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描对雕塑艺术的价值与功能

时间:2022-07-28 11:03:07

论素描对雕塑艺术的价值与功能

[摘 要]素描是以线条作为一种媒介对物体进行描写的造型艺术,对素描中的“整体――局部――整体”这种正确的形体观察方法的充分掌握将对我们在雕塑艺术的作用意义重大,它能让我们透过客观对象的表面现象进入到准确的把握客观对象的形体和内在结构,使我们的雕塑作品形象更加准确、生动、传情。

[关键词]素描 形体 结构

在素描广义的概念中,我们对它的定义是:一种用铅笔、粉笔等为媒介,以线条来描写物体或景象的艺术,而中文《辞海》里的解释是:素描是一种绘画术语,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的形象,以锻炼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对象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者以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为目的一种造型艺术。雕塑和素描同属视觉艺术范畴,尽管雕塑属于一种静态、可触、可观的三维造型形式,它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但是素描作为一种单纯、朴素的绘画形式对表现三维空间的雕塑艺术的作用和意义是深刻而远大的,因为学习雕塑时需要培养创作者的立体形态的思维方式,而素描恰恰能够为雕塑创作在表现形式上的需要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描正确的观察方法同样适合于雕塑创作

我们知道:素描和雕塑都需要 “整体——局部——整体”这种正确的观察方法,这是因为二者同属视觉艺术和造型艺术都需要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观察,这种观察从形体的整体中观察其局部的变化,再将形体的局部细节连贯起来进行整体的把握。在这里,素描对雕塑创作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更容易敏锐鲜明地捕捉到客观物象大的形体结构,动态特点以及正常的比例关系,观察方法这一点对雕塑作品创作中非常关键,例如,作为一个雕塑家如果他有较强的素描基础,那他在观察形体的整体把握上就能够更加准确和容易的把握客观形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其次在雕塑局部细节上,雕塑家如果有着较强的素描表现能力,同样,虽然落笔在局部细节的刻画上,但创作者头脑中对客观对象的具体特征的塑造也将更加深刻、生动和准确。可见,对素描基础的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创作者把握塑造形体的整体意识,对局部细节的塑造和表现能力,画好素描不但培养正确的观察物象的能力,还将培养人有认真研究客观对象的习惯,而这种方法和习惯在雕塑创作中恰恰是雕塑家需要的,它使雕塑家的理论和技法教学在学生雕塑学习的初级阶段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因为在雕塑创作中和人们在素描技能的使用过程中,对客观对象外轮廓的归纳和系统化将有助于我们去学习和理解客观物象在三维空间中的基本特点,因此只有当我们掌握了素描的一些基本特点,我们才能更深入的理解雕塑艺术。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察方法,那么创作者所产生的感受也就不完整或失去准确性,失去应有的价值,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有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可见素描的观察方法在雕塑学习中的影响是深刻的。

2、素描为雕塑在表现对象的形体和内在结构的正确理解上提供了多种可能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认真观察和对形体结构的敏锐反映能力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雕塑学习中同等重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客观物象的形体是由它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组成,其形状和体积表现千姿百态,学习者需要善于把它归纳和组成近似的形体,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其形体特征。例如,在素描训练中如果我们能很好的解决抓住物象中的大的基本形,那么我们在雕塑学习中对基本形的把握就可以摆脱许多细节产生的干扰,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形体大的倾向上,通过客观对象的整体性给人产生以更肯定、清晰和印象深刻的形体。因为形体不仅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掌握造型能力的最基本的因素,而且它是代表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的主要成分。我们只有通过对素描的训练,才能把握了形体和理解客观对象的内在结构(结构是客观物象内部的构成与排列,没有结构就是没有形体,内部结构注定了外部特征的形象)。而结构又分为两种,即解剖结构和几何结构,解剖结构是指客观对象的内在构造特点,比如人体中的组织结构等等都是人体的解剖结构,而几何结构却是从解剖结构中体现出来的形象的大块面的基本形状,人们习惯用相似的几何形状来概括和进行认识,我们就称之为几何结构,也就是“形体”,它是指形象结构的外形概括和几何形化,它带有艺术家更多的个人意识和创造性。在立体空间中,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形体,我们都可以概括到最简单的几何形体中去进行剖析、简化。因此,在雕塑学习中对造型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抓住“体积观念”这根主线并用相似的几何形状来观察三维空间中存在的物象,只有使任何复杂的形体都归纳到最简单的几何形体之中,才能使我们掌握雕塑创作的基本语言,加强作品的空间感和体量感。由此可见,利用素描绘画中几何结构的 “体积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克服孤立观察形体的弊端,提高对形体的思考、认识和把握。

3、在人体透视关系和雕塑纵深感的处理上

艺术家德加曾说:“素描表现的对象不外乎是对形体的观察”。这里的“观察”,实质上就是对形体的一种思维、思考的方式,是对物象的空间构造、形体、透视、明暗等造型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当这种认知方式形成系统化以后就成为了解剖学、透视学这样的学科,它们的产生为一切造型艺术注入了更多的科学理性因素。因此,当我们掌握一定的解剖学和透视学的知识时,我们就能够用立体观察法——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对象和正确地理解、分析客观对象内部的构造特点。素描对雕塑艺术最大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浮雕的制作上,我们知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客观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用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绘画中的效果,是在二维空间中通过素描的近大远小的观察方法,按层次压缩在雕塑平台上,距观者近的形体压缩的多,离观者远的形体压缩相对的就少,具体程度要根据人物姿态变化和具体效果而定,以此来表现形体的高低起伏,明暗对比,以及层次感与纵深感(即虚拟的三维物理空间),使观赏者在观看具有透视变化的二维平面画面时产生三维空间效果的错觉,这种立体表现方式的艺术意味比单纯的观看二维平面中的素描艺术更耐人寻味。在素描训练学习和浮雕制作中,我们不仅需要更多的掌握对光线的理解和利用,而且素描中的亮部和暗部的关系和在浮雕中讲究纳阴纳光的原理的一致的,近大远小和近实远虚的素描塑造手段在浮雕艺术上同样影响深刻。可见,当我们能很好的解决素描中的些许问题时,同样,我们在雕塑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些许问题就会变的更加容易解决。而且,透视关系给素描和雕塑艺术让我们获得一种纵深感的效果,尤其是散点透视,把几个视域内的景物综合起来,组合在一幅画内,这种多视点的观察方法,比焦点透视更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去表现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使作者估量出形体的深度,分析出体积的大小,构成的平面造型能在雕塑家眼中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状态。

4、素描为雕塑创作的带来的草稿作用

在素描对雕塑艺术的影响中,形体结构与透视这两大问题是最重要的基础内容,我们应该加以高度重视,然而,素描作为取得科学的造型能力的根本手段,它在创作中的草稿功能上、在构图与重心上的把握方面是绘画、雕刻、建筑等创作设计的基础。素描的草稿功能主要体现在素描工具的便捷以及描绘手段的直接,它所体现的就是艺术家经过反复推敲与研究形体的整个过程,它贯穿艺术家从构思草稿开始到最终成品形成的全过程。它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素描从来都是被当作为架上绘画或雕塑的准备阶段的最最直接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是雕塑小稿和最终效果的拓本。在《罗丹艺术论》一书中也曾提到:“罗丹的素描,画的很多,有时用钢笔,有时用铅笔,以前,他用钢笔画轮廓,再用画笔染上明暗,这样素描像是阴雕的拓本,或一组阳雕的人物,是纯粹雕刻家的视觉。另一方面,素描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载体,它被人们通过利用表现或夸张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是艺术家思维的拓展或延伸和最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个人面貌特色的表现手段。重心的位置决定着构图的格式,无论在素描或雕塑作品中,作者通过对重心的控制和对构图的处理,来表达的作品的中心内容和作者的真实意图,可见,素描的功能在雕塑上的作用和积极意义是非常大的。

5、结论

总之,素描是一切美术造型的基础。雕塑上取得很大成就的雕塑家无一不是素描大师,无论是米开朗基罗还是罗丹,他们把素描看成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都认为“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它用最朴素的形式,揭开了人类视觉艺术的篇章,并在二维的平面墙壁上借助点、线、面和简单的色彩试图记录了有一定三维立体的“造型”活动,它要求我们在雕塑的学习中要充分认识到素描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健亲、冯阳、薛兵.《素描:形体 解剖 明暗》.[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陈淑霞.《绘画基础》[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美]菲尔·梅茨格著 译.《透视的艺术—绘画中纵深感的创造》.[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本文属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教研教改课题“雕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探讨”项目,编号,916-G31145.

上一篇:大学校园文化题材动画短片创作探索 下一篇:动画电影的成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