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宏观医疗市场政策的简要分析

时间:2022-07-30 11:19:09

对宏观医疗市场政策的简要分析

【摘要】从行业规模来看,国家三甲医院有1728家,二甲县级以上5000家,“十一五”规划的医疗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医院)总共是31万家。其中80%以上是个体诊所和县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在这些医疗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近15%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可以预计,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将不断淘汰老旧残次医疗器械,从而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医疗机构 政策 市场分析 临床治疗

过去12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近12.3倍。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其中2013年全年销售规模达到2120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比上一年度增长21.19%。而医药市场总规模为10372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到医药总市场的20%,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可见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另外,医疗领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生产企业14928家;第二是企业规模小,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800亿元,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出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中国医械产业呈现“多、小、高、弱”的特点:第一是生产企业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平均每个企业产值约1200万元;第三是产品集中度高,医疗器械产品种类3500多种,平均每种产品十多个注册证。

从企业效益来看,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不管在生产还是在销售领域,集中度都比较低。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而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在国内销售医疗器械的主要渠道是药店及专业的医疗器械公司。

国家的政策法规

2013年7月17日,四部委出台“医疗器械专项扶持”政策,提出医疗器械类专项是今年新实施的扶持重点,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其中,2013年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发展专项将聚焦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而我公司的产品应用纤维算法模拟脑白质,其所成影像的分辨率较传统模型有显著提升,模型边缘自然完整。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2011-2015)》的总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立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链,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品质、低成本和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和临床常规诊疗需求。在产业目标上,扶持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显著提升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订草案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高低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对高风险产品提高门槛,对低风险产品简化准入手续。”2014年3月,国家正式施行《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按该程序,对于创新型的医疗器械注册,省局20个工作日、国家局40个工作日必须作出回复,即最慢只需60个工作日即可进入最短为10个工作日的公示期。

上一篇:论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下一篇:试论秘书工作的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