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思考

时间:2022-06-25 08:26:23

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思考

【摘 要】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有教学价值。语文教学价值需要发掘。名师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往往是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学价值。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辩论教学价值;语文能力训练价值;审美教学价值。让学生学得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得到多元多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一般性的阅读文章,本身就具有阅读价值——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但这仅仅是文章未成为语文教材的原本价值。而一旦这些文章被选用到语文书里来,就具有了另一种价值——教学价值。语文课文的教学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获得表达的方法与艺术。言语的智慧并不是直露的,而是隐含在语文课文之中的。比如,根据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有联系的词语进行表达等,这些言语的智慧是需要教师在课文中发掘出来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得的!可以这么说,语文教学价值首先要发掘,而后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选择、整合,并精心设计学习板块,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和谐的整体发展!我们常常惊叹于名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孰不知,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往往来源于课外的功夫,这其中之一就是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教学价值的功夫。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解读教材,从哪些角度去发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价值,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辩论教学价值

所谓课文的教学价值,就是它所蕴含的、能使学生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的价值。对待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阅读价值,更重要的是挖掘它的辩论教学价值。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认知,那么,教师在为一篇文章设计教学方案时,除了对作品本身的内容与形式作出独到的理解和鉴赏之外,还必须用一种教学的眼光去审视作品的教学价值。

在《伟大的友谊》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安排了学生质疑、讨论、辩论等开放性教学活动,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笔者以为,开展这些活动,重要的不在“结论”,而在过程。就拿辩论来说,“为什么恩格斯没有在《资本论》上署名”这样的问题,即使知识比较丰富的成年人也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更何况孩子?但学生仍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个中原因,藉以锻炼自己的思维与表达能力,辩论的教学价值也就在这里。

二、语文能力训练价值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习语文不仅仅要了解一些知识,人文的或语文的,更重要的是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字词句篇的理解能力,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表达能力,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等综合能力等。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根据本年段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要求,从教材中寻找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价值,对学生进行丰富、有效、科学的语文能力训练。

词句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对三个年段学生词句理解能力目标有非常清晰的阐述: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标准要求,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词句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的教学价值。

三、审美教学价值

一般说来,美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就是现实生活中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然物的美。在现行教材中展现大自然美的文章占很大比例。这些文章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如第十册的《白杨》,作者把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傲然挺立的白杨树赋予人格化,把它作为扎根边疆顽强不屈人品的象征,从而显示的不单只是本身的自然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让学生真正体会。

社会美范围最广,它包括很多方面。科技活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及人的外表和内心美均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艺术美是作家、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美。就文学作品而言,作家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从某种审美观点出发,采取他认为最美的艺术形式,来塑造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作家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所以,艺术美最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

总之,要有效开掘教材的教学价值,首先应明确语文课程目标,尤其是本学段语文学习目标,明确不同学段的语文课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其次,目标清晰之后再解读、审视教材,思考每篇课文中“哪些可教”,“哪些可学”。最后,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思考、落实“怎么教”“、怎么学”。如是解读教材,才能准确开掘教材的教学价值,寻找到教材内蕴的语文知识传授点、语文能力训练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与训练,让学生学得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获取语言学习规律,得到多元多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红琴.如何开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0).

上一篇: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乐”起来 下一篇:如何hold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