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方言的关系

时间:2022-07-27 10:51:34

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方言的关系

中国东北,又称满洲、关外或关东,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相较于黄河流域以孔孟为主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东北文化属于“非主流”的肃慎族系与华夏文明的融合体,同时结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体系。这一地区的特点就是移民的历史,此地的少数民族比例极高,故在文化上具有多元化的关东文化特点。因为文化的混合与多元,东北地区的方言也杂揉了各地移民方言,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

一、东北地域文化特点

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间,大量欧洲和亚洲外籍人士蜂拥进入东北地区,包括俄罗斯、法国、德国、斯拉夫人及日本人、韩国人等都带来自己本国、本民族的饮食、服饰、语言、生活习惯,使东北地区充满了民国情调和西方文化特色。加上十九世纪末期关东的封锁政策被打破,大量内地人闯关东进入东北地区,这一时期的东北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民族大融合。东北于是形成了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民国文化交汇的特点。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其他文化为辅的高度兼容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独特格局。

二、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方言的关系

东北地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合的地区,此地有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等原住民,清朝时大量中原汉族人进入东北,经过了三百多年的融合,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又增加了部分外籍人士,因此东北方言中揉合了大量不同民族的语言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体系。

(一)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言。多民族混杂的格局使东北地区的地名和山水的名称带有不同民族语言的特点。比如:“半拉”,源于满族语言中的bula,原意为“草刺、荆棘”,东北地区有许多地理名词如半拉川、半拉山子、半拉窝等就是来自于满语。著名地标大兴安岭则是锡伯族语,意思是白色的山岭。东北的水系中以少数民族方言命名的更为普遍,比如:松花江——女真语,指白色;牡丹江——满语“穆丹乌拉”的音译,指弯曲的江;乌苏里江——满语,有两个意思“天王”和“顺流而下”。此外,不少省市的名称也是由少数民族方言演变而来,比如:吉林——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指“沿”,“乌拉”指“江”。哈尔滨——女真语“阿勒锦”音译,意为“荣誉”。

(二)服饰文化中的东北方言。“乌拉”:东北地区独有的鞋,皮革(牛皮、鹿皮)制成,鞋帮与鞋底由整块皮革制成,有褶皱及鞋带,之所以为鞋取名“乌拉”,原因是鞋内要垫乌拉草,此草为东北地区所独有。

(三)饮食文化中的东北方言。多民族杂居的特点使东北地区的饮食包括了各民族特有的美食小吃,其名称也源自少数民族方言或发音,比如满族特色小吃“萨其玛”、“豌豆黄”;朝鲜族小吃“冷面”、“打糕”等。但广大东北最普遍存在的特色饮食还是“饽饽”,这是一种粘性面食,种类极其丰富。比如“豆面饽饽”,此外还有“粘火勺”、“粘豆包”等,这些粘性食品均源自满族传统食物。

(四)传统交通工具中的东北方言。“爬犁”,就是雪橇,是东北高寒地带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其动力来源包括牛、马,但最具地方特色的是赫哲族的“狗拉雪橇”——狗爬犁,狗被赫哲族称为“金不换”,足见其对于赫哲族人的重要性。据历史考证,元代以后的明、清都在此处设置狗站,类似狗拉雪橇的驿站。

(五)传统民居中的东北方言。东北俗语“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中的“口袋房”指的就是满族传统民居的构造,而“万字炕”是指东北地区独有的南、北、西三向组成的“ㄈ”形火炕,火炕的烟道联接室外西山墙侧的圆形烟囱,高于房檐;此外,“地窨子”最早是赫哲族的传统民居,赫哲语称“胡日布”。

(六)少数民族语言音译后出现的东北方言。汉族通过音译形式将少数民族语言中部分元素吸纳入汉语,成为东北方言口语中的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喇忽——马马虎虎;秃鲁——爽约、食言;邋遢——满语原意指“迟慢”,现作“不整洁”用;屯——满语,村庄之意。三、结束语东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使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出现消减,但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中的许多元素成为东北方言的组成部分留存至今,成为东北地域文化中极富生命力的成份,并且已成为东北悠久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作者:李玉明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上一篇:西方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下一篇:印章元素在楚文化旅游视觉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