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研究

时间:2022-05-15 02:09:39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特点,从而建构科学的东北地域文化改造路径。通过解析东北地区独特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等多元要素,归纳出东北地域文化特点、人文特点。以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经济发展寻求文化推动力。

关键词:东北 地域 文化

注:本论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研究》

合同号:2012BS58阶段性成果

引言

东北地域文化是一种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存在形态,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罕见的大规模移民现象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多元要素,构成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特点,从而建构科学的东北地域文化改造路径。以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经济发展寻求文化推动力。

1.东北地域文化成因

1.1地理因素

东北地区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的东部(包括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总面积约为1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域相比,东北地区文化共融性的便利通道较为狭小:东接朝鲜半岛、西邻蒙古大草原、北毗俄罗斯、南望渤海,除了西南部经辽西走廊能与祖国内地相连,东北地区所处的位置犹如被巨大的屏障所包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交恶使东北一度与苏蒙的来往中断,冷战又使东北与毗邻的日、韩不相往来,同时东北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人才交流与文化往来不甚频繁。然地理的阻隔与文化交流渠道的闭塞,使东北形成相对封闭的文化圈。

1.2发展历史

1861年以前,由于清廷长期严厉的封禁政策,东北区域经济基本上处于原始的自然发展状态,商业、农业和牧业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直到19世纪末期,清廷的封禁政策开始松动并逐渐取消,东北文化才进入急速的转折和选择时期。一般认为东北经济呈现三个发展阶段,即流民、拓荒者阶段(17世纪末—19世纪末)、殖民地半殖民地阶段(19世纪末-1949)和工业化阶段(1949-1979)。

1.2.1 流民、拓荒者阶段(17世纪末—19世纪末)

17世纪末,先后有数十万人作为政治犯和思想犯被遣送到东北地区的齐齐哈尔、墨尔根、伯都讷、阿勒楚喀、宁古塔、依兰、吉林乌拉等地,大批汉人的到来扩展了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领域。清朝中期以降(18世纪末),随着中原人口数量增加,土地使用压力增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及清朝对白莲教的强势镇压,中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开始铤而走险,冒死出关到东北地区挖参采药,开荒种地。这些或 “泛海”或“闯关”或“谪戍”的先期移民,百折不挠,力辟榛莽,孕育出坚忍不拔,一往无前,艰苦创业的地域文化精神。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1753年至1840年,共87年间,辽宁地区人口从80.7万人增长为221.3万人,增加3倍。吉林地区人口从14.8万人增长为32.4万人,增加2倍。流民人数的剧增深刻改变了东北地区的传统社会结构,汉族人口上升为东北地区的人口主体。到1910年,东北人口总数已由清初近100万增长至2158万人,增长率达20倍之巨。

1.2.2 殖民地半殖民地阶段(19世纪末-1949)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入侵逼迫着封闭的东北在坚船利炮的下踏入近代,“俄风日雨”夹杂着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东北社会的各个方面。1931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东北,日本的强行开发奠定了东北的工业基础,初步形成了以日本本土为核心,以大连港为前沿的东北铁路网,哈尔滨、长春、大连、抚顺、鞍山、本溪、阜新、佳木斯、牡丹江、鸡西、辽源、四平、通化等大中城市随之形成。到1949年,黑吉辽三省人口增至3854万人,38年间增长了78%,而同期全国人口仅增长了33%。这一时期的东北以屈辱的方式接受了近代工业的冲击,从以移民为主的嵌入型农业社会向殖民地工业化社会过渡。

1.2.3 工业化阶段(1949-1979)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东北建成我国的重工业基地,1950年至1952年初,苏联帮助设计的42个工业项目中,东北占32个;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以重工业项目为主的156个重点工程,布置在东北的有59个。一系列工业项目的落户不但加速了东北的工业化进程,也使东北成为中国计划经济最典型的地方。东北一时成为全国的钢铁、煤炭、石油、动力、机械、精密仪器、运输工具、林业、粮食和铁路运输中心,东北三省原油产量占全国们40%,木材的产量占全国的50%,汽车的产量占全国的25%,其中重型卡车的产量占全国的50%,造船、农业商品粮占全国的1/3。同时,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开发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先后移民达1500万人(含自发流动)。这一阶段的东北作为国家的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数量多,计划经济色彩浓。

2.东北地域文化特征

回顾近现代东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以农耕、渔猎、游牧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结构,逐渐向以外来移民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过渡的过程。东北曲折的发展历史使东北地域文化缺少连续性,在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下完成了文化选择,形成以下特征。

2.1安常守顺,知足常乐的价值取向

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初级生产要素如土地、淡水等资源相对充分,这不但使农耕经济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也为东北人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生存条件,只要稍事劳作,便可自给自足、衣食无忧。此外东北社会的移民结构单一,建国前以“流民”“戍民”“灾民”为主体,同质性的移民结构虽然对开荒拓土有积极作用,但小富即安的心态和以农耕为主的单一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所带来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使东北地域文化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创富的思想。

2.2重日常经验、轻科学理性的文化心态

在东北古代史中大的文化断裂有三次:一千三百多年前黑水人建立的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国”,成为东北地区文明发展的顶峰,随着契丹人灭亡了“渤海国”,盛极一时的东北经济文化逐渐荒落;十二世纪女真完颜部在现今黑龙江省阿什河畔建立金国,经济文化形成新的高潮,之后金朝南迁,上京拆毁,东北文化再次沉寂;明朝末年,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后因满族“罄国入关”“尽族西迁”而陡然跌落。三次大起大落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断层,使东北社会没能建立起如关内其他地区渊源的文化传统及传统的乡土伦理关系结构。此外,日本占领东北14年期间,入侵者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高度集权,奴化教育与种族歧视,导致东北地域文化特点为惯于服从,多认同少进取的文化心态,加之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来自主体意识方面的理性启蒙、理性思维习惯和文化自觉意识便相对匮乏,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东北更易于接受表层的物质技术文化,缺少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和成熟的文化心态。

上一篇: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下一篇:《地方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