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与走班模式

时间:2022-07-31 09:31:37

新高考与走班模式

高考改革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新形势下一个必然的走向,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平均”模式,即所有教学资源平均分配到每个班上,每个班上学生学习和老师的教育水平相差不大,另一种就是“尖子班”模式,即把学校把每个班顶尖学生单独组成一到两个班进行超前式、集中式教学。这两种模式在传统高考形势下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在新高考制度全面出台的情形下,教育学家推测,未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会朝着“走班模式”的方向进行改革。

一、走班模式

(一)何为走班模式

“走班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学习的科目、教室和老师固定安排,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或是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教室进行学习。而在新高考教学体制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已经无法满足全新的教学需求,“走班模式”是我国新高考体制下的一个突破,也是我国教育更加适应新形势的一个更好的选择。

(二)走班模式在新高考模式下优势

虽然就目前来说,中国传统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传统教学模式仍旧存在着一些弊端,而相比于传统模式教学而言,走班模式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它的优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对学生进行统一式管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同样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走班式教学则不同,走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和老师,学生们的课程设置更加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其次,每个班级的学生也不再固定的,学生可以更大范围的接触不同的类型的学生,学生们的思想也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交流,学生们的思维也会在交流过程中更加开阔。最后,走班模式下,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设置课程的长短,学生不再简单的受到固定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新高考走班模式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管理

(一)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在我国,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上贯穿了所有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十分的重要,特别是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在目前新高考走班模式下,传统高中语文课堂可能已经无法适应新型体制,这是因为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几点误区。首先,目前高中语文课堂越来越倾向于“狭隘教学”,其次,传统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当然,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一些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在这里就不一一提及。

(二)新高考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管理的具体应用

在新高考形势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而这类最重要的就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管理。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管理水平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学生们对高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而想要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管理,首先,老师应该致力于将每一节语文课打造成精品语文课,也就是说,老师不仅应该丰富每一节课的课程内容,书本上的内容、课外语文内容与学生们语言素养联系在一起,还应该让课堂富有节奏感、情趣感,让普通的语文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比如在苏教版教科书中,高中语文被分为了3个向度,而三个向度又被具体细分为了20个专题,以必修二中《和平的祈祷》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老师不应该仅仅教导学生书本上面对于“和平”这一词语的理解,更应该让学生们建立自身对于“和平”的理解,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播放有关和平的视频,这个视频不仅仅应该只是过去很久之前发生历史,还应该有现在当下的和平问题。老师可以用难民的生活、战争的残酷,让学生明白现在的世界并不是完全和平的,世界的和平是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的,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需要大家共同珍惜的,“和平问题”并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和文字上面,它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当知识与认识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与建立,学生们对于课文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刻,课文才起到了其本身应该具备的效果。

其次,老师们不应该将课程有效性管理单一的寄希望于管理好课堂纪律,老师们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们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让他们体会到高中语文课堂的乐趣,真正的喜欢上语文的学习,而不是在语文课堂上“形在而神不在”。

王璐,教师,现居浙江温州。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拓展语文教学的探索 下一篇:以《社戏》谈初中语文的优化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