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多方位理论思辩

时间:2022-07-30 07:05:20

企业社会责任的多方位理论思辩

企业社会责任(CSR)理论从传统企业目的理论发展而来。传统企业目的理论认为,企业只有一个目标:实现其自身利润最大化,进而达到股东利润最大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主张: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目标之一,此外,企业尚应以维护和提升社会公益为其目标。企业社会责任一提出,就伴随着许多争论。首先,“企业社会责任”一说的妥适性不仅受到传统理论信奉者的猛烈质疑,而且企业社会责任倡导者也根据其各自判断或理论建构需要,为该词注入了各种不同的含意;就“公司的经理人员是谁的受托人”,美国学者贝利与多德在上世纪30年代展开激烈讨论。贝利认为,企业管理者是企业股东受托人,股东利益始终优于企业其他潜在利益关系人利益。多德认为企业管理者应同时树立起对雇员、消费者和广大公众的社会责任观;就有关企业角色,管理学派与新自由学派上世纪60年代展开争论,80年代被推向了高潮;紧接着,关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立法的辩论则一直持续到现在。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两个主流理论

1.股东利益至上论。该观点认为,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盈利性机构,其首要责任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社会责任。亚当・斯密斯是这种观点的早期倡导者,他认为人们在自利本性的激励下会自动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财富,企业是一个超道德实体,它只管以盈利来提高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社会责任主要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实施。该观点的代表人物仍是米尔顿・弗里德曼。他指出,“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在他的分析框架里,企业由股东所拥有,股东跟企业管理者之间是委托-关系。企业管理者其责任就是在遵守社会法律、伦理等基本秩序前提下,根据股东意愿来管理企业,为股东尽可能地增加利润,如果企业还要承担其他社会责任,那就根本上破坏了个人自由和市场经济制度。

2.利益相关者理论。该观点认为,企业管理者不应该只对股东权益负责,还要考虑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该观点由弗吉尼亚大学企业管理教授爱德华・弗里曼(Edward Freeman,1984)提出。他认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由于企业行为会受益或受损,以及他们的权力会因为企业行为遭到侵犯或加强的群体和个人,或者是对企业有利益要求权的群体,包括供应商、顾客、员工、股东、当地社区以及管理者。他指出,一个健康的企业必然要与外部环境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种良好关系达到双赢结果。这种良好关系可以提高公司社会名誉、反应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能力。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契约理论息息相关。根据契约理论,企业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联结体”。企业不仅仅是独立的生产者或法人,它还是依托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基础上而存在的一个实体,是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组契约的联结点。在该理论框架下,“公司社会责任应该按照契约关系的思路而不是某种特定的行为来加以定义”,“认识到公司与多重利益相关者定有契约乃是获得对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之理论的工具。”

二、企业社会责任其他相关理论

1.企业资源基础观。Hart最早运用该观点分析CSR。他(1995)认为,对某些产业以及公司来讲,用在环境投资上的社会责任可以构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资源或者能力。Mc Williams,Van Fleet和Cory(2002)运用同样的理论得出,CSR可以建立并提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佩尼(Paine)认为“一套建立在合理的伦理准则基础上的组织价值体系也是一种资产,它可以带来多种收益。这些收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功效、市场关系和社会地位。”因此,声誉、企业文化、与供应商和顾客的长期关系以及知识资产等复杂以及不明确的资源可能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Barney,1986;Leonard,1995;Teece,1998)。这种观点现在被许多学者认同,很多研究也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可形成企业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长期潜在利益。

2.企业理论。企业理论可分成企业契约理论、企业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管理者理论。企业契约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组合约的联结,由科斯首创(1937),是企业理论的主流。企业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管理者理论则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人格化的装置,其关键特征在于权力的分配。前者主张企业家主导企业,着重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职能的分解,后者主张管理者主导企业,强调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运用企业理论来分析CSR,Baron(2001)认为:“CSR是企业用来吸引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群体,企业在提供公共品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实施他们的市场/商业策略。”Waldman,Siegel和Javidan则强调了CEO在CSR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一个加有头脑有眼光的CEO;一般会更倾向于实施策略性的CSR行为。”

3.企业生态观。该观点从企业仿生学的角度,将企业比喻为“生命体”,认为“组成企业最基本的生命物质就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制度等,企业责任则是整个生命运动”。Moore(1994)将生物生态系的观念延伸至产业分析上,称之为商业生态系统,即一个以互动的组织或个人为基础而构成的经济群体。这个群体在机会环境下生产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包括顾客、供货商、生产者、竞争者,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成员在能力及角色上协同进化(coevolve),并遵循由其中一个或数个领导厂商所订定的方向调整自己的运作。在该种观点下,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其经济效益表现息息相关。

4.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诺斯强调,技术的革新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称之为“硬约束”。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行为规则,称之为“软约束”。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企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则是一种非正式制度软约束安排。Jennings和Zandbergen(1995)用制度分析方法,强调了CSR对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组织中所起的作用。

5.三元投资理论。也被称为三重底线投资原则。最早由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于1980年提出,现已成为CSR的重要理论基础。三元即经济、社会和环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商业行为应该至少要达到这三种因素的底线要求。公司的行为不仅要考虑经济底线,还应当考虑社会底线与环境底线。传统经济学里面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应该从经济层面推广到社会和环境层面,投资决策不但要把社会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也要把社会和环境效益计算在内。

6.自然资本理论。该理论最早在1995年由世界银行提出。世行专家们重新定义了衡量财富的标准,将财富扩展到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类。1999年,保罗・霍肯在他的著作《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中也提出类似观点。他认为,一个健康的经济系统必须要有四种类型的资本才能正常运转:以劳动和智力,文化和组织形式出现的人力资本;由现金、投资和货币手段构成的金融资本;由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资本。企业关注环境是因为企业需要积累自然资本,企业关注社会是因为企业需要积累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7.竞争力理论。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企业竞争力联系在一起,是著名战略学者迈克尔・波特的首创。在他的著作《竞争论》中,波特阐述了“以竞争力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观点,说明企业竞争如何与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他指出,企业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是一种共赢战略,以环境问题为例,企业竞争力部分来自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改进,如果企业产生环境污染,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浪费,会降低企业竞争能力。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考虑社会责任问题。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钢琴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 下一篇:高职类二年级大学生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