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恤荒”?等

时间:2022-09-07 04:35:12

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血荒”……目前中国很多地方医院接到了“限血令”,手术被迫推迟,病人需要自筹血源――一个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血荒?

严重的“血荒”让人们将关注集中到了目前唯一的血源――无偿献血的机制之上。

据媒体报导,目前绝大多数人质疑的焦点无非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担心献血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二是担心献血带来的疾病传染:三,也是最普遍的疑惑,就是人们强烈质疑公众的无偿献血却被血站和医院高价卖给了患者,即“无偿献血,高价用血”、“公民献血,医院卖血”显得极不合理;四是很多人认为最懂医学的医生护士以及最应带头参加无偿献血的公务员们却很少参与无偿献血,凭什么却要普通百姓去无偿献血呢?

70年后“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显然违法

马光远

在上海一则关于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预申请的公告中,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之后,由出让人收回并补偿相应残余价值,更有甚者,甚至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申请须知中明确规定,土地期满后由“出让人无偿收回”的强硬字眼,令人触目惊心。上海的这个规定意味着,土地使用权期满之后,即使你的房子足够牢固,也面临着土地使用权被“无偿收回”之后,房屋“飘荡”无处安放的尴尬。

所以,上海的土地使用权期满后,由出让人“无偿收回”的规定,显然是罔顾《物权法》关于此问题的基本规定,也罔顾《土地管理法》修改的事实。1993年出台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房产土地使用权到期,房产所有人必须提前一年申请续期,否则土地使用权将会由国家无偿收回。从1991年到1994年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再到《物权法》,在70年后如何处理的问题上,最起码大家就“自动续期”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上海却置《物权法》与法治的进步与变迁于不顾,引发民众的恐慌,令人匪夷所思。

为警车开道不安的为何是香港委员

刘克梅

不久前,两会期间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英国道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许为平在座谈时表示,对享受警车开道深表不安。他认为,警车作为一种社会公器,只有遇到警务、警情时才能使用,自己作为替人民代言发声、参与政务的政协委员,任何事情都应该站在公共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不能因为自己是政协委员,就有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就借机搞特殊,推行“权力通吃”、动辄扰民。

警车开道,相信每个国人都领略过它的风采,不仅是从全国到地方的“两会”期间,各位代表委员能享受这种待遇,就是在各种政府接待中,警车开道的现象在中国简直是太普遍了。

想到了一个新闻,歌手那英的演出服忘记拿了,马上就有警车开道,取来了演出服(后又否认)。个手里并无权力的演艺人员还能如此折腾特权,那些手握重权的官员们想要制造“特权秀”,弄一个警车开道,不是太容易了吗?沉淀在国人内心的对特权的贪欲和占有欲不消除,特权得不到制约,警车开道就不好消除。

法治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十年砍柴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公众的需求决不仅仅满足于“吃肉”,而是要获得安全感,要感觉到活着的尊严。要使大多数人这些更高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整个社会必须实现真正的法治化。

如果整个社会的公权力得不到有效的遏止,它必然会时不时张开血盆大口,吞噬公民的合法权益。当一个公民的私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他的房屋可能一夜间被城管强拆时;当一个勤劳而聪明的企业主合法经营还不如去巴结官员更容易致富时;当公开批评地方政府官员的公民很可能被跨省追捕时,有多少人会有安全感呢?法律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时,又有多少人能有一种尊严感?如此,即便衣食无忧甚至是身价不菲,又能有什么幸福感呢?

(摘自《南方都市报》2011.01.16)

上一篇:清朝的十九个属国都在哪里 下一篇:给母亲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