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钢琴教学

时间:2022-07-27 01:57:27

浅谈小学钢琴教学

摘要:小学钢琴教育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目前的小学钢琴教学状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如何加强小学钢琴教育的建设,完善小学钢琴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已成为摆在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钢琴教育

随着全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钢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已逐步实施,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钢琴教学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小学钢琴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手指训练,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做好小学的钢琴教学,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小学生入学伊始,刚刚接触钢琴,因此要做好小学钢琴教学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保证钢琴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首要环节。首先,教师应用钢琴弹奏一些曲目,让初学者去欣赏其旋律、节奏,还可以让小学生跟着不断变换的音乐节奏和速度击掌打拍,借此来训练其动作的协调性、反应的灵敏性及对音乐的感受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教育小学生意识钢琴的神奇并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教学内容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循序渐进,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表现手法由单一到复杂。另外,还可以采取教师示范几首曲目让小学生听后自由选择的办法,增强小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极与参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此外,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小组课,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小学生的拘束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学琴的兴趣。

二、科学的入门学习技巧

规范的入门是学习好钢琴的基础,是钢琴艺术发展的基石。(1)坐姿:身体要放松的坐在琴凳上,肩膀放松,手臂成圆弧状,微微打开,腿成“T”字型,上身略向前倾。(2)手型:首先,手指的三个关节要立起来,这个步骤的要领是手要放松打开;其次,手腕与白键相平行,为了保持手臂的力量能够充分利用,手腕要与白键相平行;第三,虎口放松打开,这样能够容易掌握触键点,也为今后打下基础;第四,手心向外圆,这样手的重心在琴键上的状态相对就比较平衡。(3)落指练习。第1步,起手。手由手腕处提起,完全的放松;第2步,直落手指,把整个手臂的力量落在指尖上,这一点老师要特别细心的与学生交流;第3步,检查手指是否规范。同时,学生在练琴时不能过分追求速度,学生要明确的弹琴速度是建立在其钢琴基本功上的。总之,小学生在掌握科学入门技巧之后要开始慢练,在这个过程中明确的做好“起手”“落指”等基本要求,也可以使曲子的节奏弹的更准确。

三、注重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尤其是钢琴演奏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使小学生体验和领悟钢琴的魅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钢琴教学中往往容易陷于各种视谱、节奏、速度、背谱等问题的解决之中,而忽略了对钢琴作品的欣赏,这恰恰是钢琴教学的一个误区,因此,小学钢琴教学中要注重运用音乐欣赏。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让学生去欣赏作品中蕴含的故事、旋律、情感等,并结合教师生动地语言讲解,提高学生对钢琴的观察、感知、反应和比较能力。具体而言,在欣赏的内容上,教师应多让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作品,给小学生比较的空间,在比较的过程中提升对钢琴的感知力。在欣赏时间上,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欣赏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总之,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是小学课程改革和钢琴教学不断完善的必然趋势。

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有着近于交响乐的表现力,它可以独立地表现丰富的感情强度和幅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受,学生才能弹出具有感染力的优美旋律。因此,教师应该学识丰富、阅历广阔、眼界开阔,这对加强学生钢琴演奏的音乐理解力、音乐联想力和音乐表现力都具有极大的帮助。教师要运用钢琴教学法教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逐步让他们掌握适应各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音乐的美、音乐的感觉。此外,在感受乐晰形象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拟声因素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和表现音色的感知能力。

五、采取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

采取教学方法时,既要考虑钢琴学科自身的独立性,又要强调与其他音乐学科建立横向联系,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打破学生习惯于一种线性、单一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游戏法教学是广大小学钢琴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建立适当的游戏模式,寓教学于游戏之中,比单纯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来决定游戏的难易程度,并逐步导入游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意识,从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教学,通过眼看、耳听、手弹来了解钢琴的特性,让其感受到钢琴多样的表现形式。也可先通过借鉴一些对生活中玩游戏时的常见方法,增强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使其对学习产生持续的热情。总之,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采取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在传授技能技巧的同时使其对钢琴产生一定了解并保持足够的热情和稳定的兴趣。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要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为出发点,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井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潜在能力,为培养新世纪的音乐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晓勇.对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

育.2006年10月.总第148期

[2]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藏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中国音乐

教育,2002年出版

上一篇:浅谈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及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下一篇:整合思路引导下的服装设计专业主题教学模式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