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的隔膜

时间:2022-07-27 11:27:53

中外文化的隔膜

还没有出国的时候,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是一个学中文的洋学生迷路,就对迎面走来的一位姑娘说:“小姐,我想问你……”结果那小姐听到耳朵里的是“我想吻你……”于是赏了对方一个耳光。这个笑话,在上海传开,当时是几乎家喻产晓。还有一位德国女友去台湾一年,走前学了一点中文。到了以后她想去税务局办理缴税的手续,问人无数,都遭白眼。因为她说:“我要浇水,请问在哪里我可以浇水?”大家听了都避而走之,结果那天她没有去成,沮丧极了。

所以人们都以为中文难学,是难在四声,然而四声还不算最难,最难的是中文背后的文化,

曾在一次聚会中,见到一位汉学系的洋学生,中式对襟的衣服,紫色,上面的图案是圆型的“万”字。看着就觉得怎么那么别扭,活像是件寿衣。一问之下果然如此,而她买的时候就知道是给死人穿的。她说:“太好看了,死人活人都是人嘛。我要现在就穿!”还扭扭腰肢问我:“好看吧?”我语塞片刻,最后也只好不分阴阳人鬼地答道:“嗯,好看,”心中感叹语言好只是皮毛光而已,文化好那才见真功夫。

不过这也将意味着必须对自己的观念来个换血式的改变,有点太难。洋汉两者在思维上的相对,好比鸡同鸭讲,不能合谱。以前我曾笑说某人是个霸王,不料那人却像领了个大奖似地翻过来倒过去霸王、王霸(八)练个不停,让我在朋友面前差点下不了台。最近和朋友出去,那朋友专爱在高速公路上面扮演警察,对那些超速的、开错车道的车子,频频闪灯。

我客气地告诉他:“您这在中国啊,叫狗拿耗子。”心想你该收场了吧?不料他却兴奋得两眼放光直点头说:“对啊,我就是一条好狗!一条很优秀的狗!”那天我是怀着一颗听天由命的心,跟着这位朋友跑完了全程的。

语言的享受需要有环境作基础,身在异乡,知音难逢,在鸡同鸭讲的热闹声中,我们所叹息的是文化的隔膜。它并不是靠语言便可以突破的。

语言只是架在文化上的一座桥而已,借着它我们可以在陌生的文化里走过看过,却轻易无法品尝到其骨子里的精髓。

(摘自《徐州日报》2010.11.25)

上一篇:入奢入俭都挺难 下一篇:世界如此不妙,我才如此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