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分析

时间:2022-07-26 05:56:59

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分析

【摘要】中西方文化由于各自的地理条件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中国西方文化下孕育的各自的旅游文化也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审美感受上。中国旅游者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舒适,例如更关注山水景观的人文美,注重抒情印象;为西方游客更愿意享受形式美,真实的感受光、色、空间的美感,在山水景观中更关注景观的自然美,侧重描写风景的对象。本研究主要就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审美差异

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审美要求,对同一景观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旅游业的发展亦成为各个家庭生活活动的组成部分,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旅游景点的建立要针对一定的游客群体,研究好群体的审美理念,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中国平原较多,陆地广阔,而且相对较为封闭,适合发展农业文明,属于大陆文化,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山地较多,沿海线长,适合发展航海业,靠海洋谋生,属于海洋文化,这就造就了现如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特点也是一句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而来的,依靠海洋谋生,多变、广阔的海洋条件造就了西方文化不稳定的特点,人们大多个人意识强烈,追求自我,主动性高,不同的思想学派众多。而中国传统文化依靠农业为生,较为稳定,被动性强,社会意识强烈,多注重人际交往。这种不同的文化理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文化。

二、中西方旅游文化差异

(一)旅游理念

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们多享受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享受、精神享受,性格多沉稳内秀,冒险精神弱,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们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征服欲强烈,他们向往大自然,渴望走进自然征服自然,所以他们更喜欢去新奇的旅游地点,去他们未知的领域,且不容易被家人影响。

(二)旅游目的

中国人大多以家庭、事业为重,旅游不作为必需活动,是闲暇时放松心情和开拓眼界的一种方式,是培养与同行者感情的最佳时间。而西方人较看重旅游,认为旅游是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而工作是为旅游积攒资金而不是养家糊口,他们将旅游看作是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当然这与经济发达水平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三)旅游审美

在旅游时对景观的美感认识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人们更愿意关注这个景观所承载的意义、历史、文化等,例如我国大多数出名的建筑都与名人志士有关系,说道那个省份,人们都愿意介绍该处是哪位名人的故乡等。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们更喜欢感受大自然切实的美感,感官能够直接体会到的美感,他们迷恋于景观的形态、颜色、气势。并不过多关注它的由来、它的承载。这种审美差异的产生是由于教育不同、文化差异,中国教育将就伦理道德,人们认为山水有着自身的道德修养,亦在事物上寄托道德与情操,影响后辈世世代代的人,同时也将人的品格和他们所喜欢的事物联系起来,人们认为喜欢水得人多聪明、喜欢山的人多仁爱、好动的人比较聪明、好静的人比较仁爱。人们愿意将景色与自我融为一体,进行自身修养的培养。而西方文化本就多变,各种思想流派并肩发展,景物多仅作为客观的存在供人们欣赏。另一方面的差异是审美的表达,中国旅游者的审美多愿意使用抒情的表现手法展示出来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对审美对象进行具体的描写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这一点通过画家的风景画就可以证明,中国传统风景画使用散点透视的画作方式,主张表达景物的韵味,不要求比例尺、光线等,可以在小小的一幅画中看到广阔的景象,而西方油画使用焦点透视法作画,注重画作与风景的一致性,越像越好,讲求层次,光线的表达。造成这种差异是由于中国文化影响的人们更注重风景所带来的内心感受,这是他们的审美重点,所以表达时更注重将这一点表达出来而忽略景观的实物和细节描述。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注重景观本身,他们更愿意将带给他们美好感受的景观的真实情况表达出来,他们更多的观察景观本身,进而产生改造、征服等想法,认识事物时注重逻辑思维而感性思维较少。最后要阐述的中西方审美差异使二者的审美目的不同。

三、我国旅游业概况

我国的社会经济处于发展阶段,贫富差距仍较大,旅游活动尚属于较高收入人群的活动,再加上我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事业为重的理念使忙于工作的人对旅游的欲望较低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并不乐观。使国人认识到旅游的意义是能更好的体会不同的文化、提高自我的生活质量,旅游行业建立各种适合不同人群的方案,适合不同旅游资金计划人群的人进行选择,不让旅游成为人们的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承受的必需品。外国旅游过程中还是能体会到外国人对国人有所歧视,我国相关部门应做好相应的工作保障国人的权利,降低办理出境的门槛,当然,旅行者必须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出国旅游不仅是放松身心的过程,自己的行为也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不能为中国丢人。随着经济发展,国人的旅游需求会越来越多,国内旅游业可适当加大发展力度,相关部门给与一定的支持,特别是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文化古迹的保存。

四、结语

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发现中西方旅游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导游可根据游客的文化修养选择合适的旅游景点引导游客观赏,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经济效益,更加满足了游客切实旅游欲望。旅游景区事先考虑主要的游客群体,针对他们的审美要求建立景区或优化景区,更吸引适合的游客群体,是景区更健康、更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艳.浅谈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旅游理念的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12):80-81.

[2]郑蓓媛,石丽萍,张东.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旅游文化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6(6):88-89.

作者:刘林舒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上一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建议 下一篇:开放教育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