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学绘画

时间:2022-07-29 08:13:40

植物科学绘画

如其名,植物科学绘画是科学地对植物进行描绘的绘画。它介于纯艺术和科学之间,兼具艺术的美感和科学的理性,可以说是科学的一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艺术中内含信息量最大、最准确的门类。在照相机没有出现的漫长历史中,植物科学绘画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照相技术发达的今天,它依然是科学地描述植物的首选方式之一,虽然它在科学记录和研究中的地位被相机替代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科学绘画自由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对人们来说最容易接受的直观美感,它才成为了传播和解释自然的最佳方法之一,在科普作品中常能见到。如今,植物科学绘画是很多植物爱好者的兴趣点之一,它在科普教育与自然践行中的优势更让它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最好的启蒙。可以说植物科学绘画伴随着人类认识植物的每一步,而今天,它更成为我们博物学生活的一部分。

出现

主题为植物的绘画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时间都非常早,也许一开始记录植物的冲动主要源于了解的欲望――人类在认知身边的环境时常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而植物又是人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类生物,不管是在聚居区还是郊野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从好奇而来的绘画冲动可能和我们如今认知自然时的感觉非常相似。亚里士多德曾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而他的继承者狄奥弗拉斯图更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植物上,最早系统地记录了植物并汇编成书。

不过总体来看,植物绘画在出现的时期主要意义还是在于应用――植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主要的食物和药物来源,人们需要依据描述来寻找不同的植物,而描述一个植物时,再多的文字也不会比一个插图更能给人直观印象。另外,由于每个地区对某种植物都有不同的称呼,由此产生的同物异名现象也导致一个名称不可能处处通用,这时候也需要插图来辅助说明。早在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自然史》作者)和狄奥斯科里迪斯(《药理》作者)就开始在自己的书籍中加入插图了。早期的植物插图通常只描绘了植物在某个时间点的基本外观,画面的风格通常偏向装饰或纹样,几乎没有体现任何科学信息,还远远算不上科学绘画。而且最早的植物书籍中的插图是手抄的,一遍遍传抄下来会造成画面的严重失真,反而可能会给读者造成误解。虽然在漫长的中世纪里插图发展缓慢,不过人们对植物书籍中插图准确性的要求还是促使着插图的详细和真实程度不断提升。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绘画终于迎来了它发展的契机――雕版印刷术和绘画技术的革新,以及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复兴。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不再受到严格限制,画家开始关注真实的自然。达・芬奇曾痴迷于植物的形态,在他的手稿中能看到各个角度的花朵速写。而G勒则更甚,他对植物有浓厚的兴趣,从而把娴熟的绘画技术用于描绘最普通的野草野花。G勒同时也是位伟大的版画大师,对雕版技法进行了创新,这使得创作和印刷精美的书籍插图成为可能。G勒的弟子魏迪兹后来为布伦费尔斯的《活植物图谱》创作了第一批符合植物真实形态的木刻版画插图,这些插图到今日看来依然栩栩如生,逼真的效果使人们重新开始重视插图,从此插图逐渐成为了植物书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后不久,到了富克斯出版《植物志》时,他已经开始要求画家在描绘植物形态时追求准确而减少艺术创作的成分,并注意表现植物不同器官的特征,能看出科学绘画的思想正在成型。而后林奈创立了双名命名法,使得植物第一次得到了国际通用的正式名称,更重要的是零散的植物物种有了归属,而归于何处主要取决于生殖器官的状态,因此植物绘图开始更加注重细节和解剖图的描绘。艺术开始注重科学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有足够的技术和知识作为基础,这时植物科学绘画才可以说真正出现了。

巅峰

随着文艺复兴以来绘画技术的发展和对植物认知的深入,画家可以利用更先进的绘画技法,并且结合植物解剖学知识,画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植物画像。但是这对他们的要求更高了,为了画得准确并体现能展现相似种类区别的特征,不仅需要熟悉绘画技法,还需要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储备,所以他们通常又是博物学家。这些博物学家刚好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大量没有被人类记录过的植物涌向了欧洲,这些技能也有了用武之地。在那个时期,大部分植物来到欧洲后只留下了标本,由于标本无法体现植物的立体造型及颜色,为了能记录更鲜活的植物状态,大量画师随同植物学家远行至陌生的地区,记录了无数的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植物,而这个时期也是植物科学绘画创作的巅峰时期。

在大发现的时代后,人们对全世界植物的认知终于趋于完善,再加上解剖学和系统分类学的长足发展,今天的科学绘画有能力描绘理想状态的植物个体来代表这个物种的普遍状态,并且展示物种形态重要的细节――把一些小的器官放大,或是画出某些内部结构的解剖图,甚至画出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结构,以综合全面并科学准确地展现植物的形态。

植物科学绘画在中国起步很晚,第一批真正的植物科学绘画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全国自然资源调查时期。植物科学绘画在中国也经历过辉煌时代,由于出版《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等书籍的需求,自上世纪50年代起国内涌现出了很多植物科学绘画大师,他们是中国植物科学绘画的先驱,亦代表了中国植物科学绘画巅峰水准。不过到今日在这几部重要文献编纂完毕后,植物科学画交流会不复存在,专职从事植物科学绘画职业的画家也日渐稀少了。

展现一个新世界

然而植物科学绘画其实早已迎来了它的衰落期――从相机与摄影技术发明出来的那一刻起,绘画艺术整体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它的其中一部分作用,即如实记录人或物的功能,由于相机的出现而永远地被削弱了。而在照片可以达到绘画的精细程度并远远超越之后,科学绘画也逐渐退出了科学研究而让位给了摄影技术。不过由于摄影只能记录个体,而无法综合信息并还原植物的理想状态,因此植物科学绘画依然重要,如今正式发表新植物物种还是需要植物科学绘画的细致记录。发表新物种或为专业的植物学文献创作的植物插图一般为墨线图,它主要由单色的线和点构成,相比于彩色图片可以排除颜色和透视对形态的干扰,清晰地表达外形和内部结构。另外由于绘画的创作空间远比只能记录真实的摄影要大得多,绘者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和绘画技法来表现科学知识,并且把零散的信息点集合在一张图中,因此在科普创作中占有很大优势。不仅如此,一位熟练的画家可以运用各种表现技法尽可能地体现植物的美感,所以植物科学绘画总是有更强的感染力。

其实植物科学绘画离我们并不遥远。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博物学家相似的是,如今在我们观察自然时,对于第一次见到的植物――不管它是否被人类记录过――我们总是会感到陌生和好奇,而随手画几笔记录它的样貌或写几句关于它的描述,也是再常见不过的记录方式。可以是大自然的笔记,也可以是对盆花切花的写生。只要有科学信息在里面,并且力求表现植物最真实的状态,其实你就是在完成一幅科学绘画作品。就像去认识一个陌生人,也许第一面和熟识之后会有完全不同的印象。当你了解一些植物知识,再重新试试提起笔来画画花草树木,你会发现植物会以另一种打开方式向你展现一个新的世界。

当一门艺术的实用性逐渐减弱,它可能会走向博物馆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也可能会走向更多人成为大众爱好继续存活发展下去。在博物学以及科学绘画为人们所重新了解和接受的今天,我想植物科学绘画将会成为后者。

上一篇:论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建议 下一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在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中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