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学校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时间:2022-09-06 09:15:44

职高学校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摘 要】 职业高中因为其特殊性:不受社会重视,不被家长看好,学校条件相对落后,学生素质总体不高,学生总有一些不良行为,造成职高教师自卑、职业倦怠、焦虑、嫉妒等心理不时出现。职高教师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教师更低。那么职高教师如何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关键词】 职高教师 心理健康 维护

教师作为一项特殊的行业,其劳动量不能用时间具体量化,它含有许多隐形的劳动,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大以及自身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在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三项得病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职业高中的教师,因为其特殊性:不受社会重视,不被家长看好,学生素质总体不高。学生总有一些不良行为出现在你面前。职高教师自卑、职业倦怠、焦虑、嫉妒等心理不时出现,造成职高教师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教师更低。那么职高教师如何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呢?依靠社会、靠心理机构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个人认为关键还在于教师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我在职业高中工作了十几年,许多和我一起进入职高当教师的同事面对职高的种种压力选择了调动或改行,而我一直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下面本人就此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的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在工作中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的。

1 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特别是职业高中的教师,整天面对的学生大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态度也较差,逃学旷课时有发生,甚至有学生打架斗殴。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要想教育或者感化一个学生,教师所花的时间和心血比普通高中的教师要多得多。往往花了许多的心血却没有效果,所以职业高中的教师很难获得职业成就感,容易产生自卑和职业倦怠。常有老师向我诉说:刚开始上班时我是满腔热情,有使不完的劲,可我最近工作总是有气无力的,总感觉有一种被掏空了般的疲惫。每天早晨起床,一想到有一天的工作,就感觉好像一晚上没睡似的疲乏,不只是身累,心也累。

这里我想说,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主观上的挫败感,不一定是客观的。我记得,我曾教过一个美术专业的学生,专业教师都反映该生天资好,对色彩敏感,但组织纪律观念差,桀骜不驯。作为班主任的我多次和他家长沟通,家长总是说这个孩子他们没办法教育了。我几乎三天就找他谈一次话,刚开始效果甚微,弄得我整天心情沮丧,特别有挫败感。这个时候我就自己安慰自己: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这个学生虽然没有预期的改变,但还是有进步,只要进步了,说明我的工作有了效果,如果没有我的这些教育、帮助,他也许会更糟。这样我就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心理变轻松了。

2 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学生、家长以及领导提出的所有要求的。特别是职高学校,许多要求、期望都是无法完全实现的。比如:你希望所有的学生都遵守纪律,是不可能的;你希望所有学生都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但也是不可能的。许多教师会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或者因此而悲观失望,这都是不可取的。职业高中教师有时也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是适时当一下“阿Q”。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的问题“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学生的问题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社会、家庭、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的。连孔子面对宰予这样的学生都会发出“愚子不可教也”的感慨,何况我们?我们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了。快乐不快乐常常取决于自己有没有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取决于看待问题的方式。

3 控制并排除消极情绪

有位教师因为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带着情绪到教室上课。因为一名学生违纪,要求学生站起来,结果那个学生不站,师生两人产生摩擦造成僵局,既影响了上课,也影响了教师的威信。在职高这种情况是常有的,教师应该学会情绪控制,不把情绪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反过来不仅是不尊重教师,不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二、从情绪本身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去排除。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

4 知足常乐,安于贫穷

在我国,职业高中的教师无论从经济收入还是受尊敬程度来说都远远低于普通高中的教师。有些职高教师拿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拿自己的待遇与人家的收入比较。这样一比,心理不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怨气、憋气、恼火等。于是,职业高中教师队伍中出现不热心本职工作,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创收或第二职业上的现象。我们应调整自己的心理,要有一种“知足常乐,安于贫穷”心态。不要盲目地去跟人家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有时也要学会放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境界。

5 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还可能造成心理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身”方面如:参加剧烈的体力劳动,或到歌厅纵情高歌一曲,或与亲友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哭一场,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在QQ上跟朋友聊聊天写写日记。总之,职高学校的老师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6 结语

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书海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职业教育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收获快乐。

上一篇:安全评价机构风险管理与控制探究 下一篇:浅谈陇东黄土区滑坡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