时就有了一种个性的理解和阅读的比较。比较的基础上去求同存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阅读的习惯形成了,阅读的期待也就明确了。

其次,“阅读期待”强调心理式教学。“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决定于学生对什么样的文本阅读有兴趣 。“阅读期待”作为一种心理阅读与教学,它强调在需要兴趣的引导下的进行自主阅读、创新阅读。人文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具有自我发展潜力的意向、体验自我和他人感情的敏感性,应视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因而,我在阅读教学中安排教学的主要步骤是:确定情感基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感情;分析结构,培养学生界定问题,澄清其感情原则,以明了与探索问题;发展文本内容,学生继续讨论问题,教师帮助下逐渐感受自己的经验与阅读情感,发现新的因果关系,了解作者写作的意义;整合与规划,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主观情感判断,教师只是相对地提出哪些较为可行;学生报告其所采取的行动,发展进一步的探究,并开展更积极的阅读等。在“期待”中让学生不断地提升对文本的认识。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期待阅读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得以落实呢?《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的阅读期待具有三大特征:目标性、情境性、综合性,它的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采取目标明确、情境适度、方法综合的措施。形象地说就是:师生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阅读期待下,又能“蓦然回首”,从而发现“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在实际教学中,我从常见的教学阅读开始,经过计划型的阅读过程同学生形成一种默契。

创设情境以激发阅读期待。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可读性的故事,情感性的人物。均要我们涉世未深的学生自主的分析阅读。因此找准感情基调尤为关键,一旦情感基调确定了,文本的形式与内容就跃然纸上了。我们积极营造充满真情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情感唤醒,使学生产生探究课文的激情,从而为阅读提供强大的动力。学生在“感动”的驱动下,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自主地选择他认为的“感动”的句子品析体味,学生的眼睛就会告诉你他们已经明白文章于人生的意义。阅读期待强调预想、强调期望,在我看来预想与期望只能从疑问开始,疑问贯穿始终。以“疑“引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层层深入进行阅读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总之,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得来,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学习语文或者说培养语文能力的根本方法。可见,读是学习语文,培养能力的根本途径。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通过设置疑问、角色体验、创设情境等方式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地进行阅读活动,学生是可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真切的品读情趣的。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宿豫中学)

上一篇:巧用信息资料促进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