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

时间:2022-07-28 04:53:51

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

摘 要: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设计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首先列举了当前科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问题设计的四种方法。

关键词:问题设计;层次性;学习效率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说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设计问题,不仅体现了科学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也关系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巧妙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粗浅的问题设计,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自然也迅速下降。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水平,谈谈一些基本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过于简单化

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新教师经常犯的错误,他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是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比如老师说“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好不好”等等。学生则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些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

2.提问过于随意性

有些教师,由于课前没有精心设计教案,特别是没有对提问进行很好的设计,所以,在上课时,想什么就问什么,比如有些问题与上课的内容根本没有联系,这样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有些问题跨度太大,使学生的思路不能紧跟着教师,最终就会迷失方向。所以,上课的效率,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3.提问没有层次性

有些教师,问题设计时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生活实际,造成问题较难或者很难,使学生无法回答,课堂气氛沉闷。有时,学生回答不出来,个别教师就会讽刺、挖苦学生,这样就会进一步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厌学情绪。

4.提问缺乏实际意义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一些识记性的内容。这些问题过于单板、缺乏思维的提升,不能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当然也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了。

5.提问缺乏互动性

提问,总体上说就是一方提出问题,一方来回答。具体来说,就是在上课时,围绕学习的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然而,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设计,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偏离教学的方向,对学生的提问不重视,或者干脆避而不谈,这样,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质疑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此外,有些教师,上课时常常唱“独角戏”,整堂课从不向学生提问;而有些教师是完全相反,上课时不停的问,一节课有四五十个问题,学生根本没有考虑的时间。这些都是科学教师提问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上课时对问题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措施

1.要紧扣重、难点,讲究问题设计的目的性

提问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来检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到底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教师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然后针对某一个重点内容,设计几个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必须具有典型性,使问题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如:学习了密度这个概念后,学生对密度计算公式经常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本人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1)一块质量为890克的金属,体积为100厘米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多少?(2)若把这块金属切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多少?(3)根据公式,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吗?

2.要注意难度要适中,讲究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的认识水平各不相同,只一点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在提问时应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层次性。必须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然后逐渐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更高的层次。

如讲解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实验时,可设计如下问题:

(1)在本次实验时,整个实验装置中,要用到哪些仪器,它们分别有什么使用注意事项?

(2)这些装置中,哪些是气体发生装置,哪些是气体收集装置?

(3)点燃酒精灯后,马上将火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不久试管破裂,试分析原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在实验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分析原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氧气收集完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没有复燃,可能是哪些实验操作出现了问题?

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1)和问题(2)都是基础性的问题,全体学生都可以答出,特别是基础不好的中下生也可以尝试。而问题3和问题4具体一定的灵活性,要让大都数学生“跳一跳,摸得着”。而问题(5)具体一定的综合性和开发性,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它面向中上等学生,可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5个问题层次感很清晰,不同难度的问题面向不同的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3.要因势利导,讲究问题设计的启发性

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去观察,怎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呢?(1)必须积极的创造问题情境。教师应对一些课本材料进行“加工”,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做过的演示实验等,用准确、概括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利用学生刚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的矛盾激发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本身与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比较,产生矛盾,从而启发学生积极的去探究“为什么”。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本人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来,分别(下转第204页)(上接第199页)经过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玻璃表面,然后提问:

(1)小车从斜面滑下来后,为什么最后会在水平面上停下来?

学生回答:因为小车受到了接触面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2)接触面材料不同,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的快慢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阻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减小的也越快。

(3)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它将做什么运动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可能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吧!

这3个问题中,问题(1)和问题(2)是对实验现象的概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教师通过实验,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而问题(3)是在问题(1)和问题(2)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启发性猜想,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最后得到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因此,在科学课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也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必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探究,来掌握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才能不断进步,课堂效率才能不断提高。

4.要拓展学生思维,讲究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在上科学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学生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开发性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使学生上课时始终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且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改变无效的提问方式,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的提问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铁锋.《告别无效提问 成就有效课堂》

[2]绍兴市越城区文教局教研室.《科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3]陈建华.《浅谈物理课堂提问的原则》.物理教学探讨.2007,8.

上一篇:初中语文新课改的误区及课堂有效性探究 下一篇:浅析VIS标准字原创设计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