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偏差原因分析与对策探析

时间:2022-07-28 07:46:37

中小学德育偏差原因分析与对策探析

摘 要: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要前提,中小学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入德、智、体全面发展性人才的任务。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下,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还体现为过去的老旧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要打破传统教育,对中小学德育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研究方案解决当今中小学德育问题。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 偏差原因 对策

一、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偏差问题

(一)学校对中小学德育教育问题认识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观念,这些新的观念不断被学生吸收,存在积极与消极因素,给学校德育带来不小冲击,学校固定的一些模式让学生对此很反感,这样学校德育工作显得渐渐无力,从而失去教育的意义。

学校的应试教育只是一味看分数,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口号下几乎倾向了智力教育,由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不重视,老师只是对思品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灌输,让学生自主认知,难以形成有效的成果[1]。

(二)老师教育观念的模式化。

学生在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一些老师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的升学率和自己的职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漠不关心,虽然我国中小学都开有思想品德这类课程,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习惯,为走向社会打下有利的基础。但因为不是主科,有的老师工作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学校把德育教育演变成了学生要遵守学校制定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规章制度。

老师教思想品德课时,只是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根本没有办法融合到实际情况当中,课本中提出的实践活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本中有些实践活动不符合现实情况,老师应该从现在发展情况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强化道德意识[2]。

(三)学校制定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中小学德育评价系统是由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评价结果、激励约束机制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评价系统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完善,然而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整个评价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小学德育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作用不明显。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2.对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表面化[3]。

二、中小学德育偏差的危害

我国教育中,分数远比思想道德重要得多,老师只是通过教案备课,把课本里的道理教会学生,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在日后生活中。学校对德育课程不重视,老师对这门课程敷衍,使这门课程成为一种摆设,也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

学校用评分制度评判一个学生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些学生容易形成形式主义道德思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而私下里却品行不端,这样的人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在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下误入歧途。

三、中小学德育偏差的措施

(一)重视中小学德育教育。

学校应该重视德育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中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老师应该有耐心地一遍一遍教,让他们体验集体活动,互相帮助,团结协助。

老师应该改变以前的思维方式,与学生多沟通交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为学生组织一些实践方面的活动,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把在书本上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其中,加深认识,从而起到正面作用。学校要不定期举行这种活动,切记不要搞形式主义,而要长期举行下去,活动中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让他们知道自我的价值,增强道德认知。

(二)加强全体教师的道德培养

学校不能只把道德教育任务交给特定的老师,应该把任务交给每一位科任老师,让所有课程都有思想品德教育。老师根据自己所教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要不断增强老师的责任感,不要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尤其现在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教育课程的改革,要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接受新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三)完善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系统的激励和约束能力。

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系统的约束力,一方面表现为对小学德育工作和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小学德育工作和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行为的激励和引导力量。

1.建立健全小学德育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增强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系统的约束力,首先要建立一套系统、完善、针对性强的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使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评价有章可循。

2.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系统约束功能

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系统约束功能的必要性在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的养成仅依靠小学生自身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有切实约束力的评价系统对小学生形成外在的压力,以这种外在的压力帮助中小学生克服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不自觉性因素[3]。

综上,中小学德育教育是我国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不是老师可以独自完成的,德育教育是学生道德自主构建和价值引导的统一。在学生培养道德情感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是关爱者、周到的服务者和平等的对话者。对于中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长期艰苦又缓慢的,这就要求老师有耐心和决心,坚持把德育教育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杜赫.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偏差与纠正[J].教学与管理(德育设),2008(30):66-67.

[2]卢正天.中小学德育偏差的原因分析与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德育视点),2015(04):80-81.

[3]李君.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22.

上一篇:探析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下一篇:浅论初中班级的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