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探究

时间:2022-07-26 10:57:15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探究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的教育,呼唤开放的课堂教学早日诞生,素质教育更迫切地要求开放课堂教学模式早日成熟。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教材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实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素材,”“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因此,要使数学中每一节知识渗透于实际生活中,就必须开放数学的教学内容,只有开放数学的教学内容才能紧密联系实际,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采用了这样一个引入的方式:极富感情的朗读了《日出》当中的精彩片段并配以一段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FLASH动画。再启发提问:如果把太阳看作圆,海平面看作直线,这里一共出现了几种位置关系?很快地,议论声由小变大,“应该有两种吧,一种是在海平面下,一种是在海平面上”小张用疑惑不定的口吻小声说着;小周补充到“不对!还有跳出海平面一瞬间那一种”;小李小心翼翼地说“太阳在海平面下怎么算”;小马反问道:“这不跟太阳在海平面上一样的吗?” ……同学们一个个以企盼的目光看着我,希望能得到肯定的回答。看着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这才点出今天学习的主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在体验到了学习快乐的同时,也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材料,构建了例题。类似这样的开放、这样的学习材料呈现,既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探究时空

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需要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这样“再创造”的空间,即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新知识学习之前,学生的头脑中已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的储备。面对着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着丰富情感和充满个性的学生,教师不能机械地把教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不能用统一并且唯一的答案来要求我们的学生。《新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的合作学习,全班的交流展示学习新知。在教学时,我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目标。教学过程中展开探索,提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找规律。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有了这样的开放探索过程,才使学生有了“做数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创新素质的不断生成。

三、开放性的师生关系

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如果教师要走近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这样,从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当然就心领神会了,使学生学起来有平等感,有合作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状态。有了这一前提,就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性

宽松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提供了保障。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我让学生探究如何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内容计算周长时,学生想象奇特,各有其独特的见解。不管结果怎样,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这时,教师要放下“尊严”,做一个谦虚的倾听者,虚心地融入学生中间。通过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和叙说,教师能够认真倾听学生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不仅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很多新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让学生感到有被尊重的平等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倡多元思维。 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有许多想法。有的凭经验和直觉;有的凭旧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开阔了。多样交流的策略经历,无疑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过程。

上一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初中生英语学情与有效教学关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