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心理问题剖析与对策

时间:2022-07-27 03:32:04

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心理问题剖析与对策

摘 要: 本文重点剖析学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厌学与畏难心理,从真情、精讲和建立错题库角度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英语学困生 心理问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每个有责任心的教师的职业信仰,十年的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中,我一直在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探索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针对英语学困生实施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一、厌学心理

根据调查了解,我发现七成以上的英语学困生存在着对英语学科的厌学心理,学习方法不恰当和智力因素只占很少的比例。他们普遍认为学英语没有价值或远没有汉语或其他学科重要。因此,产生不想学、不愿学,甚至排斥英语的学习,对英语学习更没有任何学习目标的确立。我认为主要有三大因素导致厌学心理。

(一)家庭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高度的机械化把大批农业人口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同时很多农村地区经济作物也替代了粮食作物,文化的发展使得许多农民放开思想投入工业、商业去发家致富。在大变化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就成为父母外出务工或经商而只能独自在家或与祖父母共同生活的特殊人群。“典型性”的留守儿童是那些父母常年在外,很少来家探望的孩子;那些父母短途外出,回来后又很快离开,孩子的管理托付他人或处于“半失控”状态的属于“非典型性”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很矛盾,他们也知道父母的辛苦,但感受不够深切;他们也想专心学习,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特点,又无法克制贪玩的欲望;面对父母的叮咛,他们口口声声“是,是,是”,背对父母却无法自拔,形静神散,难以静心修学业。细心的老师只要在学生读英语的时候去观察他们的口型、精神状态,就很容易区别“真学习”和“假学习”。

同时,一些父母不合理、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直接阻碍了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父母的离异也让很多孩子的学习一落千丈。

(二)教育因素:教师的教法、辅导、教材的挖掘与应用。

近年来,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要求,但英语教师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改行而来,专业教师比例极少。这些教师“现学现卖”,没有“一桶水”的能力,而要去给学生“一碗水”显得很吃力。至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传授科学的英语学科知识、规律更多的是误导;书写上笔顺的连续性、规范性,语音的略读、连读、语调的运用,教材的挖掘与合理、巧妙应用都令人担忧;2001年,在初一年级组英语听评课时,一位改教英语学科的高老师每当学生答错问题时,竟然整节课都说:“You is wrong!”说他紧张是照顾他的尊严,根本原因是基本功的问题,这样的老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就在这样薄弱的英语师资情况下,一个英语老师还要跨年级带多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对学困生的针对性辅导基本不存在。

(三)学生个人因素:享乐心态与懒散行为。

当前,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大幅度提高,学生零花钱比较充足,饮食上吃好的,衣着上穿名牌,很多学生拥有MP3,MP4或手机,还用手机上网,这些在学习上根本没有实用价值的消费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助长了享乐心态的滋生。留守儿童后期管理的缺乏和祖父母的“隔代亲”的溺爱更加速孩子丧志过程的演变。在这张温床上,学生似乎无忧无虑地成长,实际上,他们缺乏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追求,不思进取,漫无目的地随大流,导致学习上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二、英语学习行为上的畏难心理

英语对于我国中学的学习来说,必须考虑其作为外语的特性,学生在使用英语的频率和范围是有限的,就产生一种生疏感,尤其是农村地区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主要有两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会因害怕出错而出现退缩心态。

(一)羞怯性格。

这类学生在生活中性格内向、腼腆,在学习活动中不善表达,在英语课堂上,他们看、听、写,但不愿读、说、演,“哑巴英语”的弊病比较严重。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突破心理压力极限的教学措施来牵引他们。例如,给予他们较充足的时间准备一个自由演讲,锻炼胆量和英语口语,让成就感促进他们的下一个成功;也可以采取一些参与度强、节奏快的活动,使他们身心快速投入,克服羞怯的弱点。

(二)自信力不足。

这类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也跃跃欲试,但还是不敢举手主动表现。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感觉基础不好的心理作怪;另一个原因是努力程度不够,语言是习得的,是练会的,学生不去读、写、练语言技能,很难进行自信的输出。教师可以把自己从长者的姿态转换成朋友的姿态去参与合作或鼓励他们。如在一次对话表演中,我握住两位不自信的大个子男生的手,鼓励、引导他们大胆表演练习,收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

三、实效性的对策

(一)用真情挽回迷途的孩子。

在学困生的心里,家长、老师苦口婆心希望他们好好学习与他们的安逸享乐和厌学形成强烈的对抗情绪。教师首先需要用爱心和诚心与他们沟通,敞开心扉倾听他们的心声。当下农村青少年由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对爱的缺失,误入歧途,他们也有苦楚,更需要一个真诚的聆听者的理解,消除师生间感情的隔阂,从感情上走进他们,“亲其师,信其道”。通过分析他们英语学习的历程,我发现他们学习问题的症结出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还有表达应用上,因此我给予他们建议,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督促和检测阶段学习效果。同时加强与家长的交流,让他们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对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方式进行改善的建议,让“留守儿童”感到温暖,把“网瘾少年”从迷途中拉回来。教师还需要耐心和恒心,我班里曾经有个学生在初二年级时对网络游戏“地下城与勇士”非常痴迷,经常背着老师和父母通宵上网,课堂上面容憔悴,无精打采。我及时与家长联系,历时一个学年使用各种方法帮助他远离网游,到了初三毕业前夕的一次感恩教育活动中,他找到我,深深鞠了一躬,满含眼泪地对我说:“谢谢您,老师!”

(二)教师要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将精讲的课堂呈现给学生。

年复一年的光阴,对学生一届届的呕心沥血磨拭了新教师的激情和创造力,新教师成为了冷漠的“教书匠”。我认为那是对教育事业与生命的不负责任,无论一个教师多大年龄,他只要站在三尺讲台,就应该充满活力,充分燃烧自己散发耀眼的光芒,让学生感染知识的力量;如果教师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教书机器,学生又怎会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动呢?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教材,熟练、巧妙运用教材,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如在教学牛津英语7B Unit 3,Reading部分时,我特意借了一些万圣节的化妆道具,当学生看到我在课堂上的打扮时,学习的兴趣立即被激发,听、读、说、练的活动“水到渠成”。

(三)建立错题库,允许学生犯错,并把错题变成宝贵的资源。

建立错题库很重要,我以自己教学中的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课题为Unit 4 Grammar 8B,教学内容是“A.Passive voice in simple future tense.”一课的导入与上一个单元的一般现在时态的被动语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的延伸。因此,新课之前我特意出示几个语法题作为检测和复习,其中有3个题目如下:

1.Trees ?摇?摇 ?摇?摇 in March every year.(plant)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Many tall buildings ?摇 ?摇?摇?摇 last year.(build)

3.The little girl ?摇?摇 ?摇?摇 by a policeman.(save)

学生回答如下:

S1:Trees was planted in March every year.

S2:Trees is planted in March every year.

S3:Trees are planted in March every year.

这个时候,我没有说对或错,而是在黑板上这样标记:Trees was planted in Marchevery year . Treesis planted in March every year .学上马上分组讨论,然后茅塞顿开,一致同意S3的答案是正确的。我适时点拨,被动结构:be+past participle,并且用幻灯片作以图示:

此时,学生经过思考应用都能作出2.Many tall buildings were built last year.(build),学生怀着收获的成就感继续做第3题:

S4:The little girl saved by a policeman.(save)

S5:The little girl was saved by a policeman.(save)

学生小组论证,得出结论:“the little girl”被救,因此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要使用被动语态。老师再次重申被动语态,并且点拨:sb.也可以是动作的承受者,不能只要看到sb.作为句子的主语就一定是动作的执行者,要根据句意判定。学生牢固掌握这3题的语法,再去学习新知识“A.Passive voice in simple future tense.”便得心应手。

以上3个语法题的第3题让人感觉又回到了被动语态的起点,但不仅仅如此,它还是一个知识螺旋状的深入构建,把错误也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用“预想”的理念来设计教学,而不是特意“预设或埋伏陷阱”,通过生生思维的碰撞,教师因材施教,及时点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有效地进行深度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

[2]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1.

[4]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张乐天.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浅议 下一篇:英语作业评语的情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