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心理观念及心理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8 12:10:02

以人为本的心理观念及心理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产科中实施有效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统计分析妇产科320例产妇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320名产妇实施以人为本的心理护理,护理服务满意度96%以上,连续3年无护患纠纷。结论:对风险大,事故高发的产科,实施以人为本的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优质护理的保障,也是防范产科纠纷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心理观念 心理护理 产科 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不仅是护理活动的过程,也是护患双方交往的过程,产科是医院风险大、事故高发的科室。以人为本的心理观念及心理护理是指以孕产妇为中心,以真挚、尊重、接纳、同感、信任、理解和温暖的态度始终陪伴孕产妇及家属,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评估并了解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在护理的全过程中,通过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能,积极影响孕产妇的心理,以达到帮助她们在各自的条件下保持最佳身心状态的护理目的。通过在妇产科3年的护理管理与临床实践,对基层医院产科心理护理技术的应用有较深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5~2007年收治产妇320例,年龄17~42岁,平均28岁;其中顺产215例,难产17例,剖宫产88例;病程3~7天298例,8~14天17例,15~30天5例;文化程度文盲31例,小学117例,初中92例,中专33例,大专以上47例;农村产妇75%,城镇产妇25%。

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评估每位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采用一般心理护理辅以针对性的个案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技术

评估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在新入院时,通过入院宣教和询问病史,从两方面评估影响护患沟通与交流的因素。良好的护患沟通与交流,可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提高她们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亲属之间的亲和力,把心理护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好的程度。①来自于孕产妇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的性格类型、既往史、孕产史、文化程度、婚育观念等。②来自于家属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重组家庭)、经济条件、夫妻关系的类型(爱情型、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建设型、惰性型、失望型、一体型)、社会背景等。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技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先决条件。护士用尊重、热情、同感、真诚、接纳和积极关注的态度为孕产妇创造一个安全、信任、温暖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①表达尊重与真诚的技术:表达尊重需要以真诚为基础,做到以礼相待,一视同仁,信任对方,保护隐私,完整地接纳产妇,用理解和温暖来消除她们的顾虑。尊重、真诚、热心、积极的态度会决定你对孕产妇的认同感,可以增强孕产妇的自信心,切忌用消极与评判的态度,以免使孕产妇自信降低,甚至产生对抗。②建立良好的同感技术:同感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产妇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爱护;作为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产妇及家属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感是心理护理的平台,要求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设身处地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用心去体会她们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在与孕产妇及家属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尽量花时间去陪伴孕产妇的分娩过程,让她体会到安全、温暖及被尊重、被关心的气氛。

实施有效心理护理的关键因素是护理人员本身:心理护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的思想、态度、一言一行,人生经验、自我形象、性格、需要、信念、价值观、生活观、对人的看法、态度与关怀等都是实施心理护理的有效因素。在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内在的品质越是协调一致,越能给产妇及家属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心理护理方法

待产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方法:①孕妇新入院时,护士要以热情的态度、温和的语言迎接,主动关心和听取孕妇的主诉,介绍医院的环境及主管医生,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量给产妇及家属提供生活上的方便,让他们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对于初产妇及农村偏远山区孕产妇入院后要及时清理婴儿出生后的所须物品,对物品准备不足的,要及时告知家属准备充足。②积极了解孕妇及家属当前的状态,包括她们对检查、诊断、治疗的态度,内心的感受,与家人的关系,对未来的打算等。对过期妊娠或有妊娠并发症的高危孕妇,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加强产程观察外,应多与孕妇及家属沟通交流,以防孕妇因为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产生不安的情绪。③临产过程中,产妇会因宫缩而产生痛苦、焦虑、不安的情绪,护士在与产妇交流时,表情要与产妇合拍,表现出足够的庄重与专注,同时采用指导性的交流方式,帮助产妇认识产程进展过程,积极鼓励产妇,用深呼吸放松和转移注意力来减轻对疼痛的感受。因进食少导致产力不足的待产妇要鼓励和协助进食,以保证充足的产力。对产程进展不顺利需行剖宫产的待产妇,要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疏导,主动介绍手术过程、手术方式,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与不安,以良好的状态去适应手术。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方法:①分娩过程中,针对第二产程,护士要根据产妇的情况,加强宣教和指导:用启发性的交流方式,激发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和顺利分娩的信心,帮助产妇明确自己目前面临的问题,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用最佳的配合方式来完成第二产程。②疼痛的护理:第二产程是产妇体力消耗的高峰,也是宫缩最密集的时段,加之会阴侧切,胎儿即将娩出,产妇的身心消耗巨大,这一阶段,护士要用心陪伴产妇,安慰并稳定产妇的情绪,让产妇感到有护士和她在一起去面对分娩的困难,对疼痛忍耐差的产妇,在保证配合分娩的情况下允许其喊叫或哭诉,护士可适当地握住产妇的手,在宫缩时,协助其使用腹压,增加产力。③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在第二产程中,产妇身心反应最大,护士要用温馨体贴的话语进行指导和安慰,避免在产妇最疼痛时在一旁谈笑风生或述说无关话题,对求子(女)心切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可先不急于告知其胎儿性别,应待产妇情绪平稳后告知并行疏导,以防产妇情绪突然低落,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大出血。

产后心理护理方法:①加强观察,重视主诉:产后不能因分娩完毕就忽略产妇的主诉。在观察生命体征的同时,要注意观察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及角色的适应、对婴儿的态度,警惕产后抑郁的发生。②实施讨论性的交流与护理:产后产妇的紧张焦虑基本缓解,面临的是全新的生活。除了对产妇顺利分娩进行祝福外,可用讨论性的交流与产妇及家属共同商讨对婴儿及产妇的护理。主要内容:指导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方法,改变以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要充分尊重产妇,用信任和理解来解决产后遇到的问题。③对产后个别心理反应较大的产妇要加强观察,如有新生儿先天畸形、或经过复苏抢救的新生儿产妇及家属,性别期待失望的产妇,夫妻关系不和的产妇,或单身产妇,未婚先孕的产妇,有智力缺陷、精神疾病的产妇,要及时予以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使产妇感到被尊重,被关心,从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产妇出院前,向产妇介绍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指导产妇在产褥期做好自我关怀、自我指导、自我接受,以增强身为人母的幸福感。

以人为本的心理观念及心理护理强调以产妇为中心,用真诚、温暖、尊重的态度平等对待每一位产妇的心理需求,注重发挥产妇的内在潜能,始终和产妇在一起面对困难,是一套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咨询理论基础上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是现代心理护理领域值得推行的一种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2-226.

上一篇:新生儿惊厥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下一篇: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调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