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法在民航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7-30 03:42:26

多元教学法在民航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多元教学法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影响《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重要因素,阐述多元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提出在民航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元教学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多元教学法 民航管理类专业 经济法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02

我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但民航管理问题较突出。因此,高素质民航管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和行业高层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影响《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课程教学直接关系到是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从大的方面讲,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

第一,课程本身的因素。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属性,有的课程侧重理论分析,有的课程重在逻辑推导,而有的课程青睐实际描述,而有的课程强调实际操作。《经济法》课程既要注重理论的系统性讲述,又要强调对理论的实际应用。

第二,学生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1983)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认为人类至少有7 种认识世界的智力方式,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人际和自我等。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不同,其关注点和兴趣点也各不相同。即使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积累程度不同,对同一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差异。

第三,教师的因素。由于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性格和兴趣能力的差异,使得不同教师间的差异比较突出。有的老师长于分析性教学,有的老师擅长理论推导,而有的老师则精于实际操作型教学。

第四,教学设施设备的因素。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改变了人们对教学方式的认识,使教学的可视化程度大大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呈现和信息含量有了非常大的增强,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网络化的教学设备的应用。

2 多元教学法分析

研究认为,多元教学法就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其它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等多种积极因素的教学方法。多元教学法的目的是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主要包括:

第一,理论讲授法。该法遵循课程既有的理论体系,按照逻辑顺序由前往后进行系统讲授,重在对知识的系统性介绍,好处是能够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如果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艰深抽象的话,学生在理解接受时就会产生困难。

第二,案例教学法。该法通过设计或使用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对某一或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为目的。其优点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具体运用,达到理解内化特定知识原理的目的。

第三,小组讨论教学法。即围绕若干特定专题,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使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沟通,激发思想碰撞,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有利于拓展现有的知识。实践证明,创建多元的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实践共同体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情景模拟教学法。该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设定特定的具体实情状况,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学生按照既定角色要求产生经济法律行为,达到运用某些课程知识解决特定实际问题的目的。

第五,游戏教学法。即指针对所学的特定课程知识,以一种充满乐趣的游戏形式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游戏教学法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充满乐趣和趣味性,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元教学法的路径策略

我校民航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课程教学要有效应用多元教学法,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分析学生的差异与需求。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有效应用多元教学法开展《经济法》课程教学,应当深入分析学生的情况,弄清不同学生的具体差异及其需求特点,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元教学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经济法》课程中不同章节的教学方法不同,而同一章的不同知识点也有可能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强化课堂的师生互动。多元教学法需把学生放在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课堂的互动极其重要。实践证明,多元教学方式使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虚拟课程学习平台应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虚拟教学平台优势明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校需大力支持BB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学生自主性课外学习的重要平台。

第五,提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多元教学法有赖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由于教师的差异性,需要任课教师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运用多元教学法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4 结论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科学超前的理念,优化《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建立课内外无缝衔接的全程化课程学习体系,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调整教学方法方式。这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民航管理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1999,(11):10-12.

[2]吴唯.立体多元教学法及其对专业课的教改实践[J].上海高教研究,1992,(4):41-44.

[3]龙继林.提高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7):280-281.

[4]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4):50-56.

[5]龙继林.民航运输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创新探讨[J].成功(教育),2013,(8):252.

作者简介:龙继林,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00

刘光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00

上一篇: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问题初探 下一篇:人本主义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应用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