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7-28 06:16:56

对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思考

【摘 要】 民营高科技企业是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影响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的内外因素的剖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融资 因素

1 引言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民营高新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为主要内容,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经营规模一般较小的知识密集型民营类企业。该类企业一般具有技术创新性、高投入性、高风险高收益性、高成长性等特点。如今,我国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愈发显示出重要性,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民营高科技企业对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不相对称的是,企业在获得正规金融支持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制约了其正常经营和发展。本文就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影响因素予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对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深度剖析

2.1 公司治理相对不完善

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职责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完善,致使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组织体制僵化,企业活力不足,企业的领导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企业缺乏凝聚力,职工缺乏信任感和责任心,人才流失;企业决策水平低下,大多数企业的决策和规划都依靠企业经营者的主观意识进行,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计算,最终易导致决策的失误率大大增加。

2.2 单纯追求企业规模,忽视增长质量

创办企业并做大做强是每个创业者的梦想。许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为了尽快扩大市场份额,采取低价销售等方式,最终市场占有率提高了,但企业的利润水平并未提高,甚至还下降了。因此企业规模看似做大了,但企业的增长质量反而下降了,最终导致企业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2.3 财务制度不健全,融资行为中信用缺失

民营高科技企业生产规模小,实力弱,其信息如财务、产品供销、客户情况、经营者的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信息都不会在公开媒体披露,因此缺少外部监控,导致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方面信息透明度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导致由于缺乏普遍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仅有的信息金融机构之间又不共享,企业违约的信息得不到传递,失信的惩罚机制很难建立。

2.4 与金融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民营高科技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不确定性大,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少,会计制度透明度差等,能够提供给银行的贷款信息大都是“软信息”,银行难以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前景做出判断,信息不对称的加剧使得企业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银行出于收益与成本的衡量自然选择对其“惜贷”。另外,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私有化的,许多信息只由民营高科技企业自身掌握,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不为公众所了解,企业有关的供给、客户、财务、经理者的经营能力等都是完全的私人信息,通过一般渠道很难获得。加上经营不善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具有隐藏自身真实信息的倾向,银行难以在众多民营高科技企业中分辨孰优孰劣,因此发放贷款往往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采取信贷配给方式。

2.5 国内主板市场门槛高,风险投资不成熟

我国主板市场的功能定位于服务产业化、市场化的成熟企业,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大都在4亿元以上,基本都是大型或中等偏大的企业。另外,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对债券的发行也实行计划额度管理和严格的审批制。到目前为止,只有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才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广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发行债券获得融资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另外,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起步晚,各种政策扶持尚不健全,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2.6 政府科技型民营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力度不够

在金融体制和融资制度尚不完善的环境下,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着手解决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数量有限的资金支持对我国拥有的14万家左右高科技产业中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大量的处于种子期的高科技产业中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无法得到政府的资金资助。而且创新基金申报手续繁琐,无法立即为企业所用。

3 解决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思考

首先,我国应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诚信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群体信用较差,是阻碍银行信贷资金向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可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民营高科技企业诚信信息库体系。任何企业只要从该体系内任何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融资,该企业的资产、经营、诚信记录等重要信息会及时登记入库。

其次,应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民营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信用等级不高的问题,使得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其过于苛刻。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通过构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以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银行之间良好的关系,提高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程度。

另外,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发达的风险投资业和充足的风险资本是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和催化剂。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改善我国中小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当务之急。

再者,政府制定相应法规,保护投资方的合法利益。我国应制定有利于风险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措施,另外尽快制定风险投资的相关法规,保护风险投资机构在资金筹集、知识产权和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谭小芳.民营高新企业融资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30期.

[2]陈心德,邱羚.完善民营高新企业政策和服务体系的系统思考[J].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林莉,李明.建设民营高新企业信息生产平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上一篇:浅谈陇东黄土区滑坡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下一篇:中外数字图书馆检索技术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