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转型论文:市区生态转型对策论述

时间:2022-07-30 02:48:30

生态转型论文:市区生态转型对策论述

作者:金伟 张远林 王正 颜文涛 闫水玉

重庆都市区规划编制的技术体系生态转型

规划总目标与途径的生态转型将重庆都市区建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等各类关系和谐的文明都市,成为人类生态文明的城市典范,实现的总体途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规划建设范式进行全面的生态转型,规划建设全过程关注能源节约、资源集约、温室气体减排,从根本上实现生态都市目标。体现在都市空间引导、都市功能、都市交通、都市环境、都市建设技术、都市经济发展、都市生态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生态转型[3]。规划技术体系生态转型(1)都市空间引导。重庆都市空间采用组团式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组团式布局和组团内部的细胞式组织。城市总体规划组团式布局:顺应重庆都市发展的自然特征,集中与分散有机统一,城市与山水有机融合,形成“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将特大城市分解为若干功能相对完整的组团,组团内可满足大部分日常活动需求,同时通过优化中心,既保持规模优势,又尽量减少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病。组团内部集聚若干城市细胞,紧凑建设;细胞之间为生态功能用地。成为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2)都市功能高效组织。体现在土地高效率利用和城市功能复合组织方面。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制定城市发展的边界线和基本生态控制线,限制城市开发,划定生态保护带,划定土地储备区域,协调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投资向城市组团区域集中,鼓励高密度的土地利用以及公共交通支持,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土地开发状态。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利用都市轨道系统与快速道路系统,合理确定开发的密度与强度,以TOD开发模式为导向,在轨道站点规划紧凑建设社区,高效率开发土地。城市功能要复合组织,城市生产、生活、游憩、交通复合组织,防止过度分区、功能单一所引发的活力欠缺、效率低下、交通繁忙等问题,提高土地混合使用程度,以缩短出行距离,降低交通强度,减轻交通压力。通过多样性的空间组合,建设紧凑型生活住区,满足多样性的活动需求,使得基本生活需求在一个相对小的单元内完成。(3)都市与自然共生共荣。将重庆都市区域天然河流、山体林地以多样性的开敞空间形式引入城市,发挥其生态、游憩、历史文化、城市有序发展方面的作用,实现都市与自然的共荣。规划设计中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维育城市的自然景观格局、保护城市山水环境为基本价值指向下,建设休闲开敞空间、生态安全空间,重点为两江、四山、组团隔离绿带与若干生态敏感区。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是都市区生态核心保育区,其中高程在350m以上区域必须维护自然的生态本底,发挥其生态功能。禁止在“四山”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及其迁徙廊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森林密集区、恢复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需要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保护以长江、嘉陵江为主的“两江七河”水域生态廊道。强化两江沿岸和城区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岛、绿带和绿廊建设,形成绿色生态防护廊道。在都市区域陡坡、山脚、高岗等生态敏感地带强化绿地斑块建设。(4)交通体系生态化。快捷交通与慢行体系有机结合,其中快捷交通体系以轨道交通为主,提高轨道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同时提高轨道线网覆盖范围,保证站点密度;路面快速路以组团发展作为布局的基点,优化网络结构,避免快速路穿越组团中心;快速路的开口与城市组团布局相融合,开口数量与位置适中,既保证一定的行车速度,也要避免连绵开发。优化城市慢行体系,组团内部试行核心公共交通模式,不追求速度而追求通达,满足组团内出行的需要;从道路建设、景观建设、安全方面等综合优化步行环境,逐步恢复或建成覆盖全部区域的山城步道步行体系,在适宜的地区推进自行车交通,建设自行车交通设施,提高自行车出行能力。(5)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生态化。从空间布局系统、绿化工程系统方面实现生态化,其中绿地系统规划要重点关注多样性、连续性、均匀性、易达性,从而提高城市区域的宜人性。绿化工程系统生态化方面,在都市,形成森林生态圈,高速公路两侧、大型立交桥、组团隔离带、生态敏感区建设生态型森林,在城市内部,建设生态服务型绿地,在一定的城市森林覆盖率条件下,面积较大的森林型公园与面积较小的街头小型绿地都要适量分布,各片森林之间通过较短距离有效连通,促进森林体系健康发育,重点关注城市文化脉络上的森林保护建设。绿化工程要生态原则与美学原则结合,尽可能使用当地树种,建设近自然绿地,提高城市区域的生物多样性。(6)水系统生态化规划建设。从构建水环境安全格局、节约用水、控制污染方面,进行水系统生态化规划建设。其中构建水环境安全格局方面要尊重都市区域自然水系脉络,谨慎对待地形营建,保护水源区、水渗流区、河流缓冲带等水环境敏感区域,协调土地利用布局与水系统格局与过程,防御洪水灾害。通过污水生态化处理(人工湿地)、中水回用、雨水回用等措施,利用中水和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为保护城市水环境提供基础,推进全过程节水。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控制点源污染,协调土地利用,控制面源污染。(7)产业发展生态化。以现代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为基本指向进行产业结构提升,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工业园区应根据其产业特点合理选址,采取集中化、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引导企业向园区发展,将工业向位于一环和二环之间的空间集中布局。(8)住区建设生态化。基于对日照、通风、噪声、热岛效应、地质、地形、水文、土壤、植被和野生动物等方面的分析,通过住区空间结构和布局、开发容量控制、开放空间建设、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等方式,建设生态化住区。其中空间结构和布局方面应考虑与上层次规划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考虑本层次控规尺度生态健康和安全,在综合生态适宜性基础上形成住区空间结构和布局;在区域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合理确定区域的开发容量,根据生态优先的策略,在一定的容量下选择组团式发展模式对环境冲击和影响较小;尽量通过保留自然排水区、自然地形以及与大尺度开放空间系统的联系,提高场地的自然生态特色,考虑可达性、均匀性、高效利用性,建设开敞空间;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实现有效的土地混合利用模式,达到减少交通出行的目的;采用充分响应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案。(9)强化都市区域环境保护。通过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与新技术推广推进都市空气环境保护,空气质量满足Ⅱ级的天数比例稳定在80%以上,基本实现环境功能区达标。通过完善城市道路系统、设置声屏障、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控制日益恶化的道路交通噪声。通过合理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垃圾管理,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垃圾资源化程度,确保垃圾无害处理。积极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探索适合重庆气候特征的太阳能利用的技术与方法,推广使用地热能源,严格城市建筑的能效监督。

重庆都市区规划管理控制体系的生态转型

山地沟谷占用率主要是从保护山地城市物质能量通道的角度提出的,由于山地城市沟谷是重要的水文物质传输通道,开发建设保护这些沟谷及其缓冲区域对维持原有区域物质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单位土地的GDP产出率强调土地利用效率及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规划中尽量避免低产出高消耗的产业进入。步行500m有免费文体设施的住区比例、人均高等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万人医院床位数、人均商业设施面积等指标主要从文体卫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数量和质量角度考虑,既要考虑人均指标,又要考虑可达性问题。空间宜人性指标主要为了实现宜人景观和尺度,主要包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空间多样性指标主要为了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需要用地多样性支撑,景观多样性可以创造空间多样性。节能省地型住宅与生态住宅用地比例、绿色建筑比例指标主要解决城市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有效日照时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政府保障性住房占住房总面积的比例指标解决住区基本环境和社会公平性问题。城市格局和形态对城市气候影响很大,有效利用区域气候条件可为创造舒适的城市环境提供条件,在规划布局中需要考虑夏季主导风向有效利用和避免冬季主导风向不适影响。清洁能源比重、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主要从城市节能角度提出,在规划中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少用会产生大量二次污染的能源,在住区和建筑规划层次建议采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人均碳排放量是个综合指标,与城市交通结构、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城市就业分布、生活方式等有关。生态化交通结构、高效的步行系统、轨道交通系统覆盖率、公交专用车道长度比重等指标均会影响人均的交通碳排放。而人均生活碳排放控制需要考虑生活能耗和水耗的标准。生态化交通结构、高效的步行系统、轨道交通系统覆盖率、公交专用车道长度比重等指标重点需要解决交通出行的便捷和低能耗。在区域规划层面建议采用公交走廊布局模式,强调公交设施与土地利用的结合。绿色出行比例和平均出行时间与城市交通结构密切相关,生态化交通结构结合适宜的土地利用可增加绿色出行比例,减少平均出行时间。大气环境质量、污水收集率、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等指标主要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减少排放,利用区域的气候条件来增加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可采用规划通风廊道等方法),通过集中收集污染,结合景观绿地系统规划采用生态化措施补充地下水、较少地表径流污染等方法可达到保护城市水环境目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主要是强调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回用,降低地表径流污水、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冲击。可结合城市景观规划达到雨水和中水回用的目标。城市气化率、人均生活用水、人均生活用电三个指标既要保证舒适生活需要能源和水资源支撑,又需要考虑人均资源消耗太高导致的不可持续发展,这几个指标,在规划中可以采用节能、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等技术。空间结构生态化的实施途径是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后,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确定空间结构。森林覆盖率、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比重、自然湿地净损失、建成区内本地植物指数、受保护地区面积比重等指标设置目标是保证现状生态服务功能不退化或选择退化较小的规划方案。万元GDP的生态足迹是针对资源利用效率提出的,人均生态足迹较高的城市,由于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其万元GDP生态足迹可能较低(如香港)。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等内容。人均疏散用地面积既要考虑人均数量的要求,更要考虑疏散空间的易达性问题。环卫主要考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公共厕所的空间布局等问题。规划管理的生态指标引导与控制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设计控制、交通与市政设施、自然与历史保护、环境卫生与防灾体系,通过现有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手段以及各类规划管理手段,全过程推进都市规划生态转型(表3)。规划管理中生态指标的具体落实将一般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总则、城市用地、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等)与生态指标进行有机联系,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落实,分别对应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地块的控制性规划、具体的修建性规划。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主要通过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系统、绿地系统、景观系统、基础设施等的形态与数量指标,进行整体生态化推进。中观层次是城市的局部区域,可通过构建生态新城,亦可进行旧城的生态化改造,进行落实,主要是将生态城的理念、技术方法、管理方法、指标体系等在具体空间上进行落实,带动整个城市的生态化进程。微观层次的街区、小区、社区的规划,建立一套规划指标体系,指导城市单元的建设。不同的层次经过指标的空间尺度转换,实现各层次的生态转型[5]。

结论与展望

结合目前规划管理中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三个规划层次,通过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规划管理,指导现有的规划实现生态转型,特别是将城市规划基本内容(土地使用、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交通与市政设施、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环境卫生与城市防灾)全面体现生态化,同时针对重庆都市区域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城市快速拓展的实际,通过强化“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形态、保护自然格局、建设紧凑型城市组团,以及绿色交通系统、开敞空间控制等,作为实现都市区生态转型的技术策略,在重庆现有的规划管理体系中进行导入,但城市规划的生态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上一篇:生态桃园论文:生态桃园综合预防技能探索 下一篇:网络协议论文:网络协议的设定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