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总动员”

时间:2022-07-30 12:33:25

产业升级“总动员”

2008年,浙江制造业痛中思变。利润变薄、成本高企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企业痛下决心,探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完美“转身”。

“创意”引擎,驱动新的经济增长点

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市场、资源两头在外。改革开放30年,凭借着加工贸易,浙江创造了“两头在外”的发展奇迹,从一个资源小省一跃成为制造业大省。但是,与此同时,“80万件中国衬衫只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也成了浙江传统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尴尬写照。

在此番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从紧和劳动用工成本提高的压力之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然难以为继。

“需要加快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步伐,从低端的加工组装、贴牌生产向产业链上游的品牌创造、价值增值延伸,重建新的竞争优势!”一场针对中小企业产业升级的 “总动员”,正在浙江展开。

2008年7月28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省长吕祖善在作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报告时指出,浙江省的很多企业由于缺少自主品牌,议价能力弱,难以将上游产品的提价转移出去,造成企业在本轮经济严峻形势下的困顿局面。对此,下半年,浙江要继续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狠抓自主创新,联动实施技术跨越、品牌打造和知识产权战略,促使“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的跨越。

“一提到自主创新,我们就会联想到掌握尖端的核心技术、投入巨额研发资金以及历经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探索试验,其实,创意灵感的迸发也可以实现产业的价值性升级。”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的柳博隽认为,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技术驱动型路径,即在科技进步的驱动下,实现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演变;另一条则是创意驱动型路径,即把文化艺术、数字技术、工业设计等创意融入现有产业,不断衍生出新的创意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的价值性升级。

前一路径比较“普遍”、“正统”,后一路径则非常“新潮”、“前卫”,正在成为世界产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

从内容实质看,创意产业是一种文化、科技与经济互相渗透、彼此交融、优化重组、自主创新的经济模式,是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交互发展的结果。

“具体到浙江,本土的创意资源极其丰富,创意需求十分旺盛,创意环境相对优越,循着这一路径前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可以达到另辟蹊径、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浙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柳博隽充满信心。

2008年6月27日,在浙江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赵洪祝介绍,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人才聚集度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首要选择。

这几年来,浙江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初步形成了软件、动漫、工业设计、广告、传媒、艺术品创作等优势产业。初步统计,“十五”期间,浙江以软件、动漫、设计、广告、传媒等产业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超过2000亿元,是全国创意产业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在杭州等中心城市,已出现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杭州市杭印路上的LOFT49,集聚了美国D1设计库、潘天寿环境艺术研究院、江南布衣等20多家创意设计公司,涉及日用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广告策划、商业摄影、景观设计、美术雕塑、装饰设计等创意门类,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工业历史建筑、运河文化保护开发相结合的一个典范。

其他如杭州高新区动漫产业园、数字娱乐园、开元198、宁波大学科技园创意产业基地等也已逐步发展成为形态各异、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块。

中国国际动漫节每年定期在杭州举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经过几年的培育,杭州动漫节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最广、人气最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动漫节。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发展规划缺位、专业人才缺乏、中介服务缺失、产业整合缺力、体制束缚较多、自主版权不足等问题,但在文化成为引领浙江新一轮产业升级重要力量的今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今后浙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个重要方向。

网络经济,缔造商务奇迹

2008年,杭州服装业被推到了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在服装业这一充分竞争的领域,杭州各大知名品牌纷纷大幅降价促销,但依然落得门庭冷落的局面。

服装业普遍的萧条气象却没有让李云犯难。李云经营的妙帛公司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如今已拥有了300多家连锁店、2000多家会员店,开创了国内女装折扣网销模式的先河。

早在2004年,李云就在淘宝网申请了店铺,把实体店里的产品拿到网上去卖,并专门围绕网络尝试推出一个全新的服装品牌。

李云琢磨:一家实体店每天接待2000人已经是人山人海的感觉了,但网络是无限大的,一天接待2万甚至20万客人都不会拥挤。这一发现使他感到网络销售的前景十分可观。

“当时就觉得,阿里巴巴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老大,上这条船肯定没有错。” 李云感到,网络是一个平台,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打造一个全新的女装业态模式,寻找新的赢利点。事实并没有令李云失望。2007年12月,李云推出了“韩至”这一网络女装品牌。短短两个月,“韩至”在淘宝网的销量一跃进入了服装类的前20名,每天的销售额在3万元左右。

“目前‘韩至’网店的客流非常稳定,客人的回头率高达99%。每月销售能做到近100万元。但是我们的团队只有40人,其中6人是设计师。”李云说,“如果是传统销售渠道,做到这一销售业绩至少需要多出1/3的人员配置。”

同时,由于网络销售节省了很多中间环节,“韩至”的零售价只是商场同档次服装的一半,给公司挣回的利润却高于传统经销。

依托电子商务,李云得以从传统服装业的白热化竞争中成功突围,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网络经济的巨大优势。

2007年,电子商务的“带头大哥”阿里巴巴公司的淘宝网交易总额突破433.1亿元,这一数字仅次于百联集团的771亿元,淘宝网由此成为中国第二大综合卖场。

作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淘宝网正在改写众多细分行业的零售格局:淘宝网的服装类商品销售额超过北京市所有亿元大卖场销售额的总和……从2003年成立到2007年底销售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淘宝网仅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

实现奇迹的淘宝网,已经持续5年高于100%的速度增长。而2004―2007年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幅在15%左右,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年增幅在40%左右,与淘宝网的增速相比,只相当于尾数。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的朱李鸣在论述浙江发展网络经济时强调,浙江发展网络经济应当重点突出两个方向:一是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为依托的行业门户网站,发展完善信息、价格指导、网上交易等业务,鼓励和支持专业市场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培育一批影响力强、运作规范、发展潜力大的行业网站,使其成为行业的信息中心和价格发现中心;二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扶持和培育阿里巴巴、淘宝网等一批B2B、C2C 的专业电子商务网站,支持有条件的商贸、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企业发展B2C 的电子商务业务。

目前,从全国来看,浙江无疑是网络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领跑者,除了拥有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和淘宝网,浙江省有各类行业网站上千家,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行业网站百强中有七成在浙江。“像浙江都市网、中国化工网、全球纺织网、中国包装网、中国建材网等数十家行业门户网站,几乎没有一家不赚钱的。”浙江省区域经济研究学者傅白水认为,“这些新生代的经济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以信息技术推进转型升级

浙江虽然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中心,但近年来浙江制造业的增加值逐步下滑,结构转换相对较慢,大多数产品品牌附加值很低,依旧徘徊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这显然与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有很大关系。2007年,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0.4%,比相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至少低15―20个百分点。

有专家指出,目前,浙江已迈向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的关键阶段,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传统的交通运输、商贸比重会逐渐降低,而研发设计、软件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业的比重会趋于上升,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8年6月2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赴浙大网新集团公司和杭州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调研我省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在调研中,赵洪祝强调,信息服务业是一个先导性、战略性和高倍增性的智力型业态,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不仅可以形成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支撑产业,还可以促进制造业提升发展和产业融合创新。

现在,发展生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以信息技术推进结构调整和工业创新已经成为浙江全省上下的共识。

在不久前召开的杭州市服务外包工作会议上,杭州市市长蔡奇指出,把杭州打造成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第一梯队,成为服务外包领军城市。

服务外包是指跨国公司通过价值链管理,将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外包给专业服务来完成的创新型经济活动。

据了解,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服务外包业一直是杭州市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2006年12月,杭州市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列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8年5月,杭州又成为国内第一个“部―省―市”三级共建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首先,杭州的投资环境很好。其次,杭州有雄厚的信息产业基础。再次,交通对服务外包业发展也非常重要,杭州紧邻上海,公路、铁路、航空交通都十分发达。”杭州市外经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孙书信认为,杭州市发展服务外包拥有天然的优势。

近两年,杭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势头可谓蒸蒸日上。2007年,杭州市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业营业收入达到280亿元,软件出口与离岸服务外包收入总额4亿美元,软件和服务外包从业人员4万人,有离岸服务外包实绩的企业56家,有11家企业入围“2007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100强”。2008年以来,杭州服务外包发展势头继续向好,其中,高新区今年1―5月实现软件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33.2%;服务外包业务收入5763万美元,同比增长69.8%。不久前,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跨国公司IBM决定将电子商务中心选择落户杭州高新区。

目前,在浙江的一些中心城市,服务外包、空港经济、总部经济等现代生产业层出不穷,正在构成蔚为可观的城市新型经济业态。

题图:位于杭州市杭印路上的LOFT49,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上一篇:浙企之困 第9期 下一篇:五金业的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