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电子阅览室及数字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29 10:42:57

地方高校电子阅览室及数字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地方高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每况愈下,建设投入与预期成效之间明显失衡。基于此现状,文章提出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给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数字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6;G258.6

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及数字资源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缓慢的阶段。由于各种原因,电子阅览室的“读者”利用率逐年下降,可谓是“门可罗雀”;与此相应地,馆藏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也一直不高,特别是在学生群体中的利用率,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式仅限于在互联网上搜索,而很少选择查询馆藏电子文献资料和数据库。因此,地方高校电子阅览室及数字资源的未来发展方向究竟该何去何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文章提出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电子阅览室及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方面,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改变过去的管理和服务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 现状概述与原因分析

1.1 电子阅览室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一方面,电子阅览室受到来自校内外各种竞争的冲击,加之自身管理的不善,使得读者流失现象严重,利用率逐年锐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建设、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拥有笔记本电脑、手持智能移动终端的师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设备方便的在校园各个角落实现上网;同时,校内很多系(院)建有机房、校外林立的网吧都构成电子阅览室的强劲竞争;此外,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不够全面、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不到位、多年未更新致使设备陈旧等内部因素,更加剧了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下滑。因此,即便有些地方高校,在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中近乎于“网吧”化,甚至更换新的电脑和设备,仍然难以改变利用率不高的现状。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因为部分同学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购买电脑,可他们需要就业信息,需要备考英四、六级,需要备考计算机等级考试,需要选课、写沦文、制作课件,需要与他人交流信息等等,进行这些活动的理想场所是电子阅览室。[1]

1.2 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呈“头重脚轻”之势

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往往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方式以被动使用为主,因此经常出现“重前期投入而轻后期利用服务、重商业数据库的购买而轻校本特色自建数据库的开发、重网站装点门面式的链接而轻使用方法及功能的宣传和普及性培训”,从而导致馆藏数字库众多、资金投入巨大,但实际利用率却偏低的失衡状态。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队伍建设不健全,馆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专业的数字资源参考咨询部(或人员),不能实现数字资源的广泛宣传推介和主动服务。

2 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与策略

鉴于上述现状,地方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对现有电子阅览室进行全新的考虑,从结构、功能等各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争取实现用尽量少的投入换得更大成效;同时,数字资源的配置与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师生的教学、学习和学术研究。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2.1 引入IC理念,将电子阅览室改造为数字化信息共享空间

从发达国家来看,现在读者需要的是集信息资源、参考服务、技术支持、各种软硬件没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动态的创新到馆服务,它是一个共享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素质和IT素质、进行学术交流与共享的崭新空间和平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要发展,就要顺应时代潮流,营造能够满足读者需求的多任务、一站式、无缝式的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空间。[1]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基于图书馆空间,由资深图书馆员和技术人员维护和支持的、为研究和学习传递信息、检索信息、促进学术炎流、创造合作机会、支持交叉研究的空间,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和个性化与合作化学习空间于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2]

根据读者需求的多样化,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总结出电子阅览室的读者大致分为3种类型:(1)学习应用型,这类读者去电子阅览室是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收发电子邮件、编辑文字、制作幻灯片等等;(2)学术研究型,利用网络检索查询所需的信息资料,撰写论文,为自己的学习、研究和发展服务。③休闲娱乐型,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主要为了游戏、网上聊天、视频点播、浏览网页等。

根据读者类型,结合IC理念,本文认为可以将电子阅览室改造为:免费检索区、软件课程学习区、上网冲浪区、多媒体视听区、休闲区、读者自助服务区和咨询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空间,可以有效避免不同上机目的读者之间的互相干扰。[3]

2.2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培养数字化参考咨询团队

馆员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地方高校,对于馆藏各类数字资源,往往学生群体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其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馆内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所致。因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空间、信息资源和服务无不依赖于管理员的支撑,管理员是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各种关键字资源服务和支持得以最后实现的决定性因索。这些管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技术、外语水平、数字资源介绍与利用、图书情报等相关知识。[1]与此同时,电子阅览室管理员还必须要做到工作热情认真、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另外,馆内设立专门的数字资源参考咨询人员也是必要的,他们的职能主要是对读者进行各种问题的解答,全校范围内搞各种不同形式的数字资源宣传和推介,主动联系院(系)进行资源使用方法的培训讲座等。

2.3 加强环境建设

安静、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总能让人有一种积极、乐观、向往的心情。北京大学的读者满意度调查显示:图书馆安静、舒适有浓郁的文化氛围高居关注度的第一位,科罗拉多大学图书馆对科罗拉多9所大学所作的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哪些帮助的调查也表明,在为什么选择去图书馆的原因调查中,安静的学习环境居然超过了可用的电脑设备和电子资源,高居第一位。因此电子阅览室需要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毕竟有些读者在阅览室一坐就可能有几个小时,桌椅的舒适度是需要保证的;阅览室空间如果不是中央空调,那么温度和湿度都需要工作人员适时做出调整;为了保证个人隐私,让读者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座位之间增加隔断是一个好方法;另外,提供饮用水,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多个垃圾收容袋以及及时清理更换都是必要的。除了这些,还需要保持阅览空间的安静,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舒心的阅读环境。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地方高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情况很不乐观,维持现状和放弃现有电子阅览室显然都是不现实的,而数字资源是图书馆重要服务之一,更加不能任其如此“自由”发展。这样传统的结构和粗放的服务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广大师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和学习方式,我们必须重新定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形态、功能和职责,以“IC理念”为参考,优化数字资源的配置,改变服务方式以主动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从而逆转边缘化、网吧化,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堂.浅议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2(18):58-59.

[2]初景利.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M].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6).

[3]范玉红.基于IC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可持续发展道路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1(05).

作者单位: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上一篇:基于云模型元胞自动机的农田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下一篇:Excel在中学成绩统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