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有效控制方法

时间:2022-07-31 04:53:1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有效控制方法

摘要: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结合现场的实际环境和条件,对施工各环节易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防范措施,规范施工行为,为路面平整度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 A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是路面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关键指标之一,反映了道路综合质量状况和路面使用品质。加强路面施工各环节有效控制,优化施工工艺,提高路面平整度,将会有效增加人们乘车的舒适程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公路运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首先要把平整度的质量控制列入工程质量计划中,明确质量目标,并层层分解至各分项、工序、部门、岗位乃至个人,全员参与管控,确保保证措施有效、到位。

1下承层平整度的控制

路面的平整度与路面结构各层次的平整程度有着必然联系,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中可见,路面结构自下而上各结构层平整度要求由大变小,水泥稳定粒料底基层12mm,基层8mm,面层平整度也做了从严要求。这说明随着结构层的增加,逐层平整度控制工作应随之精细。

如果下承层平整度不好,即使上层摊铺平整,由于在同一个断面上松铺厚度的不同,碾压后上层凸凹波形会进一步调整,有的会加剧,有的会减缓,在层面仍有凸凹不平。随着路面结构层次的向上递增,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下承层的不平整程度,但不能完全消除。所以,良好的下承层平整度是保证上层平整度的必要条件,结构层平整度向上传递对上层平整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纠正过去“基层不平面层调,下层不平上层找” 的传统做法。

2混合料的控制措施

2.1集料级配的均匀性

均匀、稳定的混合料级配才能保证摊铺厚度一致,碾压时各点压实系数一致,集料单级配的均匀、稳定是首要条件。要从集料生产的源头抓起,统一选择碎石原材、统一破碎方式、统一筛孔尺寸、统一规划储料厂区,各档集料在储备和上料过程中要有效隔离,不得混仓。料堆4m高时在堆顶四周设1m宽平台防止离析。

上料车装料时,应按前、后、中至少三次前后移动方法装料。

机制砂存放场地地面要硬化、立体全封闭,四周排水良好。保证2.36mm以下两档机制砂不受潮结块堵塞冷料仓出料口。雨季当日完工后,细集料上料仓口应及时用苫布盖好,防止雨水侵入。

2.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含水量的控制

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碾压效果,应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适时控制摊铺时的混合料含水量,通常高出最佳含水量的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含水量过小混合料松散不易压实,且影响结构层的板体形成;含水量过大碾压成型困难,碾压时易产生拥包和推移,形成层面大波浪,基层平整度大大降低。

2.3沥青混凝土的控制

沥青混凝土不但要有良好的级配,还要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

做好生产配合比的调配,热料仓筛网尺寸要与实际集料规格相匹配,热料仓的容积大小与生产配合比的集料比例相对应,否则容易造成溢料,个别操作人员为赶进度随意手动投料,使配合比及油石比混乱,混合料差异大。热料仓筛网要经常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使用的拌合楼都配有先进的电子重量传感器和红外线温度传感器。计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但受外界条件干扰,时常造成混合料质量不稳定。如雨后集料含水量大、开机初始时段干燥滚筒温度低、燃烧油质量差导致的热料温度不稳定等都会造成混合料温度忽高忽低。雨后应有选择性地上未被雨水淋湿的集料,不能用调整冷料仓进料速度的办法去调整热料温度。开机预热时间根据气温情况予以调整充分。燃烧油恩氏粘度应在1.8~2.0E之间、含水量控制在1~3%、热值一般为10000~l1000kca1。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出厂、到场、摊铺、碾压温度的均匀稳定。

3摊铺机调平基准的选择

目前摊铺机摊铺机基准方法分为:①接触跨越式浮动平衡梁基准;②非接触式电子平衡梁移动基准;③固定基准,即悬线法;④滑动调平靴基准。施工工艺和施工的层位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通常两机梯队作业施工垫层、底基层、基层、下面层时,两机外侧采用方法③,两机相邻侧前机采用纵横坡度传感器控制横坡、后机采用方法④。悬线法能在较大范围内精确控制纵横坡度、路面厚度和平整度。在保证路面平整度质量中起着主要作用。

钢绞线架设的过程中,钢钎间距一般为10m、曲线段5m,间距过长或钢绞线拉力不够将导致钢绞线向下3~5mm挠度。钢绞线铺设完成后用紧线器将其拉紧拉力等于800N,两钢钎间钢绞线最大挠度1~2mm。施工中对已设置好的钢绞线严加看护,禁止任何人员在钢绞线上跨行,即是对基准线的保护同时也是对跨行人员人身安全的关爱。

4摊铺机的控制

摊铺前采用间歇燃烧、多次加热的方法对熨平板反复均匀预热,每次加热时 间10min左右,如果加热不匀,熨平板易产生不规则翘曲变形。减小熨平板与混合料的温差,预防混合料粘结在熨平板上使摊铺面出现拉毛、沟槽等现象。

摊铺现场应设专人指挥运料车,运料车应缓慢倒行和起斗,运料车后轮行至距摊铺机30cm时停车并将档位放在空挡,由摊铺机推行。严禁运料车撞击摊铺机,造成熨平板处形成台阶。

摊铺机两侧辅助人员应及时清除洒落在摊铺机前的混合料,避免摊铺机系统反复调整工作仰角,影响摊铺层面平整度。

应控制摊铺机的链板送料器及螺旋送料器的送料速度,缓慢、均匀地布料,速度过快将造成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机的操控方面应做到“三稳定”:稳定的摊铺速度、稳定的链板输送量、稳定的螺旋输送量。

摊铺机熨平板振捣振动频率理论上越高对混合料压实效果越好,预压密实度大,压缩变形小,平整度和压实度就容易提高。但过高的振频振幅往往会导致熨平板及调平大臂震动剧烈,原则上以熨平板及调平大臂平稳、摊铺机无共振为宜。

现场摊铺混合料温度:改性沥青SMA混合料不应低于160℃,普通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30℃。气温低于10℃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气温低于15℃时,不宜摊铺改性沥青SMA混合料。

5碾压控制

摊铺机摊铺30~50m左右即可碾压,碾压机具组合及碾压工艺应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段推荐方案确定,初压为静压,复压采用高频低幅振动碾压。压路机要先行驶再开振动,先关振动再停驶。碾压原则:紧跟慢压,先轻后重,由低向高,后轮重叠20cm轮宽。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对来料车、摊铺后、碾压前、碾压中及碾压后的温度进行测试和管理。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必须加以覆盖,防止混合料降温超标和结壳。

混合料碾压在高温度下进行最为有利,一般情况下开始碾压普通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不低于120℃;碾压终了表面温度不低于80 ℃;SMA改性沥青混凝土初压温度不低于150 ℃,终了表面温度不低于120 ℃。.温度相对较高易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如温度过高,混合料易产生推移、拥包;过低则混合料出现僵硬现象,无法压实,两者均不利于平整度的控制。

6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控制水平,是施工单位综合能力的体现。只要在施工组织、材料储备、设备配备到施工工艺的制定满足各项技术文件和质量标准要求,措施到位,精细施工,路面平整度会得到有效控制的。

参考文献: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与检测方法探讨--《安徽建筑》2012...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转贴于

上一篇:绿色施工的措施及应用途径 下一篇:热拌沥青混合料在拌和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