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

时间:2022-07-28 03:53:28

浅谈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

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总理指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自主创新的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鼓励科技创新。”这充分表明,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一、知识产权与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关于工业、科技、文学和艺术领域内以及其它来自智力活动所取得的一种财产属性的权利,是法律确认的产权。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把知识产权定义为:工业产权和版权两大类。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这是传统的有效的定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把知识产权定义为: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所指的版权;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和广播有关的权利,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有关的权利;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一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这是涵盖面最广的定义。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协议把知识产权定义为:版权与有关权;商标权;外观设计;标志;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动植物品种;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未公开信息;对技术合同符合条款的控制。

二、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迈进。企业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目标,关键是要通过自主创新,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

自主创新是与模仿、引进相对应的概念,是指自己创造出来的能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是获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集成创新是指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别人先进技术基础上经过创造性劳动取得的创新成果。

三、知识产权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取代了土地、资源、资本而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成为现代社会财富的主要体现。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种动力机制,也是企业保护自身技术创新成果的法律保障。企业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对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最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是获取专利权。授予专利权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而新颖性是专利保护的首要条件。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专利的重要前提,技术创新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获得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没有自主创新,就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是企业获得知识产权的源泉。

a)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技术创新往往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企业通过所获得的知识产权来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从而在一定期限内占领市场,不仅能收回研究开发成本,而且可以从对技术和市场的占领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相反,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得不到法律保护,一旦公开就很容易被别人无偿地仿制和使用,企业权益将受到侵害,这样将打击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赋予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功能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激励发明创新的功能,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b)知识产权有效配置企业自主创新资源

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尽早公开,在公开的情况下对发明创造进行法律保护,其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公开的专利文献,不断继承、更新和突破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内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首先是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在研究开发中充分运用专利文献,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密不可分,企业在重视自主创新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将知识产权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创造热情,促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必须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知识产权能力指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综合能力。创造是知识产权的来源,管理贯穿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各个环节,保护是知识产权的护身符,运用是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知识产权保护只是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力建设的其他各个重要环节都要加强、提高。

一、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既依赖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也依赖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一系列经济学的研究充分表明,现在社会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要素。

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就是通过激发发明创造,鼓励技术创新,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发明创造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与获得利益上的非独占性,因而具有明显的公共商品属性和外部性特征。这种外部性特征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创新技术的溢出和扩散,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但就创新者本人而言,其创新投入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模仿者反而仅以微小的代价就可以获得利益,必将挫伤其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对既有发明创造缺乏足够的保护,还可能使得潜在的发明者对其创造活动缺乏足够的预期,这些都将使得社会的创新活动得不到足够的激励,从而阻碍创新的发展。为了提高人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确保创新者能够获得足够的私人收益率,将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内部化,国家创设了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之所以能够有效激励技术创新,根本在于国家授予权利人以合法垄断,垄断能够确保创新者获得足够的创新回报和排除他人的模仿。一般而言,垄断比自由竞争要缺乏效益,但通过权利人的垄断,能够有效减少发明创造过程中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知识产权成了鼓励创新的重要工具,使得创新者能够放心的进行R&D活动。另外,国家为了平衡社会利益,减少垄断可能带来的危害,又规定了权利人必须公开其技术内容和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二、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制度最初建立的目的是通过授予企业合法垄断以实现技术进步。但对于专利制度所带来的垄断,长期以来人们怀着怀疑的态度。十九世纪初,在重商主义影响下专利被认为是自由贸易的障碍,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在废除境内关税的同时,意图在德国全境废除专利法。1869年,同样的运动导致了荷兰专利法的废除。但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发生,贸易自由主义转向保护主义,反对专利的浪潮开始平息。在讨论专利制度存废时,人们对于专利制度的意义已经达成了一定共识,即通过专利的合法垄断,能够有利于保护创新,减少外部性问题,从而促进企业专利活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培育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创造和培育高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步伐。制造出更多体现聪明才智含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

上一篇:钻井工程常见事故分析及处理 下一篇:蓄能器的类型及综合使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