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时间:2022-07-28 11:40:21

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通过交往,人们能够相互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然而,目前“六加一”家庭结构所致,孩子从小生活在众星捧月的氛围之中,自我中心意识极强,这导致孩子们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孤僻、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改善,不仅直接影响其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感,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许多社会学习是在游戏时发生的。因此,幼儿园应该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幼儿一起游戏,一起开展各种需要互动合作的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能,理解交往的基本规则,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有任务、规则的集体游戏活动,以集体统一的目标、规则,规范幼儿在交往中的行为表现,为孩子们刻意制造交往的机会。帮助孩子们在情境中习得积极的交往策略,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游戏情境的类型

福禄贝尔说:“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游戏作为儿童最独特的自发活动,成为幼儿教育的基础。”与此同时,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因此,精心设计游戏情境,无疑对幼儿积极有效的交往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为幼儿创设更为有效的情境游戏。

1.创设以角色身份参与的游戏情境。

如中班合作游戏装纸箱的活动,我们可将游戏命名为“小小魔术师”,请幼儿做小魔术师将大小不同的纸箱依次装回去;又如大班的合作游戏“营救小动物”,将幼儿身份定位为野外抢险队员,让他们去营救被困在孤岛上的小动物。孩子们沉浸在做小魔术师的喜悦及作为抢险队员的自豪感之中,积极投入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感受到了伙伴间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2.创设与故事相结合的游戏情境。

如小班的活动“一起游戏快乐多”,教师借助绘本“森林里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交往的不同类型,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孩子们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并通过准备数量不足的玩具材料,让孩子们学会邀请、轮流等交往技巧,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创设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游戏情境。

如中大班的穿大鞋、顶气球、营救小动物等游戏,教师通过投放体现合作要求的游戏材料,迫使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出现更多的交往行为。引领孩子们不断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实施策略

1.情境导入,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兴趣、成功感以及他人的关注等因素可以构成活动的动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活动内容应贴近儿童生活,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注意课程的趣味性。

以我设计的大班社会领域体验活动“搬家”一课为例:两个队的成员都要将分别坐落于河两岸的家搬到河对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即为胜利。“搬家”一课正是借助了大班幼儿具有竞争意识这样一种年龄特征,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利用“搬家”比赛这样一个情境,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如大班合作游戏“营救小动物”一课,我创设了幼儿喜爱的小动物被困在了孤岛上的情境,加之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导入,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跃跃欲试,保证了每一个幼儿的积极参与。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内敛,有的善于表达,有的不善言辞……但无论具有怎样性格特征的孩子,都是喜欢游戏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情境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参与体验,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行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伴随着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结果和体验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强化作用)。也就是说,儿童会根据结果和情感体验(强化)的性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一般而言,带来益处和愉快体验的行为会增强,带来坏处和消极体验的行为会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在社会化的学习进程中,教师应注意这种强化作用的有效应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利用情境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体验,从而调整自身行为。

仍以“搬家”一课为例,我将课程目标定位为:通过行为体验,尝试用协商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感受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成功与喜悦。此课情境设置的矛盾冲突点是:河面上只有一座独木桥,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孩子们在桥上相遇时则出现了互不相让的一幕。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双方的互不相让,造成任务的失败。孩子们在沮丧的同时,也意识到互不相让解决不了问题,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做出让步。如果他们没有亲身参与活动,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恐怕很难感受到任务失败的沮丧心情,以及通过同伴间协商问题得以解决的愉受。因此,主动参与、亲身感受更有利于引导幼儿向积极方向发展。

3.思维碰撞,彰显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知识的获得固然来自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但在交往中分享他人的经验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幼儿在交往中不仅分享他人的信息,也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他人,在参与中感受自己的主体性。”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碰撞沟通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如教学“营救小动物”一课,为了使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提升合作技巧,游戏要求营救任务只能借助空中救援器(四条带子拴在同一个橡皮圈上)完成,整个过程不能用手触碰小动物,同时要将小动物安全送回家中而不能摔倒,否则即为救援失败。种种规则的限制迫使每个小组的四名成员在“营救”过程中,必须同时用力,才能将橡皮圈套在小动物身上,要想使小动物不摔倒,在到达家中时同伴间也必须相互照应,保持步调一致。在最初的体验中,孩子们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们通过沟通,思想进行碰撞,带来新的灵感和启发。再通过多次体验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促使合作越来越顺畅,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搬家》一课中,当无法过河的矛盾产生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怎样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呢?马上有幼儿说:“一队先过,然后另一队再过。”新的矛盾产生了――谁先过桥?每一队孩子都想先过桥以取得最终的胜利,可却得不到对方的认可,最终通过协商采用了“石头剪刀布”来确定谁先过桥。在讨论中出现“争执不下”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事情,也是好事,有争执才有更大的促进,有碰撞才有创新的火花。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在此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在探讨的过程中经历了协商、服从、做决定等,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提升交往技能。

有研究表明,成人介入儿童的游戏,会产生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的适时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的介入能使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充满兴趣地得到一个新的知识或信息,懂得一个新的道理,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就是有效的介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相结合,如《营救小动物》一课,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获得合作的相关经验,提升合作技能。因此在开始导入环节,直接告诉幼儿在使用“空中救援器”的时候需要每人负责拉一条绳子,而如何用力、如何将皮筋圈拉到可以套在小动物身上则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在游戏过程中的点拨则采取间接指导的方式,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教师的提问大多是:“当发生_____时,你有什么好办法?怎么办呢?”“刚才我看到____,为什么会这样呢?”等开放式的提问。虽然问题看似简单,却要求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敏锐地观察到孩子们的不同表现,及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引发思考和讨论。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沟通技巧的限制,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由于合作不当任务失败时,同伴间互相指责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一些沟通的技巧,如,批评对事不对人,不能急于对别人的观点下定论,在和同伴意见不一致时,可以先听听别人意见,不能接受时说明自己的理由,等等。

此环节是任课教师最难把握的,这也是很多教师都不愿意组织社会领域体验活动的原因之一。其实,教师对教育现场的掌控能力也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积累所获得。

诚然,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仅仅通过几节情境游戏课教学就能够得以最终实现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更应有机地融入一日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并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最终实现与幼儿的共同成长。

三、教育成效

游戏情境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互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利用游戏规则为幼儿制造了不少小麻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相反,难度适宜的挑战性任务更加激起幼儿战胜困难、与同伴共同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也正是因为这些小麻烦,帮助幼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与人沟通。

上一篇: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 下一篇:对话苏霍姆林斯基(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