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及装备技术发展规划研究

时间:2022-07-30 10:55:35

设施农业及装备技术发展规划研究

1研究方法

SWOT分析模型的最大长处是应用广泛。它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的单元,并迅速对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关键因素进行排序。SWOT分析模型并不要求大量的计算资源,只需要一些必需的数据,就可以迅速而部分有效地完成SWOT分析。AHP分析法的特点包括系统性、综合性、简便性和准确性,将SWOT分析方法和AHP法结合起来可系统评估决策过程中各元素的优先权,从而增强SWOT分析法在战略决策中的能力。

2基于SWOT+AHP分析模型的建立

2.1建立SWOT

战略因素矩阵在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浙江省设施农业及装备技术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对这些主要因素进行评价和筛选,最终确定影响浙江省设施农业和装备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要素个数的增多会导致两两比较的次数迅速增多,因此在每一个SWOT组内选取分值最高的4个因素(如表1)。

2.2建立判断矩阵及计算

确定了AHP分析模型和影响浙江省设施农业和装备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后,下一步需要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我们利用AHP分析法中的1~9的标度(9个标度的具体含义是:标度1、3、5、7、9分别代表相同、稍强、强、明显强、绝对强;标度2、4、6、8分别代表对应的中间值),邀请相关专家对SWOT组中的4个要素(S、W、O、T)进行两两比较,再对4个SWOT组内的4个子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出5个判断矩阵。用数学软件Matlab计算出各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一致性指标CI。最后,将SWOT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可以通过其单个的层次单排序权值向量(qS、qW、qO、qT)与A矩阵的正规化特征向量qA相应分量的乘积得到,

3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实际实用实效、设施与农艺相配套的要求,推进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设施农业装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设施农业装备区域协调发展,保障“菜篮子”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3.2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原则

a.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设施和农业品种结构,政府在设施农业的公共部分和关键环节给予必要支持。避免出现弃市场不顾,领导拍脑袋决定发展项目的情况。

b.坚持科学规划、挖掘潜力原则。结合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农机化发展规划,尽量避免与粮争地,拓展设施农业发展空间。

c.坚持经济实用、效益优先原则。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易于操作、成本较低的设施,扩大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面。坚持实用、适用和易用的原则,从低到高地逐步发展设施农业。同时,通过对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集成示范,辐射带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普及应用,提高设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d.坚持农艺设施协调发展原则。推进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益。要坚持对新农艺和新设施的开发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使农民能用、会用和用好先进的设施装备及农艺。

e.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原则。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发展设施农业,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f.坚持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原则。围绕生产实际需求,以设施农业发展技术瓶颈为重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设施农业装备研发水平。

4发展设施农业及装备技术的政策建议和主要措施

4.1实施适度倾斜扶持政策,增大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投入

建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新起点上实施增量倾斜政策,即将中央下拨浙江省的购置补贴资金增量部分,继续向发展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倾斜;另一方面,全省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大对发展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财政投入。因此,在保持农业机械化投入全局稳定增长并适当调整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加大对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大田生产和设施生产的机械装备间投入差距。促进二者间的协调发展,不仅符合农机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统筹兼顾的原则,而且也符合农业机械化投入稳定增长且注重实效的要求。

4.2加大设施农业装备技术补贴力度,调整和增加农机作业补贴标准与项目

在新形势下,应根据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特点及设施农业发展需求,通过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办法和措施,对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类型和范围进行适当调整,加大对大宗设施农业农产品,如蔬菜、花卉苗木、水果和食用菌种植,以及畜牧、水产设施养殖中等关键环节所需的生产作业、环境调控、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机械装备与设施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鉴于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实施水稻规模化育秧、插秧、统防统治和油菜收获等环节的机械作业财政补贴政策,来增强农户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以及促进全省粮油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的实际,并考虑设施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户经济条件,应对设施种植中的蔬菜、水果生产,以及畜牧、水产设施养殖中部分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环节进行财政补贴。

4.3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研发适合设施环境作业的装备技术

根据目前浙江省农机行业技术创新现状,应重点支持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领域为:

①支持建立农业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对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所需的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科技攻关,以获得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②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部门和推广部门参与,以区域化为特色、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上述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农业装备企业的产品制造技术水平,并根据农机农艺融合要求,加快设施种植中蔬菜、水果、食用菌,以及畜牧、水产养殖等关键环节所需机械装备技术的研发制造,进而满足设施农业发展对装备技术多样化的需求。

4.4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提升设施农业机械装备作业水平

目前,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低,已成为制约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为此,根据浙江省农机农艺融合现状,一方面,通过建立统筹协调农机、农作、经作、种子、土肥、植保等部门之间的定期联系、沟通和会商制度等内容的长期稳定工作机制,以此解决农机农艺融合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加强农机农艺推广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联系与沟通及支持配合,构建“产、学、研、推”的工作沟通和合力推进机制,并对影响农机农艺融合的一些具体关键问题进行会商,提出指导性强的工作意见和措施。另一方面,重点解决好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生产等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以及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同时制定和完善适合各地气候环境和作物品种的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技术路线、模式和作业规范,同时加强农机农艺技术集成,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技术配套水平。

作者:俞继华 单位:浙江大学 杭州市农业教育培训中心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