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7-31 07:00:08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60例腹泻患儿的推拿疗效和护理资料。结果 痊愈182例,好转6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6.5%。结论 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规范的推拿和护理方法,能够提高婴幼儿腹泻治愈率。

关键词:推拿;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护理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断为腹泻的婴幼儿260例,均符合诸福棠[1]《实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男136例,女124例;2个月~1岁152例,1~3岁108例;急性腹泻162例,迁延性、慢性腹泻98例;单纯性腹泻56例,腹泻伴发热、咳嗽107例,轻中度脱水97例。患者大便性状多为蛋花样或水样便,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1日10次以上或数次,数量明显增加;大便镜检多为正常或有脂肪球(+~+++),轮状病毒阳性,少数有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1.2方法

1.2.1用物准备:一次性中单,我科自制推拿介质(推拿油和推拿粉),5天1疗程,每天1次,严重者每天2次,每次约20分钟。

1.2.2操作方法:遵医嘱执行,推拿时要求精神专注,态度和蔼,患儿取仰卧位、坐位、侧卧位、俯卧位均可,以患儿舒适和操作者操作方便为原则,充分暴露推拿穴位处,推拿处皮肤清洁、完整,推拿穴位操作顺序:

1.3护理

1.3.1环境:推拿室室温在26-28℃,室内清洁、温馨。推拿床床单位清洁干燥,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分室推拿,推拿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推拿油、推拿粉、中单一人一次一用,避免患儿交叉感染。

1.3.2病情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遵医嘱给予ORS口服补液液。推拿前观察患儿面色、舌苔、脉象、指纹、哭声、出汗、口渴情况、皮肤色泽弹性、饮食变化,大便色、味、性、量、次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体温过高者,推拿介质用降温酒精或温水,在推拿治疗单上做好记录和动态比较,以便辨证施治施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3皮肤护理:推拿时,力度适中、以患儿皮肤潮红为度,加强臀部护理,保持患儿臀部皮肤清洁,嘱家长勤换尿布,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紫草油保护皮肤;尿布应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棉织布,颜色为浅色,白色最佳,以便观察婴儿大小便的色和量。

1.3.4心理护理:护士必须了解患儿的心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推拿时态度和蔼、亲切,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耐心疏导,示范训练。取得患儿的配合信任,减轻小儿恐惧心理,配合治疗[3]。对会说话、能听话的患儿进行语言沟通如:“乖宝宝,你真勇敢,我们要乖乖做推拿,推拿不痛,完后还可以坐摇摇车”,或者在其额头上贴上米奇、喜洋洋、奥特曼等卡通贴纸进行表扬、鼓励、诱导;对不会说话的患儿,可以播放其喜欢的音乐、动画视频等,或者让家长带上他喜欢的玩具,解除其心理恐惧和焦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推拿治疗。

1.3.5健康教育:①向家长解释腹泻原因、潜在并发症以及相关的治疗护理措施。②对轻中度脱水患儿,指导家长配制和使用ORS口服补液液,强调应少量多次饮用,呕吐不是禁忌症;③调整饮食,指导合理喂养,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减少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酸奶、脱脂奶等,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度到正常饮食。呕吐、腹泻严重者,在静脉补液的情况下,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养,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不宜用蔗糖,并暂停母乳喂养,改用酸奶、豆浆等。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食物,食物要新鲜,食具要定期消毒,以促进康复。④指导家长正确洗手、消毒奶瓶、污染尿布、衣物等;⑤避免长期滥用光谱抗生素。

1.4疗效判定治疗5d后,痊愈: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好转:大便性状明显好转,次数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结果

痊愈182例,好转6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6.5%。

3.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指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腹泻病以6个月―2岁多见,其中小于1岁的约占半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以轮状病毒最为常见。中医认为“腹泻之本,在于脾胃”,脾胃健则消化正常[5]。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其快速生长发育和营养供给不足,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相对较重,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有些家长又缺乏育婴知识,片面强调营养滋补,引起消化机能紊乱而致病。既往治疗多以抗炎补液、纠正酸中毒、助消化药物,虽可治愈,但导致部分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及菌群失调等弊端,故临床常配合小儿推拿等外治法。我科采用在小儿体表上选择9个特定主穴和5个配穴,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方向,在局部经络和穴位上进行推拿,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激发机体经络、腧穴之“经气”,健脾和胃,益气助运,调理肠道,从而达到调整小儿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活动、扶正祛邪和治愈腹泻的目的。推拿不仅方法简单易行、安全、高效、无副作用,还能避免小儿服药之苦、打针之痛产生的心理障碍和药源性疾病,能反射性地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整和促进脏腑组织间的阴阳平衡和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对防治腹泻,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89-1290.

[2]彭玉,张军,等.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180例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3):24

[3]陈桂芳.婴幼儿腹泻的护理观察和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48

[4]崔焱.儿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33.

[5]汤建萍,路欣,卢立华.药物导入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1008.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从经济视角浅析唐初在西南地区设立羁縻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