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分析

时间:2022-07-28 07:22:42

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酶联免疫技术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接收诊断的乙型肝炎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与同期就诊的44例健康者进行对比设为对照组。对全部患者运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并具体分析其检测结果予以评价。结果近似临界值分析物的重复性情况:+20%浓度时,临界值分析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大于等于95%;-20%浓度时,临界值分析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小于等于5%。灵敏度情况:观察组中43例患者乙型肝炎呈阳性,灵敏度约为97.73%;对照组中43例乙型肝炎呈阴性,灵敏度约为97.73%。结论酶联免疫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其临界值为±20%。在检测浓度范围内能够获得很高的灵敏度,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

【关键词】酶联免疫技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研究分析

所谓乙型肝炎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因为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感染造成的一种疾病[1]。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属于一种嗜肝病毒,能够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纤维化等。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慢性与急性两种。在成年患者中绝大部分急性乙型肝炎是能够自愈的,但是慢性乙型肝炎表现各异,又可分成活动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携带者以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现阶段,临床中一般应用的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五项,即为乙型肝炎两对半:表面抗原(简称HBsAg)、表面抗体(简称抗HBs)、e抗原(简称HBeAg)、e抗体(简称抗HBe)、核心抗体(简称HBc)。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一种非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外壳蛋白,自身没有传染性,却可以随着乙型肝炎病毒一同存在,所以其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被感染的重要标志。现通过本组研究进一步论证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的灵敏度,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接收诊断的乙型肝炎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均在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41.52±4.35)岁。另选同期44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4例。年龄均在24-73岁之间,平均年龄(42.31±3.79)岁。采集全部受检者的血液样本,予以检测。

1.2试剂、仪器的选择试剂盒选自上海天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仪器选用ALIISIE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质控血清,浓度标准为1IU/ml,生产批号:0806。

1.3方法分别选取两组受检者血液,采集的血液需经过0.5小时以上的凝集,再选取上层血清。应用稀释液把酶复合物稀释以后,加入血清、阳性、阴性、质控品[2]。静止放置1小时予以孵育,再洗板,将底物加进去,避光反应30分钟以后,加入终止液(反应部分完成)。将底物溶液滴入,通过酶的作用,让底物内含有的供氢体从无色还原型转变为有色氧化型,发生颜色反应。利用底物的颜色反应判断是否有相应的免疫反应,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与标本内相应的抗体,或是抗原量为正比相关。

重复性试验:采集观察组患者S/CO检测值,即为样本吸光度比临界质控(阳性对照习惯度值的比值,比值小于1表示阳性)近似于1的阳性样本,予以一系列的稀释。同时,重复性检测稀释以后的样本,直至产生阴性、阳性的机率均是50%的情况,次浓度就是本组检测方法的临界值浓度。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得出的临界值,计算得出临界值样品±20%浓度的稀释倍数,并且对其重复检测20次,将其检测结果详细做好记录。

1.4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检测者试验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应用t对两组检测者的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运用X2对两组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试验计数数据作最终检验。如果组间差异P

2结果

对观察组乙型肝炎的44例患者进行近似临界值分析物的重复性检测结果显示:+20%浓度时,临界值分析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大于等于95%;-20%浓度时,临界值分析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小于等于5%。观察组44例患者中,43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是97.73%;1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阴性率是2.27%;对照组44例检测者中,1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是2.27%;43例检测结果为阴性,阴性率是97.73%。由此可见,两组检测者阳性率比较差异P

3讨论

乙型肝炎感染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疾病,现阶段国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约为7.18%。通常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均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乙型肝炎成年患者一般情况下是能够自愈的。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属于一种嗜肝病毒,能够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纤维化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外壳蛋白,其自身没有传染性。但是HBsAg一般会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的产生而存在,所以其可作为判断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所感染的重要标志。HBsAg能够在患者体内的、阴道分泌物、鼻咽分泌物、乳汁、泪水、唾液、汗液以及血液等体液中被检测出来[3]。如果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有2至6个月的时间,并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前的2至8周,血清检测的结果便会显示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此项指标表现呈持续性阳性,而绝大部分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在疾病病程早期由原来的阳性转变成阴性。因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是判断HBV感染的关键标志。

酶联免疫技术,即为ELISA,是在1971年时由瑞典学者研究的一种特殊试剂分析方法,也是目前酶免疫测定技术中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方法为把已知抗原、抗体依附于固相载体的表面,让酶具体标记的抗原抗体发生的反应可以在固相表面上进行,再把液相内的游离成分予以洗除。本组研究选取了乙型肝炎的44例患者与同期检查的44例健康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技术对两组检测者血清加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分析物重复性检测,临界浓度在+20%时,检测阳性率大于等于95%,而临界浓度在-20%时,检测阳性率小于等于5%,因此酶标仪检测结果的临界浓度值,即为±20%。如果检测标本在这个值域范围之内,均能够获得可靠、准确的检测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检测的灵敏度均是97.73%,说明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的灵敏度比较高,且比较稳定。总之,酶联免疫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分析物浓度临界值为±20%,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并且灵敏度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凤侠,范亚敏,范永利.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联合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135-8136.

[2]陈桂山,张秀明,熊继红,等.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分析性能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9):931-933.

[3]高晓民,刘长华,崔岩峰,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分析阴[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1(2):212-214.

上一篇:五脏的肝脾证治法则与参考用药 下一篇:不同自建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