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27 05:47:29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明确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60例中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单纯西药组(对照组)和针灸结合西药组(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同时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观察两组患者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角歪斜、偏身感觉异常、头晕目眩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西药和针灸结合治疗对于中风后患者的整体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 针灸;中西医结合;缺血性中风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b)-0091-03

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呈“五高”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后遗症率高、并发症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治疗脑梗死不仅要治疗脑缺血,改善缺血性病理基础,消除危险因素,还要尽量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其肌力和肌张力得到修复,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西药结合中医针灸治疗脑梗死具有很大优势,尤其对减轻后遗症和并发症更为突出,临床上治疗多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明确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的作用,笔者做了如下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2年8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为急性中风(脑梗死)患者,意识清楚。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42~68岁,平均60岁;发病时间最短8 h,最长10 d;单肢瘫34例,偏侧瘫26例,共计患肢74只,其中肌力0级15只,1级29只,2级30只;肌萎缩、肌张力偏高15例,伴头晕51例,言语謇涩或不语51例,口角歪斜伴流涎30例,偏身感觉异常4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急性发病(发病 2 周以内)。②符合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发病24 h内入院接受治疗。③符合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证型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阴虚风动;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气虚血瘀;风火上扰清窍证。④无意识障碍。

1.3 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中风病中脏腑或伴有意识障碍;③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影像学检查疑为出血性梗死;⑤生命体征不稳定。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操作方法: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晚口服1片;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伴有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根据病情酌情给予抗感染、降糖、降压、扩冠状动脉等治疗,有电解质紊乱者及时纠正。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操作方法:面部取四白(双侧)、水沟,水沟行雀啄针法,要求眼球湿润为度;上肢取患侧肩髃、曲池、尺泽、手三里、四渎、外关、合谷透三间;下肢取髀关、伏兔、阴市、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悬钟、三阴交、太溪、太冲;腹部取盲俞(双侧)、天枢(双侧),失语者加上廉泉、通里、丰隆、金津(放血)、玉液(放血);口歪者加内地仓、夹承浆、禾髎;感觉障碍加头针顶颞后斜线;共济运动障碍加头针枕下旁线、天柱穴,抬肩困难,加肩贞;头痛眩晕,加太冲、风池。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4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改变以及病残程度的分级进行疗效判断。评分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⑥死亡。本研究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作为有效;将无变化、恶化、死亡作为无效。

1.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角歪斜、偏身感觉异常、头晕目眩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效;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3 讨论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西药和针灸结合对于中风后患者的整体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针灸对中风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角歪斜、偏身感觉异常、头晕目眩等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一定疗效,其中对于口角歪斜及偏身感觉异常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尤其是头针运用区可以舒缩血管、改善血管弹性、调整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和细胞集聚,因而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疏通脑络气血、调整机体阴阳,对患者偏身感觉障碍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近几十年,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2-3],针灸治疗中风优势显现。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机制可能与针刺神经干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改善脑电异常状态有关。针灸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脑梗死区处于抑制的脑细胞复苏,促进受损神经再通与重组[4]。由于中风病因的多重性、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中风的治疗也将朝着多向性、个体性、阶段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

现代医学的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脱水、脑保护和支持疗法等都是个体化治疗的缩影,只不过它的着眼点局限在某些具体的现象上,而忽视了整体评估,相对而言,中医及针灸治疗则更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5-6]。二者各有优势,而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着眼于整体宏观的中医辨证进一步深入走向微观化、客观化和定量化,使侧重局部和微观的西医辨病走向整体化和综合化也是对中医辨证论治认识上的飞跃[7-9]。中西医结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是提高临床效果的最佳选择,预后也较理想,是将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一篇:64排螺旋CT的脑静脉系统血管成像效果及临床应... 下一篇:超短波透热疗法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