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记者的全媒体生存

时间:2022-07-29 08:53:51

传统媒体记者的全媒体生存

早上闹钟一响,房间里的液晶显示器就启动了,今天的天气预报和穿衣建议随即娓娓道来;到卫生间洗刷,打开水龙头,与镜子融为一体的显示器也启动了,最新的国内、国际资讯会根据你的喜好先后播报;坐下来吃早餐,桌面的iPad启动了,今天的行程安排和备忘录随即奉上……这不是幻想,已经是触手可及的全媒体生活。

“变化总是忽如其来,让人措不及防。”短短几年前我们所能享受到的最快资讯服务,无过于在吃早餐、喝早茶的时候能够看到当天的报纸。如今,无论报纸如何提高采编效率、更新印刷设备、扩大发行覆盖,都无法与新媒体在时效性上叫板了。

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应该如何与其进行合作?如何打造自己的新媒体竞争平台……一切争论似乎还没有结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仍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全媒体时代已经悄悄降临了。

什么是全媒体?全媒体时代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个问题在文章开始的时候,笔者已经进行了感性描述,接下来,笔者想从一位传统媒体从业者的角度谈谈,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所必须面对的转变。

从发笔记本到发iPhone

“不是吧,你们报社竟然会发相机,还有笔记本,待遇太好了吧。”2003年前后,笔者在电视台和报社实习的时候,一些业内人士在议论哪一家报社的待遇好的时候,往往就会有类似言论。

当时,七喜、联想等搅动笔记本市场的国产品牌还没有雄起,笔记本还是个奢侈品,动辄上万元的价格,对个人、对报社来讲,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师兄师姐们在毕业求职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有没有这样一个装备,去了解各媒体的待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CPI日渐走高,上网本的价格却跌破2000元的时候,报社给记者配笔记本早已不是“神马”“浮云”。配什么才算牛呢?iPhone!2009年,当南方都市报给记者发了1000台iPhone的信息从传言变成了新闻以后,还是让不少业内人士在惊讶之余,流露出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不仅仅是国内的媒体人觉得不可思议,同样怀疑和吃惊的还有国外的媒体人士。去年,笔者在参加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训课程的时候,来自美国多家媒体的资深记者、专家讲师在获悉后也觉得“Impossible!”在邀请在座的南方都市报学员出示iPhone以验明正身后,仍坦言:“就算是在美国,媒体也很少有这样的魄力。”

给记者配置iPhone意味着什么?这并非一部传统意义的手机,而是一个多媒体终端;这并不是一项福利这么简单,而是南方都市报全媒体战略的一座风向标。

早在2009年之前,南方都市报就整合了旗下的南都周刊、风尚、云南信息报、奥一网等媒体资源,并购了“凯迪社区”,与“城市之声”、南方电视台等电台电视台开展了合作,并把媒体触角伸向了街道、社区的读报栏、LED显示屏……通过一系列跨媒体运作,南方都市报已经实现了“从一张报纸到一个报系再到全媒体集群的战略转型”。“南都无处不在”已经从口号变成现实。

“1000台iPhone成了撬动整个采编队伍向全媒体工作方式转换的杠杆。”南都报系行政副总监刘庆坦言,给员工配备iPhone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工作习惯的改变实现对全媒体流程再造的目的。①

什么是全媒体?用最直接的手段来认识一下这个概念――百度一下。全媒体指的是: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来全方位地、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目前来看,能够兼具文、图、声、光、电各项传播元素的最便捷的媒体,莫过于人手一部的手机,而在各式各样的手机里面,iPhone无疑是将各种功能做到极致的代表。

从配发笔记本到配发iPhone,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介质,更是工作方式、传播理念与信息需求的更新换代。

同一题材要写3篇不同类型稿子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竟然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早上一起出门,你买了个苹果四代,我却买了四袋苹果。”这一则微博所调侃的情景就切切实实发生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里面。

集团旗下报纸只有南方都市报记者配备了iPhone,结果在南都办公室弥漫着一阵阵“苹果”香味的时候,其他报纸的办公室只能散发着一阵阵“苹果醋”的味道。不过,尽管在设备上没有更新换代,但南都的全媒体战略,却实实在在地搅动着报社其他报纸乃至业内更多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和状态。

“现在同一个新闻题材,我们至少要写3篇不同的稿子。”如今南方日报一名记者日常的新闻采写流程是这样的:出去采访的时候,随时更新微博,即时最新的消息;回来以后,马上撰写一篇涵盖各项基本新闻事实的稿件,发送到南方报业网等网站上;然后,才开始自己原有的职责――撰写刊登在明天报纸上的稿件。

同一新闻题材至少要有3篇不同类型的稿件,还仅仅是文字记者的基本任务。如果再加上摄影记者必须要拍摄和剪辑的图片、视频新闻,在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体裁和传播媒介上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媒体。这是全媒体趋势下,记者不得不做出的调整与改变。

“可以设想:未来的报纸会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媒体,即记者采访的新闻文字、图片、录像等在第一时间先到达受众,随后在报业网站上事件的实时进展情况,然后是报纸上的全面报道,最后是新闻事件的图文视频深度报道和分析。”②这是一个媒介研究学者在2009年谈到的“设想”。

当年的设想,早已经成为现实。而全媒体战略恰恰是从被一些专家学者早早判了“死刑”的最原始的传统媒体――报纸开始的。

2007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首次设置了视频记者岗位,鼓励记者采访音视频新闻;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开始了全媒体采编系统的正式运营:记者不再局限于向哪家媒体供稿,而是由集团统一调配,记者的稿件也向多个全媒体终端――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

全媒体战略下,传统的、单枪匹马的、只靠笔头吃饭的记者,除了面对同一个题材需要撰写几条稿子外,还不得不向掌握摄影、摄像、录音、采编、剪辑等技巧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从单纯的文字记者,向电台、电视台主持人、出镜记者、网络等多媒体角色转变――业界将之称为“全能记者”。

全媒体下的“全能记者”生存

一个在2008年毕业的女孩子没有想到,自己在如愿以偿成为南方都市报的一名记者后,除了日常新闻稿件采访撰稿以外,偶尔还要拿起麦克风担任出镜记者,同时参与后期的视频新闻剪辑和制作。她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南都第一个出镜记者。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南都在招聘的时候,对这一类复合型人才的聘用数量在不断增多。这一类人才,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媒体记者”或“全能记者”。

何谓“全能记者”?“全能记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十八般武艺”?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博士认为,“全能记者”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能够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第二个层次是一个记者能够在一天内为网站写稿,又能提供视频和博客新闻,还能为报纸写稿;第三个层次是能够为报纸写深度报道,又能够为电台电视台做纪录片。“最理想状态就是,传媒集团能拥有所有这三个层次的记者。”③

“全能记者”是全媒体战略下的产物。撇开各种深层次原因不说,最简单而直接的就是成本问题。美国学者布雷德利从经济角度进行测算发现: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期采访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如果同一个集团不同媒体实现互动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把同样的信息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一物多用,就可以相对节省成本,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④

有报道显示,在英国,英国报业协会和汤姆逊基金会共同举办全能记者培训班,全面轮训英国的报纸记者;而美国广播公司ABC则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撤物理性质的记者站,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全能记者。⑤

当前,国内也有一些高校、媒体单位开设全媒体课程,培养“全能记者”。然而,笔者始终认为,掌握各种传播技术、具有熟练的新闻采写技巧且敏锐的新闻视觉的“全能记者”,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新闻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诚如一些专家提出的质疑:一个大学本科生学习四年,既要完成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学习,有深厚的人文功底,又要掌握所有先进媒介的技能,还要建立全媒体思维模式,形成全媒体报道思维体系,是不是不太现实?⑥

再者,一个记者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就算是他能精通所有类型的信息的采访制作,能够对一个新闻同时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报道,但质量是否都能过关?

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全能记者”不是精通十八般武艺,具备各种信息采集手段的多面手,而是编辑部在面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能够准确判断出最适合采用什么报道手段,进而安排最合适的记者去进行采访报道,同时能够以最佳的组合手段,将采集回来的各种素材进行最合理的整合,把最为准确、丰富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受众。

再者,诚如《新周刊》总主笔闫肖锋所言,一个全能型记者必须面对的抉择是:你是加入宏量无聊信息的复制,还是另辟蹊径找到属于你的新闻点。毕竟,不管技术到了哪个阶段,记者的基本功还是不变的。这是你的看家本领。⑦

注释:

①刘庆:《1000台IPHONE承载了什么?》,《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2期

②方世彤:《全媒体时代的报业结构转型》,《新闻记者》,2009年第8期

③《“2009媒体融合战略战术高级研讨班”观点概述》,《中国记者》,2009年第9期

④程忠良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青年记者》,2010年第18期

⑤方世彤:《全媒体发展催生全能记者内容决定全媒体未来》,新浪传媒,news.省略/m/news/roll/2010-09-08/090821061709.shtml

⑥詹新惠:《正确培养“全媒体记者”》,《青年记者》,2011年2月下

⑦闫肖锋:《全能记者时代的到来》,《青年记者》,2010年2月上

(作者为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中心记者)

上一篇:民生新闻:下一站是路牌,还是路书 下一篇:“红段子”繁荣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