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材业成为建材行业的支柱产业

时间:2022-07-29 12:04:29

我国石材业成为建材行业的支柱产业

我国石材业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建材行业的支柱产业。我国也已经成为石材生产大国,在原料和产量方面,居于世界第一;在加工方面,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

近期,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自身发展洗牌等影响,建材行业部分业态处于低迷时期,那么,石材行业的发展如何呢?对此,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委员会主任委员严克明教授认为,我国石材业总体发展形势不错,在保持平稳的同时趋于上升态势。

对外贸易再创新高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石材出口943万吨,出口创汇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8%,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石材出口大国。

在这个基础上,石材出口继续增长。今年1-5月份,我国出口石材459.4万吨,出口创汇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严教授说,今年的贸易形势更好些,各种石材产品出口额应该达到18亿美元左右,进口各种产品6~8亿美元,所以,进出口贸易将近30亿美元。

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发展,石材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我国石材出口主要是以原材料,即荒料为主,现在,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荒料出口已经成为次要,主要以各种产品为主,包括一些生产设备也开始出口国外。我国的石材生产设备由于经济实用、易操作,得到了东南亚、西亚等国家的认可,这些国家的企业有大量的进口需求。

我国进口的主要是先进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已经有将近400条先进的石材生产线。同时还进口一些珍贵稀少的高档石材品种。

贸易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我国石材业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突破。

进入"多石"时代

严教授说,石材业在我国是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说起古老,石材的应用在我国由来已久,在那些古老的建筑中,都能找到石材的影子,还有石舫、石雕、石刻等,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但那时石材的应用,还是在雕刻中更多一些。

我国石材业的发展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后,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业等的发展,对石材的需求日渐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建筑装饰业、旅游业、城市建设等的蓬勃发展,直接拉动了我国石材业的消费需求。

说石材是新兴产业,是因为如今石材业的产品品种、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应用中也发生了改变,主要是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石材产业结构已经由"三石"时代进入了"多石"时代。在以前,我国的石材只有花岗岩、大理石、水磨石三种,品种单一,质量也不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目前,石材业已经发展成为集花岗岩、大理石、人造石、石材雕刻、园林石材、文化石材、石材机械、磨具、金刚石机具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产业。

目前,我国的石材产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原材料,即荒料。前几年,我国的荒料出口是主要的出口产品;第二类是板材,由石材加工成的各种标准板(厚度一般在2厘米),用于铺地或是外墙装饰;第三类是异型加工产品,如各种线板、条板等;第四类是石工艺产品,为工艺性的石材加工,如石雕人像、动物等。但主要还是以板材为主,用来贴墙、铺地等。

严教授说,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为石材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也不该忽视。旅游业也为石材行业提供了很多商机。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的铺路、园林景观等建设都会使用大量石材。

遍地开花各有千秋

严教授说,我国石材业的分布可谓遍地开花,除了少数几个地方没有外,其他省市都有,只是发展的规模不一样。

在南方,以广东云浮市为中心,辐射广州市、广西等地,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石材生产和贸易中心,发展成熟、规模大的企业也较多,仅云浮市石材企业就有几千家。在福建,以泉州为中心,形成了辐射水头镇、惠安市、厦门市等地的生产贸易中心。

在北方,形成了以山东莱州为中心,囊括青岛、平都、平邑等地的石材生产和销售中心。一个莱州市,就有两三千家石材企业。北京、天津、唐山,形成了京津唐石材中心,主要以销售为主,这些地区自身的需求很大。上海、杭州、江苏也已经形成了以销售为主、以生产为辅的销售中心。

在东北地区,形成了吉林、大连、长春为中心的石材生产基地,虽然比南方等地的规模小一些,但在振兴东北的战略发展中,石材业也将得到迅速发展。

在西北地区,以新疆地区为代表,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势头也比较好。此外,内蒙古、山西、河北一带,形成了生产和销售并重的石材中心。内蒙古的丰镇黑石材,可以与崖州红、丹东绿等媲美。

这种遍地开花的形势,极大地促进了石材行业的发展,也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

上一篇:全球房产泡沫渐现 上海能否独善其身 下一篇:4季度欧洲薄板提价希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