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教学的指导技巧

时间:2022-07-26 02:26:21

谈作文教学的指导技巧

[摘 要]作文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阶段关系到学生成长中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夯实与否。教师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 教学指导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23

作文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尽管各个阶段的要求不一样,但是,目标却是明确的。如何让作文教学变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愿写乐写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是作文教学指导技巧之泉

观察是调动人体各个器官于一处的活动,集“望闻问听思”于一体,因此,它既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又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集合体。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留心观察,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有了生活素材,学生的习作才得以灵活运用并加以创新。“生活处处皆学问,习作时时见生活。”会观察、善观察、才能成就好作文。

二、注重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指导技巧之魂

好钢是炼出来的,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但是,改作文,不是为了改而改,改是为了增强习作能力,树立习作信心。首先是会欣赏然后才是改。欣赏,欣赏他人作文中运用的好词佳句。其次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比如会运用修改符号,看语言表达通不通顺,看句子中词语搭配当不当,看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看重点部分是否抓住特点写具体、内容是否紧扣题目、是否突出中心、选材是否恰当等,都是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逐渐掌握。改作文,有多种方式,师生互改,生生互改,自己修改。生生互改,重在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作文的习惯。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一般要在教师有指定修改方向和修改内容的指引下进行,效果才会比较好。师生互改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后做出相应的批注,提出修改的建议,再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来修改,这个效果更好。但是在修改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用教师的语言强加在学生的作品上,表面看学生作文改得精彩,但提升的并不是学生内在的作文潜力。

三、关注评价方式,是作文教学指导技巧之髓

教师要如何评价学生完成的作文,才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才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才能鼓舞学生作文的热情呢?那就是给予他们很好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主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无论哪种评价都应以积极评价为主。多赞赏,少指责;多肯定,少埋怨;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水平不一的学生作文,对他们的作文多给予积极评价。

四、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作文教学指导技巧之源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作文是一门“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艺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他们读的课外书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读书的类型从童话故事、科幻故事、漫画书,到《作文锦集》《爱的教育》《中外名人传》《昆虫记》到高年级的中国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科普书籍《自然史》等。我经常在我的学生的作文中,看到振奋人心的话语,出人意料的表述,富有哲理性的观点。

五、整合课堂教学,是作文教学指导技巧之本

整合课堂教学,就是把作文教学的指导艺术融合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单元安排一次作文训练,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要提前一周准备,这个准备,在教学这一单元的课文时就要开始。作文教学的指导要涉及的内容太多了,怎样审题,怎样立意,怎样构思,怎样运用表现手法,怎样选择侧重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等不同体裁的作文,指导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作者主要抓住的是人物的心理、动作两个方面,穿插运用了社会环境描写方法和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刻画并突出伽利略的精神品质;《全神贯注》作者抓住的是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来刻画罗丹的形象;《雨游到了纸上》和《父亲的菜园》对人物特点的描写也各有不同。这样,到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时把在作文课上要讲的习作方法和习作技巧都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写作课上,再进行理顺,让学生总结出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最后帮助学生清脉络。“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无痕。”因此,教师应多理解、多体谅,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想办法为学生铺设一条习作之路。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学得轻松,写得轻松,就要整合课堂教学。

总之,作文教学的指导艺术,从某种角度说,是种种语文习惯的综合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好习惯也成就作文能力。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考 下一篇:语文课堂中的趣味识字教学法